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對進出口企業國際貿易面臨的風險進行闡述,從管理理念落后、管理體系缺失、管理方式混亂三個方面,對進出口企業國際貿易的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進出口企業國際貿易的風險管理相關對策。
關鍵詞:進出口企業;國際貿易;風險管理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我國作為重要的進出口大國,需要面對國際市場提出的考驗和挑戰。經濟全球化讓我國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經濟形式和相關政策也隨之改變,我國進出口企業貿易風險管理水平將直接影響其在國際貿易市場中的地位。只有加強進出口企業國際貿易風險管理,才能提升企業市場競爭水平,防止遭受不必要經濟損失,實現企業健康發展。
一、進出口企業國際貿易面臨的風險
(一)國家風險
當前,我國進出口企業在開展國際貿易業務時,時常會受到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因素的影響,讓企業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通常情況下,國家風險產生因素有三點。首先,進出口企業和出口目標國的相關政策不統一,也就是進出口企業缺少對目標國家政策的認知,存在和政策不匹配的狀況。其次,進出口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時,目標國家突然出現金融危機、暴亂等,讓其陷入國家風險中。最后,出口目標國家經濟不穩定,如通貨膨脹、政府宏觀調控等,給我國進出口企業自身利益帶來影響。
(二)匯率風險
現階段,國際上諸多國家采取浮動匯率制度,在市場變化的情況下,匯率會有一定影響,而當前國際貿易市場比較自由,市場穩定性不強,如進出口企業的目標國家發生匯率變化,給兩國進出口企業發展造成直接影響,引發匯率風險。導致匯率風險出現的因素在于,我國各個外貿企業,在開展國際貿易交易活動時,外匯收支需要和本幣進行折算處理。但是,進出口企業的外匯收益進賬期限比較長,在此階段中,預先設定的價格即便不是發生變化,但是進出口企業的目標國家對外匯率將會有所改變,讓企業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形成匯率風險。
(三)信用風險
由古至今,諸多貿易活動開展都秉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標準,但是國際貿易并非如此。國際貿易屬于跨國交易,不管是在交易時間上,還是在交易場地上都不能做到高度統一,只能利用合同方式進行。但是部分交易會面臨違約風險,也就是進出口企業將產品運送到具體位置之后,沒有及時回收貨款,存在信用問題。如果協商不通,則需要利用法律手段解決。因此,在國際貿易中信用風險,主要是進出口企業債務人在交易中存在的信譽問題。
二、進出口企業國際貿易的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理念落后
在國際貿易風險管理理念方面,諸多進出口企業依然較為落后。也就是部分進出口企業沒有給予國際貿易風險高度注重,在風險管理上采取事后控制方式,這種方式即便能夠減少企業在風險管理上支出的成本,但是不能實現企業穩定發展,事后控制只能降低風險造成的影響,但是不能規避風險。例如,在進出口企業國際貿易交易過程中出現的信用風險。如果進出口企業風險管理理念落后,對信用風險認識不強,其對出口目標國合作方信譽情況了解不全面,僅停留在主觀判斷上。一旦出現信用風險,將會讓我國進出口企業面臨嚴重的損失,從而阻礙我國進出口企業更好發展。
(二)管理體系缺失
和西方發達國家比較,我國大部分進出口企業都沒有根據國際貿易風險管理要求,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也沒有制定可行性防范對策,甚至連基本的管理部門都沒有成立,這給我國進出口企業國際貿易風險出現提供了條件。由于缺少完善的風險防范管理體系,導致進出口企業在開展國際貿易業務時,不能對潛在風險進行預測,使得企業資產分配缺少合理性,讓企業陷入高風險危機中,給進出口企業今后運營帶來直接影響。
(三)管理方式混亂
當前,我國部分進出口企業對自身性質認識不到位,甚至一些企業采取國內企業風險管理對策,在實際國際貿易中,二者在風險管理對策上存在差異。我國大部分進出口企業只是簡單對當前運營情況及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制定一系列防范對策,但是沒有把這些風險進行結合。國際貿易中風險自身具備連環特點,一個風險出現,也會引發其他風險問題。如果沒有意識到風險之間的關聯性,企業將不能及時找出風險并實現風險防范,增加風險發生概率。
三、進出口企業國際貿易的風險管理相關對策
(一)優化組織結構
