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在生產與經營活動中進行環境信息披露已經成為各行業、企業發展之前提條件。基于此,本文從制造業企業深入推進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必要性和主要特點出發,提出高效率、高質量進行環境信息披露的科學化、合理化建議,增強制造業企業的綜合實力水平,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關鍵詞:建制造業企業;環境信息披露;財務績效;動態監督與評價機制
一、制造業企業深入推進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必要性
(一)能夠促進制造業企業財務績效的持續提高
環境信息披露,實質上是日常財務工作的升級和擴大,在制造業企業戰略發展規劃的指導下,促使其在內部開展一次準確、細致的流程校對和工作溝通,在精簡流程、縮減成本的同時,增強部門間、員工間的協同配合能力,統一工作思想,構建良好的內部工作氛圍,從而從根本上促進財務績效的持續提高。
(二)能夠明確制造業企業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制造業企業的經營與財務情況,是其制定戰略發展規劃的重要依據。而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開展,有利于清查財務會計現狀和各類資源儲備情況,幫助制造業企業把握自身的運營管理狀況和行業、市場的最新發展趨勢,從而識別經濟、行業的發展動向,因時而變、順勢而為、主動求變,優化產品結構、升級生產技術和改進管理模式,明確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三)能夠促使制造業企業發展目標的最終實現
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深化開展,能夠促使制造業企業從根本上把握資金、各類資源的使用和調配情況,在整體把握資金與資源存量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化、合理化分配,精簡工作流程,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和資源損失,爭取用更少的成本實現更大的財務績效,推動制造業企業經營與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促使其戰略發展目標的最終實現。
二、制造業企業開展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主要特點
(一)環境信息披露的對象涵蓋范圍廣
受制造業企業的特殊性質影響,其工作開展的流程較長且數額較大,導致環境信息披露工作要貫穿于計劃制定、具體工作分工、預算編制、項目進展與考核評價的全過程,從而保證環境信息披露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提升財務績效,由此,環境信息披露的對象涵蓋范圍廣。
(二)涉及部門和人員多
受制造業企業的特殊性質決定,其承接項目總量和規模較大,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開展內容龐雜,不僅僅要依賴專門部門的努力,還需要制造業企業內部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團結努力、共同完成,在最大程度上發揮規模優勢,營造良好的內部協同與配合氛圍,充分發揮環境信息披露在提升財務績效中的作用。
(三)環境信息披露內容細致精確
作為當下制造業企業日常生產與經營過程中的基礎性和前提性工作,環境信息披露的效率與質量會影響其他業務與工作的開展,甚至決定制造業企業的發展上限,因此,環境信息披露要力求細致精確,實時動態地把握制造業企業各項資源的使用與庫存情況,反映日常經營活動,從而為戰略決策提供必要的數據與信息支撐,幫助制造業企業兼顧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實現綠色發展。
三、推動制造業企業高效開展環境信息披露的若干策略建議
(一)健全和完善制造業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工作制度
立足新常態,在分析行業和市場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制造業企業要建立健全環境信息披露工作制度建設,應該主要分以下三個部分開展:第一,增強時代性,健全和完善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章程。制造業企業要充分發揮后發優勢,積極學習和吸納其他行業、企業開展環境信息披露的優秀經驗,以我為主、兼收并蓄,并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礎上制定規范、健全的環境信息披露相關制度,增強時代性,對實務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進行全面解讀,制定應急預案,以在出現突發問題、緊急事態的第一時間采取正確操作,將損失降至最低;第二,增強整體性,構建團結、統一的內部工作氛圍。制造業企業要在戰略發展規劃的指引下,良性開展內部各部門間的工作協調與溝通,明確日常管理與經營生產活動鏈條上各個節點的權力歸屬,劃清工作邊界,增強部門間、工作人員間的協同工作能力和意識,實現良性互補;第三,增強系統性,建立起各職能工作間的有機聯系。制定和完善制造業企業發展規劃,站在整體發展的高度上,界定各職能工作的開展條件與相關制度,鼓勵內部良性競爭,積極開展內部崗位輪轉、崗位交流等工作活動的開展,從而在最大程度上發揮規模優勢,密切制造業企業內部各職能工作間的有機聯系,增強環境信息披露工作開展的整體效率,實現整體發展。
