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羅聿斌 董寧 應慧娟












摘 要:大功率LED體積小,芯片溫度短時間內急劇升高,使得大功率LED散熱一直是半導體照明的研究重點。船舶在水面航行,長期處于高溫、高濕及各種不同的擺動環境中。因此,船用照明設備在可靠性及可維護性方面要求更高。文章針對LED芯片發熱嚴重的問題,選用一款額定功率15W的LED燈為參考模型,運用三維建模軟件UG建立LED燈具模型,借助CFD工程軟件FLOEFD.NX8.5進行求解,將仿真結果與實驗測試數據對比,驗證軟件使用的可靠性。最后,采用FLOEFD.NX8.5軟件分析船舶機艙不同溫度、濕度及通風風速對LED燈具芯片結溫性能帶來的影響,為船舶LED照明燈的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LED燈;高溫;散熱;仿真
中圖分類號:TM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064(2020)09-0004-04
目前,船用LED照明燈具主要有船頂燈、蓬頂燈、角燈和投光燈等[1]。其中,當前單LED芯片的功率已經達到或超過5W,大概只有20%~30%的輸入電能轉化為光能,剩余70%~80%的能量以點陣振動的形式轉化為熱能,散發到外界環境中而浪費掉。若不加散熱措施,則LED的結點溫度會急速上升,當超過最大允許溫度時,LED芯片會因過熱而損壞[2]。于是,大功率LED光源的散熱難題,成為制約產品產業化的瓶頸技術之一[3]。
船舶長期在高溫度、高濕度的環境中運行,散熱問題的研究有別于陸地環境,文章將針對船舶機艙環境,選取一款功率為15W的LED照明燈,通過CFD軟件仿真實驗,分析環境因素對LED芯片結溫能造成的影響。
1 熱傳導控制方程
根據熱量傳遞過程的物理本質不同,熱量傳遞有三種基本方式:熱傳導、對流、輻射[4]。熱量通過不同方式進行熱交換傳遞,在很多實際熱量傳遞過程中,三種傳熱方式通常同時出現。
在某一時刻,物體內所有各點在空間直角坐標系的溫度場表示為,導熱微分方程式如下:
(1)
式中:為物體密度,;為物體比熱容,;為時間,;為物體導熱系數,;為內熱源強度,;為物體溫度,;、、為坐標系的坐標值,。微分方程的等效積分形式如下:
(2)
式中:為體積單元;為散熱器對流系數;;為散熱器表面溫度;為空氣濕度;為熱流邊界;為對流換熱面積。
對式(1),(2)有限元離散,得出穩態場求解溫度的基本方程:
(3)
其中,為傳導矩陣;為節點溫度矩陣;為節點熱流矩陣[5]。
根據導熱方程式、邊界條件與初始條件,利用迭代法或者消去法求解,得出熱分析結果[6]。
2 LED燈具結構傳熱模型
熱阻分為導熱熱阻和接觸熱阻,當未接觸的空隙中充滿空氣或其他氣體時,由于氣體的熱導率遠小于固體,兩個固體間的導熱就產生了接觸熱阻。公式定義為溫差與熱流量之比,見式(4)。
(4)
就燈具接觸熱阻來說,通常包括:芯片熱阻、基板熱阻和冷卻熱阻。其中,隨著芯片材料的發展,芯片熱阻已降到6~12c/w,其在整個系統中占比不大;基板熱阻與底座和基板的熱接觸面以及基板的導熱能力有關,并隨著基板技術的發展,這部分熱阻已經小于散熱器熱阻[7];最后,由基板到散熱器這部分存在的熱阻稱為冷卻熱阻。燈具整體熱阻網格模型如圖1所示。
其中,LED燈具總熱阻可以表示為:
(5)
圖2為AL5052熱傳導系數隨溫度變化曲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材料的導熱系數隨材料溫度變化,導熱系數也逐漸升高,但它們之間并不呈現線性關系,主要是受到變動熱阻的影響。但當材料的溫度達到273k以上時,導熱系數曲線逐漸平穩,可以認為熱阻為定值??紤]到點亮LED燈具后材料溫度通常高于273k,因此CFD仿真計算中熱阻可以根據材料類別考慮設為穩態值。
3 模型分析
3.1 實驗測量
此款LED燈具吊裝在機艙頂部,其由81顆LED串聯組成,額定功率為15W,電光轉換效率為15%。燈具點亮后,LED芯片產生的熱量通過熱傳導的形式把熱量傳遞給鋁基板,鋁基板通過導熱硅膠與散熱器相連,熱量通過散熱器傳遞到空氣中,達到散熱的效果。同時,為了起到防腐和美觀的作用,在燈具散熱器外表面進行了噴粉,噴粉的輻射系數為0.6,LED燈具實物圖如圖3所示。
在恒溫為25℃的密閉實驗室中點亮燈具2h,用Fluke紅外熱成像儀對準LED燈具散熱器外表面進行溫度測量。其中,測量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保證儀器測量過程中熱成像儀平穩、選擇正確的測量溫度范圍、測量目標背景單一、焦距調整合理。實驗測量結果如圖4、圖5所示。
3.2 實驗仿真
