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濤
【摘? ? 要】生物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重點科目,也是高考中學生拉開分數差距的重要科目。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致力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旨在探討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高中生物? 學習習慣?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25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是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條件,也是教師課堂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從教學之初就開始培養,尤其是針對內容繁多、難度較大的生物教學來說,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習習慣。學習習慣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生物學習過程中,不管是課前的新知識預習、課后的舊知識復習還是課堂上的聽課習慣,都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一、通過布置相應的預習任務,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
很多教師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在結束每天的教學任務的時候,都會要求學生對下一堂課的新知識做一個全面的預習。但是很多學生并沒有教師想象中那么自覺地完成預習任務。學生預習新知識的自覺性差,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任務很重,在有限的時間里,需要完成每個科目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尤其是語數外這三科的學習任務很重,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騰出時間預習新知識,甚至有很多學生沒有將預習新知識規劃到學習任務中去。這是導致學生預習生物新知識的習慣沒有培養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學生認為教師總會講解新知識,只要在課堂上好好聽講,就沒有必要進行提前預習,將時間浪費在預習新知識上面。這是很多學生共有的心理,也是導致學生課前預習習慣差的原因。因此,教師可以從這兩個原因入手,在要求學生預習生物教材中的新知識的時候,可以作為一個固定的學習任務,嚴格要求學生必須完成課前預習任務。比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抽查學生的預習情況,這樣一來,學生在教師的監督之下,能夠有效地完成預習任務。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講解生物新知識的過程中,篩選一些基礎的、簡單的理論知識作為課堂問題,讓學生回答。真正預習了新知識,自己去認真思考和研究了的學生,就能夠回答上來。由此也可以推測學生對課前預習的態度和完成度。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來講解預習過的生物新知識,選擇一些基礎的生物理論和細胞結構圖等,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一來,教師不僅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還可以向學生表明對課前預習的重視程度。這樣的方式雖然帶有一定的強制性,但是長期堅持這種習慣,能夠讓學生糾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預習習慣。
二、通過嚴格的督促和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
前面說到學生的預習習慣培養,那么學生在預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必然對一些重難點知識理解起來有困難,那么教師就要讓學生有意識地對不懂的知識做一個鮮明的標注。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督促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聽教師的講解。也就是說,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比如,草稿紙、筆、教材是不可分割的,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的時候,提到的重點內容是需要學生及時記錄和標注。所以,教師在生物課堂上,可以要求學生隨時做好做筆記的準備,養成勾畫標注的習慣。此外,在聽課過程中,教師還應該讓學生的學習思維跟隨教師的講解思路走,上課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生物課程教學中,教學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乏味,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因此,學生會不自覺地轉移注意力,開小差,做自己的事情。比如教師在講解基因、染色體、細胞等知識的時候,講解的內容相對其他知識點來說比較復雜,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難以集中。因此,教師應該從教學內容入手,用醒目的顏色標注重難點知識,相當于用無聲的符號警示學生認真聽課。這些方式都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提高學生的生物課堂參與度。
三、通過定期的測試,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后復習習慣
生物知識學習內容非常多,需要學生記憶和背誦的內容也很多。但是很多學生由于不會科學地規劃復習時間,經常忘記復習舊知識,導致學生邊學邊忘,一些重難點長時間不去記就會遺忘。此外,很多學生將過多的時間用到其他基礎科目上去,對于生物知識點復習做得不夠好,復習任務的完成度也很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因此,教師應該用科學的方式督促學生復習舊知識。當然,教師不可能每時每刻都監督學生學習,但是可以通過定期的生物知識點檢測和考試,來判斷學生的復習效率。適量的考試和測驗是督促學生及時復習舊知識的重要舉措。在生物教學過程中,避免讓學生學習新知識之后就對學過的舊知識置之不理,還是應該讓學生有危機感和緊迫感,定期進行生物知識檢測和考試,讓學生自覺地規劃復習時間,完成復習任務。針對測驗和考試中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就應該采取一些措施讓這類學生端正生物學習態度,可以找他們進行有效的溝通談話,給他們布置一些必要的背誦內容并定期檢查。針對成績優異的學生,教師也應該及時鼓勵他們,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復習習慣。
四、通過學案導學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
學案導學教學法是指教師針對教學科目,按照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效果,給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方案,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生物教學過程中,很多細微的知識點教師無法全部講解完,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針對自己能夠自學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很多學生沒有足夠的學習經驗,尤其是高一階段的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規劃能力。所以,教師可以針對生物教材上和學習資料上的內容,為學生提供科學的自主學習方案,讓學生能夠按照教師規劃的學習方案,對基礎的生物教學內容做一個細致的學習。不僅是針對基礎的生物知識點的自主學習,教師還可以利用學案導學法,培養學生對生物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一旦培養起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還可以將這種自學習慣遷移到其他科目的學習中去,幫助學生全面提高學習效果。
總的來說,培養學生良好的生物學習習慣是從多方面、多角度入手的。生物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可以從學生的態度入手,通過適量的考試和測驗讓學生產生緊迫感,自覺地改掉生物學習過程中的壞習慣。教師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時候,需要有耐心和責任心,幫助學生提高生物學習效率,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董偉佳.高中生物課前預習的反思[J].課程教育研究,2016(29).
[2]于淑莉.高中生物教學中學案導學法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9,000(00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