要想保證進出口企業在開展國際貿易工作中,可以實現風險的防范和管理,應該把風險管理融入到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活動中,強化風險管理意識,優化風險管理理念,并在企業內部組建專業的管理機構,如配備專業的工作人員,成立風險管理部門,結合國際貿易中各種風險類型,安排對應部門和人員負責管理。該部門的各個分支負責一種風險,各個分支應做到充分分離的同時,還要保證分支機構的獨立性和協作性。風險管理工作的實施,應該把企業風險管理目標當作核心,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對現有的風險管理方式進行優化,合理規劃風險管理進程。除此之外,因為國際貿易中各種風險并非以獨立形式出現,風險之間存在關聯性,因此在開展風險管理工作時,不可獨立進行。進出口企業應組織風險管理部門及時和其他部門交流,實現各部門知識傳遞和共享。在企業風險管理部門開展相關工作過程中,應做好三項風險管理工作,也就是庫存風險管理、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及帳外科目風險管理。由于這三種風險涉及的數額比較多,并且人員安排較為復雜,所以應該當作管理重點。
(二)完善管理體系
進出口企業在開展風險管理工作時,需要和信息系統充分結合,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及風險管理信息及時反饋。在風險管理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明確管理要求,做好各級風險預警工作,例如把所有風險劃分成不同等級,也就是預警級、警告級以及報告級。達到預警級標準的風險,由風險管理部門進行評估,思考是否需要采取相關對策進行處理;達到警告級標準的風險,風險管理部門應給予充分重視,并采取相關對策進行處理,避免風險進一步擴大;達到報告級標準的風險,風險管理部門不但要積極采取處理對策,同時還要把風險等級匯報給上級部門,由上級部門提出決策。除此之外,在構建風險管理體系過程中,應該綜合思考國家政策及宏觀調控要求,保證風險管理體系的規范性和專業性,真正實現進出口企業國際貿易風險的防范和管理。
(三)提升管理水平
要想妥善處理現階段國際貿易交易中面臨的各個風險,進出口企業應該強化自身風險管理能力,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在進行風險管理過程中,應提升相關人員風險管理能力,做好企業信息采集工作。首先,企業基層職工作為企業組成中重要部分,可以說是企業國際貿易風險管理工作開展的核心力量。為了提升職工風險管理能力,企業需要定期開展專業培訓工作,優化企業組織結構,讓基礎人員掌握更多的風險管理知識,提升企業職工風險管理水平。在管理層級上,應該提升對外貿易專業本科以上學歷人員比例,給企業組建專業管理團隊提供人才支持。其次,為了實際采集相關信息,進出口企業應該把現代化技術引入其中,通過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從國際貿易業務開展入手,做好信息采集、整合等工作,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給后續風險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數據支持。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進出口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增大,其風險管理水平將會給進出口企業運營發展帶來直接影響。所以,我國進出口企業在開展國際貿易業務時,應給予風險管理工作充分重視,優化風險管理組織結構,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從根源上實現風險防范和處理,降低風險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從而推動進出口企業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金寶.進出口企業業務風險控制[J].時代經貿,2019(23):39-40.
[2]郭俊杰.進出口貿易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管理策略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9(15):111-112.
[3]陳飛雅.我國進出口貿易融資風險管理問題與對策探討[J].現代商業,2019(15):43-44.
[4]宋勤華.關于國際貿易進出口風險預測及應對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06):148-149.
作者簡介:
周英,長沙先導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