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芷熠
摘要:目前,互聯網金融在我國迅速發展,其對商業銀行各個方面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本文從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各個方面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探尋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的發展途徑。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互聯網
一、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的金融機構與相關互聯網企業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服務的一種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互聯網金融興起于美國,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也十分迅猛。
目前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的類型眾多,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互聯網貨幣,互聯網貨幣在其特定的領域可充當貨幣的角色,可實現物品的交換。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公司,目前中國有不少電子商務類型的公司,如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這些公司的存在極大的推進了我國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互聯網金融管理工具類公司,這類公司可以為不同需求的客戶提供不同類別的管理工具,比如理財軟件等。互聯網金融技術類公司,這類公司是為互聯網金融模式提供核心的技術支持,可以說是互聯網金融的基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給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帶來了持續深遠的影響。
二、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支付領域。商業銀行在建立之初,支付領域就是他的主打業務。支付領域也是商業銀行各項業務的基礎。銀行的客戶將可支配收入存入銀行,商業銀行才會有足夠的資金和能力去發放貸款。換言之,支付領域是商業銀行存活的基本保證。但是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使得商業銀行這一傳統業務受到威脅。互聯網金融的支付領域主要是第三方支付系統。我國第三方支付系統數量之多,種類之廣,使得第三方支付系統占據了我國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支付寶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互聯網金融在存款業務與銀行進行競爭。數據顯示,自余額寶上線后,對傳統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有一定的影響。16家上市商業銀行2014年三季報和2014年半年報顯示存款總額減少了1.5萬億元,降幅達1.97%。可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直接導致商業銀行的存款大量流失。使得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縮水。這也直接影響了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而商業銀行為了吸引更多的存款,銀行往往會通過抬高利息的方式,同時導致企業籌資成本進一步提高。
信貸方面。貸款的發放是我國商業銀行最主要的盈利方式之一。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也使得較多互聯網信貸產品的出現。比如眾籌和p2p等。這類產品雖然風險大,但是具有收益高,成本低等特點。并且解決了中小企業及個人借錢難的問題。彌補了傳統金融業不具有惠普性的這一缺陷。互聯網金融信貸產品所具有的這些特點,使得其在傳統金融行業中脫穎而出,更易獲得人們青睞。使得傳統商業銀行的信貸領域受到不小的影響。互聯網金融在信貸領域與銀行進行競爭。金融市場發展于監督制度的不完善,給互聯網金融留下了發展的空間。在傳統金融模式下,中小微企業籌資成本高,貸款難。互聯網金融在各方面可以更好地滿足小微企業的需求。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得銀行信貸渠道的作用將被分流。在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中,資產構成中的貸款大數額的減少。目前互聯網金融貸款平臺貸款規模已高達8278.19億元。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商業銀行的貸款將資產進一步減少。
中介領域。例如阿里巴巴旗下余額寶,憑借其額度比活期存款大,穩定性較高,收益不低等優點,被廣泛接受。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業務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互聯網金融在中介領域的主要優點是成本低并且降低了信息不對稱性。互聯網金融并不需要依賴于實體網點,大部分可以線上辦公。大大降低了成本。互聯網的發展使得金融交易雙方更大程度進行信息互換。減少了信息不對稱性。
三、商業銀行可采取的對策
(一)自身優化轉型
商業銀行可以從金融理念以及金融安全等方面進行自身的轉型優化。深入了解互聯網金融產生的原因和發展的必然性,與自身的金融模式相對比,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以市場為導向,提升服務與產品質量,建立更優,創新的金融模式。其次,金融市場的監督機制的不完善是傳統商業銀行發展的一大阻礙。與互聯網金融相比,傳統的商業銀行一個天然的優勢是有線下實體網點。這對商業銀行而言既是劣勢也是優勢。實體網點雖然大大增加了成本,但從金融安全這方面考慮,卻是一個有利的保障。這是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相比的一大優勢。互聯網金融因發展時間較短,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完全建立,目前有較大的安全風險。傳統商業銀行可以抓住這一差異點使其處于有利的競爭地位中。
(二)加強與互聯網金融的合作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模式并不是相斥的。完全可以融合發展,共謀生路。金融行業的互聯網化與互聯網行業的金融化需要相互深度融合,互聯網化己是大勢所趨。商業銀行應加強技術和產品合作,吸取“互聯網+”的優勢和便利,在融資理財等傳統金融服務的基礎上,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為一體,整合而成的銀行電子綜合平臺。緊跟時代的步伐,共同謀求更好更快發展。目前,商業銀行應加快傳統業務與互聯網結合的辦理進程。其次應加快相關金融產品的研發。建設與銀行產品服務高度契合的互聯網生態體系。
參考文獻:
[1]李旭陽.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發展策略分析[J].商訊,2020(03):86-87.
[2]張晶云,傅斌,李彩春.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J].中國商論,2020(03):70-73.
[3]許征.試論基于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商業銀行競爭策略[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0(0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