燈具點亮后,溫度會隨時間變化而升高,直至達到熱穩定狀態,散熱器溫度會保持在最高溫度值,全文采用穩態分析進行計算求解。在不同環境邊界條件下,使用FLOEFD.NX8.5軟件對該燈具模型進行材料參數設置、網格劃分、加載熱源、模型求解、溫度場分析。LED燈具模型如圖6所示,燈具材料參數如表1所示,溫度場分布云圖如圖7所示。
3.3 結果對比分析
對比實驗和軟件仿真模擬的溫度數據結果,不難看出,在實驗測試中散熱器最高溫度為39℃,最低溫度為36.5℃,而仿真計算中散熱器溫度最高為37.49℃,最低為33.73℃??紤]到實驗仿真的模型進行了簡單的結構優化,且模型采用較為理想的狀態,面與面之間采用完全接觸,減小了熱阻,導致仿真計算的結果略低于實驗測試結果2℃左右。因此,可以認為通過軟件模擬計算可靠性高,能滿足基本仿真計算要求。同時,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在軟件計算過程中LED燈具參數設置的正確性,為下一節模擬計算奠定了基礎。
4 環境因素分析
船舶機艙內的溫度,夏季可達到50℃[8],且長時間處于相當高的范圍,過高的機艙溫度會導致LED燈具與空氣的對流減弱,對LED燈具的散熱性能造成直接影響,進而影響燈具芯片結溫。高濕度的機艙環境長期伴隨LED燈具的照明,同時機艙處于船體底部,需要為設備及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通風環境。因此,也有必要針對濕度及通風風速對LED芯片最高溫度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
因此,本小節就采用FLOEFD.NX8.5進行求解計算,對LED照明燈的外部環境邊界條件進行設置,計算分析不同邊界組合時,環境因素對燈具芯片結溫帶來的影響。
4.1 環境溫度對LED燈具散熱效果的影響
設定機艙相對濕度為60%、氣流流速0.2m/s,計算環境溫度在30℃~50℃區間內的LED芯片溫度變化情況。環境溫度與LED芯片溫度關系如圖8所示。
從圖8可以看出,當濕度及氣流流速一定時,機艙環境溫度為30℃時,LED芯片產生的最高溫度為40.75℃;當環境溫度為50℃時,芯片的最高溫度為52.8℃。伴隨機艙環境溫度的升高,芯片的結溫逐漸增大,且芯片結溫的增幅隨著環境溫度升高呈現降低趨勢。即環境溫度越高,芯片結溫增幅越小,二者成負相關的關系。
4.2 濕度對LED燈具散熱效果的影響
設定環境溫度為30℃~40℃,氣流流速0.2m/s,模擬計算濕度范圍在40%~80%時濕度值的變化與LED芯片最高溫度的關系,如圖9所示。
由圖9可以看出,當環境溫度為30℃時,濕度的變化對燈具芯片結溫沒有影響,LED芯片結溫一直保持在40.75℃。同樣,環境溫度分別在35℃和40℃時,隨著濕度的改變,結溫分別保持在44.97℃和47.42℃,說明燈具芯片結溫受周圍環境濕度的影響微乎其微。
4.3 氣流速度對LED燈具散熱效果的影響
設定機艙環境溫度為30℃~40℃,濕度為60%,氣流速度范圍為0.1m/s~0.4m/s,氣流速度變化與LED芯片結溫關系如圖10所示。
由圖10可以看出,不同環境溫度情況下芯片結溫均有所下降,且是環境溫度與降幅成負相關的關系,即環境溫度越高,芯片結溫降幅越小。進一步說明氣流流速加快時,燈具散熱器與外界流體對流換熱效果明顯,燈具采取主動風冷散熱有利于降低芯片結溫,進而減小LED光衰,延長燈具的使用壽命。
5 結語
利用CFD仿真分析軟件對LED燈具進行熱分析,可以在產品設計前期就準確計算出燈具的溫度參數值,減少燈具設計時間和成本花費。船用LED燈具相關影響因素的分析,對改善燈具結構和散熱方式,提高船用LED照明燈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指導性作用
參考文獻
[1] 謝家純.LED照明在未來船舶上的應用展望[J].上海造船,2011(04):43-45.
[2] 高紅星.大功率LED燈的散熱分析及結構設計[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
[3] 李海波.大功率LED燈具的散熱結構設計與仿真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12.
[4] 楊世銘,陶文銓.傳熱學[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陳唐榮.大功率LED燈具結構散熱性能研究[D].廈門:華僑大學,2012.
[6] 王靜,吳福根.改善大功率LED散熱的關鍵問題[J].電子設計工程,2009,17(04):18-20.
[7] 徐興浪.大功率LED燈具主動散熱裝置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9.
[8] 林春熙.船舶機艙環境下PLC故障和應關注的幾個問題[J].航海技術,1997(0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