(二)加強管理,提升環境信息披露工作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
決定制造業企業發展上限的是人才的儲備量和管理模式的成熟度,而為了掃清制造業企業開展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障礙,充分發揮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作用和優越性,必須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和重要意義:第一,開展多種教育實踐活動活動,提高各部門及工作人員對開展環境信息披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根據行業和市場發展情況,制定合理、規范的績效考核體系,嚴格執行,時時校對、日日清算,環境信息披露過程不拖沓、環境信息披露反饋不滯后,保證環境信息披露數據和結果的真實有效,為企業運營與發展的戰略決策提供有力支撐和重要參考;第二,制造業企業要在內部營造起崇尚學習、愛好學習的學習型企業氛圍,通過多重獎勵方式鼓勵環境信息披露工作人員參加國家、行業組織的專業考試,實現持證上崗,增強環境信息披露工作開展的專業性;第三,制造業企業要著眼于時代、行業發展的最新趨勢,雙管齊下,充實環境信息披露人才隊伍,一方面向內挖掘,通過內部崗位輪崗和專業化培訓等多種方式,提升企業內部的整體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社會、校園這兩個人才圓圈,不斷充實滿足自身發展要求和未來趨勢的、擁有真才實學的高水平人才,以通過提升工作人員整體素質與能力充盈制造業企業的發展信心和綜合競爭實力,靈活應對市場變動,實現穩中求進。
(三)建立健全實時監督機制,實現穩中求進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益發展和完善、經濟建設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企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各種內外部風險與危機層出不窮,不斷威脅著各行業、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同時,市場經濟發展的低容錯率和高淘汰率要求制造業企業開展常態化自糾、自查,不斷修正發展方向和經營管理制度,在穩定中謀求發展與進步。基于此,制造業企業要建立健全實時監督機制,制定針對性的環境信息披露策略,從制造業企業的日常生產與經營實際出發,將材料費用、人工費用、設備費用等價格動態變化因素納入考量范圍,完善監督與評價標準,派出專門工作人員對生產與經營活動進行全面考察,提升環境信息披露數據與信息在制造業企業決策中的可靠性,為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高效率、高質量開展提供打造良好基礎條件;此外,要樹立世界眼光,著眼于世界范圍內高效開展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行業或企業,學習和吸納其先進經驗,以我為主、兼收并蓄,并積極與專業環境信息披露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從而在不斷完善和發展中探索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科學的、先進的環境信息披露工作模式,從而在根本上規避錯誤傾向,提升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綜合效率與效果。
四、總結
新形勢下,制造業企業要想抓前所未有的時代發展機遇,謀求持續、穩定的發展,就必須順應時代和經濟市場的發展潮流,持續開展環境信息披露,推動財務績效的不斷提升,增強發展科學性和持續性。雖然制造業企業在進行環境信息披露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但以戰略發展規劃為指引,堅持問題導向,制定有針對性的策略糾正問題、彌補不足,不僅對于提升制造業企業財務績效有益,更是鞏固實體經濟、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穩定動力。
參考文獻:
[1]戴悅,史夢鴿.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對財務績效的影響效應——基于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生態經濟,2019(06):162-169.
[2]溫素彬,周鎏鎏.企業碳信息披露對財務績效的影響機理——媒體治理的“倒U型”調節作用[J].管理評論,2017(11):183-195.
[3]陳春蓮.環境信息披露、環境績效對財務績效的影響分析及政策建議——以鋼鐵行業為例[J].綠色財會,2015(08):52-56.
作者簡介:
段正學,桂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