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建勛 王安利 王宏 李玉
摘要:隨著中國健美操競技水平的提高,及新規則的改革與要求。健美操不僅需要提升難度,更需要動作質量的高度完成。復合動作需要運動員擁有更好的身體素質,對于下肢力量擁有極高的要求。方法:選取中國健美操運動員22名,選用IsoMed2000等速測試系統,采用60°/s、180°/s兩種角速度,測試模式選擇向心-向心測試模式,對其膝關節進行等速肌力的分析。結論(1)在進行快速等速180°/速度測試時,國家健美操運動員的膝關節右側屈肌力量顯著高于左側屈肌力量,表明當運動員進行快速運動時,雙側膝關節肌力不平衡;(2)當進行180°/速度測試時,競技組健美操運動員右側屈肌力量、H/Q強于左側屈肌力量,表明在快速運動狀態下,雙側膝關節肌力不平衡;(3)健美操運動員左右膝關節屈伸比H/Q均較低,需要對膝關節屈肌進行力量訓練,主要是以快速力量為主,以提高H/Q的比值,來有效預防膝關節損傷。
關鍵詞:健美操;等速肌力測試;膝關節
前言
隨著中國健美操競技水平的提高,及新規則的改革與要求。健美操不僅需要提升難度,更需要動作質量的高度完成。只有更好的身體素質才可以完成更復雜的動作,于是對于下肢力量就擁有極高的要求[1]目前,就健美操運動員的損傷特點,主要集中在小腿關節(21.4%)、大腿(12.5%)、腕關節(10.6%)及膝關節
(10.3%)[2]膝關節屈伸肌力比(H/Q)過小、左右側膝關節同名肌力不對稱是膝前痛、前十字韌帶損傷(ACL)等膝關節損傷的重要風險因子,因此,將大腿前群與后群的肌肉力量和膝關節屈伸比就可降低膝關節的損傷風險。現階段,關于健美操運動員膝關節力量和屈伸比的研究并不多見[3]。本研究以國家隊健美操隊員的膝關節為研究對象,用IsoMed2000等速系統對其屈伸肌群進行測試和分析。分析其左右兩側的膝關節力量、屈伸肌力量比值特征,觀察左右兩側膝關節力量特點,評價左右兩側膝關節伸肌屈肌力量平衡性以及左右兩側膝關節力量對稱性,為后續的研究觀察提供數據支持以及為備戰2018健美操世錦賽科學訓練、損傷預防提供科學依據。
方法
采用了等速測試系統——IsoMed 2000,分別運用60°/s和180°/s兩種不同的角速度,把測試模式調整為向心-向心測試模式,對22名國家健美操隊運動員(22.32±1.52y,170.77±7.1cm,65.93±
9.66kg)膝關節進行等速肌力。
根據健美操運動員不同單項分為有氧組(8名,23.00±1.07y,172.13±9.00cm,66.06±11.95kg)和競技組(14名,21.93±
1.64y,170.00±6.06cm,65.86±8.59kg),發現兩組運動員身體情況無顯著的差異。于是對兩組運動員進行分析和比較。采用實驗指標為:屈肌和伸肌的峰力矩比值H/Q、峰力矩和相對峰力矩(峰力矩與體重的比值,PT/BW)。
數據統計:審核整理所測數據。將前測數據、后測數據按班級進行分類,分別導入Excel中;對輸入數據采用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篩查,確定失誤引起的數據錯誤并進行改正,對特異值查閱原成績單確定數值。對所測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將各組數據的Excel導入SPSS22.0進行描述性統計和推斷性分析,所有統計值采用均數±標準差來表示,進行方差齊性檢驗,數據處理時,獨立樣本T檢驗用于組間,配對樣本T檢驗用于組內,具有顯著性用P≤0.05,極具顯著性水平用P≤0.01。
結果
(1)在進行慢速等速(60°/s)測試時發現,相比于快速等速測試(180°/s),運動員屈伸肌峰力矩在膝關節處更為顯著(P=0.000),更為顯著的還有屈伸肌群
的相對峰力矩(P=0.000);(2)當測試的速
度逐漸增大時,膝關節屈伸峰力矩比值
(H/Q)也隨之增大。180°/s速度測試時左
右膝H/Q極顯著高于60°/s測試速度(P=
0.000);(3)慢速測試(60°/s)時,健美操運動員右側膝關節屈伸比H/Q顯著高于左
側(右側:0.56±0.065,左側0.52±0.056,P=0.026),左右兩側膝關節屈伸比H/Q(左側:0.52±0.056、右側:0.55±0.045)與0.6-0.69的參考值相比都顯著較低。(4)快速測試(180°/s)時,屈肌峰力矩在雙側膝關節上有顯著不同,右側顯著高于左側(右側:76.06±21.90,左側:71.82±18.72,
P=0.041)、左右側膝關節屈伸比(左:0.59
±0.060,右:0.62±0.068)均小于參考值
(0.70~0.79);(5)快速測試(180°/s)時,有氧組隊員在各個指標上并無顯著性差異,競技組隊員在屈肌峰力矩和相對峰力矩在雙側膝關節上有顯著性差異,屈伸比H/Q有顯著差異。右側膝關節均高于左側。分別為(右側:76.02±16.06,左側:70.83±14.62,P=0.018)、(右側:1.16±0.20,左側:1.08±0.18,P=0.012)、(右側:0.61±
0.054,左側:0.57±0.048,P=0.040)。(6)慢速測試(60°/s)時,在膝關節屈伸肌峰力矩上有氧組與競技組兩側無顯著性差異,相對峰力矩無顯著性差異,屈伸肌比H/Q無顯著性差異;(7)快速測試(180°/s)時,有氧組左側膝關節屈伸比H/Q顯著高于競技組(有氧:0.63±0.062,競技:0.57±0.048,P=0.018),其余各項之間兩組都無顯著性差異。
結論
(1)在進行快速等速180°/速度測試時,國家健美操運動員的膝關節右側屈肌力量顯著高于左側屈肌力量,表明當運動員進行快速運動時,雙側膝關節肌力不平衡;(2)當進行180°/速度測試時,競技組健美操運動員右側屈肌力量、H/Q強于左側屈肌力量,表明在快速運動狀態下,雙側膝關節肌力不平衡;(3)健美操運動員左右膝關節屈伸比H/Q均較低,需要對膝關節屈進行力量訓練,主要是以快速力量為主,以提高H/Q的比值,來有效預防膝關節損傷。
參考文獻:
[1]王洪,張秋云,盧特.世界競技健美操的發展趨勢與我國的對策分析[J].體育與科學,2002(03):65-67.
[2]廖桃玲,劉瑞峰,張金華,et al.健美操運動中的損傷狀況調查[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05,9(16):207-207.
[3]岳建軍.不同級別競技健美操運動員髖、膝和踝關節等速肌力特征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4(6):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