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愛華
摘要:會計核算的規范性直接關系到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及企業管理層決策的正確性。隨著我國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管理會計理論也已經被廣泛應用到企業會計核算當中,企業應抓住此次改革的契機,不斷規范會計核算,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本文通過對新時期企業會計核算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規范會計核算管理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新時期;會計核算;規范化;問題;措施
一、企業會計核算工作在企業日常生產與經營中的重要性
(一)會計核算數據的真實性決定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貫徹與落實
企業在處理日常經濟業務中必須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特別是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財務制度,以保證企業會計核算遵守制定的流程與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企業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均需要企業具備一定專業技能與職業道德的財務人員予以落實方能取得成果,財務人員促使財務管理工作程序的順暢,管理工作效果的鞏固。
(二)會計核算工作為企業成本管握提供準確的素材
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及數據的真實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企業成本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由于企業在成本管控中需要根據各產品實際消耗的成本與預算定額進行比較,以揭示各生產車間或管理部門成本費用預算執行情況。財務部門的會計核算數據是考核各部門成本費用實際支出的重要標準。
(三)會計核算的質量直接影響企業的市場形象與競爭能力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將面臨各種因素的影響,這其中就包括對財務風險的預警及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的評估工作。企業通過編制翔實、可靠的會計憑證,可為企業計算、分析項目預計回報提供第一手素材,并且通過對資產負債率、凈利率的計算,可為企業管理層揭示產品成本支出及產品結構、銀行貸款規模等方面的風險,使企業提高面對財務風險時的處置能力,不斷提高企業市場形象與競爭力。
二、新時期企業會計核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企業多元化經營所面臨財務風險的增加,多數企業選擇通過規范會計核算的手段予以化解風險,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效率。而在實際工作中,個別企業由于管理層意識、制度建設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做到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嚴重制約著企業正常生產經營與發展。具體問題分析如下:
(一)企業會計機構設置混亂。在會計機構設置方面,我國大型國有企業能夠按照《會計法》《總會計師制度》在內部設立會計核算機構,而一些中小型私有制企業,出于對人力資本的考慮,直接使用老板親屬作為會計或出納人員,會計核算也由老板一人直接決斷,根本無法發揮會計機構在內部監控方面的作用,造成企業會計核算混亂。
(二)企業缺少必要的內部控制制度。個別企業未能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規范》要求建立內控制度,個別企業出納人員直接負責辦理資金支付的所有業務,投資基本未進行可行性分析等問題頻發,造成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下降,同時,由于內控制度的缺失,無法發揮內部控制對于經濟業務監督作用,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的財務風險。
(三)企業會計核算監督力度不夠。企業會計監督的主要工作職責就是對企業日常經濟業務核算的規范性、準確性進行監督,而個別企業由于是一把手一人領導所有部門,根本不重視內部監督作用,內部審計機構即使發現部門存在問題,也會受到領導干涉而不了了之。此外,由于企業內部監督的缺失,造成企業在采購中發票填寫隨意,甚至有的辦事人員根本不索取發票,這樣也造成企業報銷費用金額的隨意性,致使企業會計核算規范性下降,不但影響了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也增加了企業財務風險,使企業資金出現安全隱患。
(四)企業會計人員業務質量應進一步提升。一些會計人員由于學歷與專業上的限制,無法按照管理會計、內部控制、預算管理等制度要求監管企業經濟業務,更加致使企業會計核算出現混亂。例如,在一些企業當中,會計人員根本沒有取得會計從業資格,根本無法按照會計核算基礎規范要求進行核算,個別會計人員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串通其他部門工作人員侵占企業資金,嚴重阻礙著企業正常的經營與發展,更加增加了企業財務風險。
三、新時期企業會計核算規范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科學設置企業會計機構。企業應在內部設立獨立的會計核算部門,并在經費與人員配備等方面為其運行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時,為了保證企業會計核算不受其他領導干部的干涉,應保證會計機構獨立開展會計核算工作,為企業管理層提供公平、準確的數據。在新時期背景下,企業在選聘會計入員時,應當通過公平、公正、公開的途徑進行選拔,實行專人專崗制,會計工作人員在工作上做到公正、認真,才能確保會計核算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在企業內部建立科學的會計核算管理制度。首先,企業應根據《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等財經法律、法規建立內部會計核算管理制度,以此作為規范核算、資產管理、出具會計報表的準繩,保證企業會計核算的規范性,也可避免企業各部門在出現問題時互相推諉。同時,企業應不斷強化內部控制力度,建立可操作性強的成本核算制度、計量管理制度、財務收支審核制度、財務監督制度、財務清查制度、財務牽制制度等,對會計工作人員形成一定的約束,以保障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化執行。
(三)提高企業會計核算水平。企業應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規定,并結合自身管理需求,在內部建立會計核算規范化的流程與制度,以此作為企業財務人員及全體職工在處理經濟業務及會計核算過程中的準繩。再次,企業應在內部建立科學、具有可操作性的內控制度,通過制度規范會計復核、內部審計、授權審批等工作,在提高企業會計核算效率的同時,避免因為崗位設置漏洞而出現貪污舞弊行為。
(四)進一步強化會計核算監督。會計核算的正確性不僅是財務部門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體現,而且也需要企業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定期對企業會計核算的規范性進行審計,及時發現企業在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并為管理層提供改進意見與建議。在保證企業會計核算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同時,促使企業內部各部門及職工樹立正確的會計核算觀念。企業應當加強對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視,通過監督來提升會計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對于外部監督管理,企業可以引入外來機構監督企業的相關稅務、大小財務事項,以此來確保現代企業不出現違紀違法的情況。
(五)培訓企業會計人才業務。新時期背景下,企業應針對互聯網、大數據、管理會計使用等相關知識對會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并促使其樹立正確的管理會計理念,并且提高其綜合素質。企業還應當全面建設會計工作的職業道德風尚,合理引導會計工作人員的道德觀與職業觀,使會計工作人員明確的區分個人資產與企業資產,進而達到會計核算結果準確與真實的目的。
四、結束語
提高企業會計核算的規范可以真實反映企業經濟業務實質及資產、盈利情況,為外界會計報表使用清晰了解企業情況及管理層決策提供有用的決策依據。因此,企業管理層應提高對會計核算規范管理的重視程度,在會計核算工作管理過程中,企業當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建立科學、合理的制度,進行仔細的分析與統籌,以此達到會計核算規范化的目標,進而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宿明俊.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措施分析[J].管理創新,2016(8):271.
[2]孫凌云.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討[J].財稅研究,2016(1):200.
[3]李寧,馬江紅.關于企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制的幾點思考[J].現代商業,2019(32):181-182.
[4]代麗維.企業會計核算的失真成因及治理[J].財經界,2019(2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