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科技信息時代的來臨,財務分析已經不再是一紙報表數據這么簡單,需要采用專門的分析方法結合企業內部管理等因素進行深入分析,為企業未來發展提供經營決策的依據。本文從財務分析的內容及方法入手,探討財務分析對企業經營決策的作用,進而分析財務分析如何有效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
關鍵詞:財務分析;經營決策
一、財務分析的內容及方法
企業財務人員通過運用財務分析方法對財務分析的內容做出業績評價,以此來分析企業的經營狀況,使企業經營者在經營過程中結合財務報表分析做出相應的經營決策。
(一)財務分析的內容
企業財務分析包括現金流量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和增長能力分析等內容。
第一、現金流量表是現金流量分析的重要依據,通過對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等現金流的分析,了解企業資金流向,對企業而言現金流量的不中斷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最基本條件,現金流量的正常周轉,有利于企業獲利增長。
第二、市場經濟中企業會有貸款、融資等金融活動,以資產負債表為基礎對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和短期償債能力做出分析比較是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主要有流動比率、負債比率、利息收入倍數等分析指標。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弱, 債權人受到的保障會越低,同時企業償債能力的強弱還會影響到企業融資、信用等方面的問題,所以對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既能有效控制企業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又能保障投資者、債權人的利益。
第三、盈利能力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也是企業利益相關者共同關注的問題。通過對利潤表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營業利潤率、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等數據進行分析來了解企業的獲利情況,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提供重要分析數據。
第四、對資產負債中應收賬款、存貨、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等各項資產的周轉速度進行分析可以了解資產在經營過程中的周轉利用效率,周轉越快說明企業的投入產出率高,表明企業的營運能力越強。
第五、增長能力分析就是成長性分析,是對企業未來的獲利持續增長的能力分析,成長性好的企業更吸引投資者, 增長能力分析常用利潤增長率、銷售增長率、現金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等指標來衡量企業的發展潛能,有利于從動態上把握企業的發展態勢、發展潛能及其成長性。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指標對企業經營狀況及其潛力進行分析,來衡量企業資產管理效率的高低。
(二)財務分析的方法
1、比較分析法
通過對企業財務報告不同時期的同一數據對比找出企業形成財務狀況差異的原因。比較分析法主要有三種比較方式:財務指標的比較、會計報表的比較、會計報表項目構成的比較。在使用此方法時需要注意,每個時期的數據計算要使用相同方法才能具有可比較性,從而找出影響數據變動的主要原因。
2、比率分析法
通過對同一時期財務報表中兩項數值的比率計算了解企業經營成果和發展方向是比率分析法的特點,它是財務報表分析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一種分析方法,不同的使用者、管理者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按比率分析出的不同數據對企業的資產流動性、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及增長能力進行分析,得出相應的分析數據運用到生產、銷售、投資、管理等環節中。
3、因素分析法
也稱因素替換法主要反映財務分析結果形成的原因,因假設因素的順序不同結果也會相應不同,其計算結果具有假定性。
在當下復雜的經濟環境中,財務人員在使用分析方法的時候不要單一只使用一種分析方法,應該將幾種財務分析方法結合起來綜合分析才能全面反映企業的經營狀部,避免僅使用一種方法分析造成的不準確性。
二、企業經營決策中財務分析的作用
財務分析不僅對企業內部生產經營管理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企業外部投資決策,準確把握企業的財務風險,對加強企業財務管理,促進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財務分析是評價企業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的重要依據。財務報表具準確性、可靠性、及時性的特點。財務報表分析為企業銷售管理、經營管理、財務管理、未來發展提供重要信息,找到影響企業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的內因和外因,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為使用者進行經濟決策提供會計信息同時也為國家的宏觀決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第二、財務分析為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正確會計信息。債權人及投資者借助財務報表可以獲知企業當前的獲利、營運、償債等各方面能力,從而了解企業的經營業績及風險,對于債權人而言會更關心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對于投資者盈利能力分析則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第三、為內部管理人員全面了解企業,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提供依據。企業管理人員通過財務報表分析正確了解企業經濟現狀,找到經營管理的重點,應用財務報表信息做出正確決策,對企業各部門進行協調整合,找出薄弱環節,提高經濟效益、加強管理,保障企業有序發展。
