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剛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肉蛋奶制品消費水平隨之提高,在擴大畜牧養殖規模,增加畜禽數量的同時,人們也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問題。本文先分析了畜牧養殖環節存在的幾點食品安全隱患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以便做好畜牧養殖環節食品安全預防工作,避免危害人體健康。
關鍵詞:畜牧養殖;食品安全;隱患;應對策略
一、畜牧養殖環節食品安全隱患問題
當前,農戶個體養殖是我國畜牧養殖的普遍現象,由于農戶個體能力有限,無論是養殖數量,還是養殖規模往往受限,難以形成大型養殖體系。即便是大規模養殖,在整個養殖環節,同樣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會造成大量食品安全隱患,如使用違禁添加物、存在大量獸藥殘留或病死動物上市等。具體如下:
(一)使用違禁添加物
第一,“瘦肉精”。作為一類動物用藥,瘦肉精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瘦肉率,最常見的包括2種,即:萊克多巴胺、鹽酸克倫特羅。當前,多用于豬、牛、羊養殖中,其中養豬最常見。在瘦肉精代謝時間方面,動物不同,組織部位不同,則時間長短不同。就現研究結果發現,在動物代謝周期內所需時間相對較短。那么,為什么檢測時在動物產品中仍存有大量藥物殘留昵?原因在于養殖戶往往在動物臨近出欄時才使用瘦肉精,甚至一些養殖戶更加不負責任,根本不會考慮是否存在一定代謝周期,在動物出欄時仍在使用,這種情況下,危害性更大。無論是臨近出欄使用還是出欄時使用,在我國都是明令禁止的,所以必須嚴肅處理。
第二,“三聚氰胺”。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發生,讓三聚氰胺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三聚氰胺被認為毒性輕微,經研究證明,動物長期攝入三聚氰胺,將會損害其生殖、泌尿系統,或出現膀胱、腎部結石,甚至誘發膀胱癌。目前,此類違禁藥物,都用于牛奶制品,其作用為提高牛奶內的氮含量,在檢測中,若實驗方法不科學,很難檢測出來。例如,一些養殖戶為了追求更高利潤,會將水摻入牛奶內,此時牛奶的蛋白質含量將隨之降低,為了保證質量,就會通過摻加三聚氰胺來充當蛋白質,若在檢測時,采取的檢測方法不對,很難分辨出三聚氰胺和蛋白質。
(二)獸藥殘留量大
畜牧養殖過程中,畜禽用藥后,在其組織、器官等部位會存有一定殘留,這就是造成在動物性食品中存有獸藥殘留的情況。一般產生此類問題的原因在于2點,其一,獸藥使用不正確;其二,喂養的飼料不安全。若獸藥殘留量過大,將產生較為嚴重的后果,常見的包括:毒性反應、產生耐藥菌株、腸道菌群失調、過敏反應,嚴重時會出現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問題,例如,致畸性中的丁苯咪唑,致癌中的雌激素等等。
(三)病死動物上市
畜牧養殖時,極易出現畜禽死亡現象,這種情況下,通常要通過掩埋、焚燒等方式處理病死動物。但是,現實生活中,極少數養殖戶往往因利益驅使,將這些病死動物低價賣給小作坊或小飯店。這些死亡的畜禽,一般都死于流感或鏈球菌病等,若通過餐桌進入人體,必定會危害人體健康。
二、畜牧養殖環節食品安全隱患的應對策略
(一)加大畜禽產品檢測力度,做好養殖戶監管工作
在畜牧養殖方面,針對畜禽養殖行為、投入品使用和疫病防控等方面,我國己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如《獸藥管理條例》《禁止飼料和動物飲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等,但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形勢仍較為嚴峻。其中最常見的安全隱患為使用違禁添加物。例如,在利益驅使下,一些養殖戶或飼料生產商,依舊鋌而走險,私自添加違禁藥物,進而導致動物產品內違禁藥物殘留問題嚴重,通過食品加工和烹飪最后進入人體,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目前,最常見的違禁添加物包括: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針對這種行為,要進一步加大畜禽產品的檢測力度,同時做好養殖戶的監管工作。
首先,要加大畜禽產品的抽樣數量和頻率,不僅要抽樣化驗檢測動物的血液,還要檢測尿液等,檢測結果直接與養殖戶或企業的信用掛鉤,建立嚴格的誠信等級制度,并第一時間向社會公示檢測結果,以此規范養殖戶或企業的行為,提高檢測的可靠性。
其次,要做好養殖戶的監管工作,讓養殖戶做好日常生產記錄,如所使用的獸藥飼料名稱、數量、生產商等,保證每一次記錄準確、真實,同時還需要相關監管部門對其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落實到位,若發現記錄信息有誤,需第一時間采取措施,予以懲處。
(二)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增強食品安全意識
肉蛋奶等產品是食品組成的主要部分,也是人們日常主要消費類型。因此,為了有效防控畜牧養殖環節食品安全隱患,必須提高人們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識,尤其是養殖戶、商家和消費者三方,更要進一步提高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目前,在消費中存有很多誤區,例如,動物瘦肉越多越好,柴雞蛋營養價值更高等等。但是科學證明,并非如此。那么,如何正確地辨別畜禽產品的質量,如何保證我們所買到的并非病死動物肉呢?這就需要加大食品安全知識宜傳力度,提高食品安全防范意識,讓更多的消費者增強自身食品安全意識,提高食物好壞辨別能力,同時,在購買產品前,一定要查看是否屬于檢疫合格產品,尤其是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
(三)明確職責,落實食品安全隱患防控責任
為了進一步消除和控制畜牧養殖環節食品安全隱患,必須做好進場檢疫、防疫消毒、強制免疫、疫病監測、重大動物疫病控制、病死畜禽處理等工作,建立及健全獸藥殘留檢測制度,提高畜牧殖管理的法制化程度,用法律的強制性規范畜牧養殖各道工序和流程。同時,還要明確各級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的責任,對各個管理區域內的畜牧養殖戶進行嚴格管理,將責任細分到每一個人,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人,建立一個完善且成熟的責任管理體系,加大獎罰力度,提高管理的透明度,落實食品安全隱患防控責任。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及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畜牧養殖業得到快速發展,人均消費量不斷提升。然而,在以產量為主要追求目標的前提下,往往會忽略畜禽產品的質量,以至于少數養殖戶會為了追求最高利益,而鋌而走險,罔顧法律,干一些違法犯法的事情,如近年來常常聽到的“瘦肉精”“僵尸肉”“蘇丹紅”等,這些畜禽產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更是一種警示,要求今后管理中,必須進一步加大畜牧養殖環節的安全食品管理力度,避免出現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聶華.畜牧養殖環節食品安全隱患的應對措施[J].科技風,2014(5):17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