第四、可以評價企業的未來的發展趨勢,有利于業務和財務的溝通。通過對財務分析使企業管理者不僅能全面、客觀地掌握企業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盈利和風險情況,還能使企業發現存在的問題,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方式。業務管理和財務分析兩者相輔相成,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財務分析如何有效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
(一)有效地防范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通過財務分析理順企業內部財務關系,在面對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改變時,及時調整財務管理政策,改變財務管理方法,從而提高企業在宏觀條件及微觀條件改變的情況下可以有應變能力,以此降低環境變化對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
(二)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有效的信息
財務分析讓企業經營者正確認知企業現狀,了解企業在同行業中的優勢和劣勢,結合實際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中做出對企業適合的經營管理計劃,同時財務報表作為反饋機制能反應經營決策的正確性或錯誤性,及時讓經營者調整經營決策,避免決策錯誤帶來的經濟損失。
(三)有效地改善經營管理水平
通過對現金流量和盈利能力的分析了解整個企業的變動方向,產業結構和資產結構是否合理,資金流動是否正常,減少企業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經營風險,保證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生產、銷售等環節的工作效率,將重產品、重質量、重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
(四)參與企業的規劃和決策
財務報表不能直接規劃或決策企業的未來發展,但是企業經營者通過企業報表可以了解到企業綜合情況、經營決策產生的結果,經濟大環境對企業的影響等,從而使經營者進行預測和決策、制定調整計劃,對經營業務進行控制,并對業績進行評價,以財務報表結果作為依據,了解規劃和決策的成果,以此調整企業發展方向,鞏固企業經營成果。
(五)促進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在日常財務工作中可以及時發現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報表了解資金流向完善規范財務體系制度,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有利于約束財務人員的工作規范和道理規范。
四、財務分析中存在的不足及應對策略
(一)財務分析的數據來源真實性、完整性欠缺
真實性、完整性是對財務分析最基本的要求,通過各種分析方法對報表的數據進行分析,要求報表本身不能缺失或虛假,若對不真實的報表進行分析必定造成極大的危害,誤導投資者的同時也會讓經營管理人員做出錯誤的決策。這就需要企業建立完善的報表分析體系,在報表數據真實的基礎上,對財務報表進行縱向分析和橫向分析相結合,深入剖析報表數據,才能反映企業的真實情況,擁有正確的會計信息。
(二)管理人員對財務分析的認識不夠
對于管理人員來說,財務報表并不是紙上的一些數字數據,通過財務報表分析,管理人員可以了解到企業的持續經營的能力,未來企業的發展方向。利潤表描述了企業的經營活動,資產負債表體現了投資、融資的情況,現金流量表反映了企業經營活動的現金流等,因此管理人員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財務基礎知識,加強管理者對報表的重視程度,企業內部建立完整的財務部門,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在工作中密切溝通,才能有效地利用財務分析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三)財務分析人員的業務水平有限
好的財務分析報告離不開好的財務分析人員,需要企業對財務人員定期進行財務知識專業培訓,及時掌握國家財務會計政策的變化,更新并提高自身的財務知識水平,財務分析人員最好是具有企業管理能力的綜合性人才,這樣會為高質量完成財務分析報告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財務分析方法單一性
在分析財務報表時不要拘泥于某一種分析方法,單獨使用某一種分析方法容易造成財務數據分析的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需要財務人員完善財務分析方法,將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分析方法相互結合,靈活運用,立足于報表全面合理的分析數據,為企業發展提供實質性數據。
企業管理人員在閱讀企業財務報表的時候,不能只局限于本企業的效益,同時要審視本企業與大環境的關系及競爭對手的關系,由此分析企業績效的差異是來自于市場同行業競爭力的強弱還是同類產業趨勢或經濟環境的影響,為企業未來增強行業競爭力或轉型、如何轉型提供相關信息。重視大環境的競爭信息,才能正確解讀財務報表的數據,提高對報表應用的應變能力。總之財務分析可將分析過去、控制現在、規劃未來有機地結合起來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必要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劉順仁.財報就像一本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25,30-33,39,44.
[2]肖星.一本書讀懂財報[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9:95-96.
[3]鐘能烽.財務分析如何有效提升企業經營決策的探討[J].時代金融.2018(32):235+237.
[4]顏雙桂.財務分析服務企業經營決策的探討[J].中國商論.2018(33):111-112.
[5]陳希圣.企業財務分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黃穎,廣西榮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