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森
摘要:一直以來,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發育情況是小學體育學科的基本課程任務,而為了全面開發小學生的運動潛能,發展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就必須要全面豐富以小學生為中心的體育鍛煉活動,促使小學生歸納有效的運動技能,使其在豐富的運動中穩步提升自己的運動技能水平。本文將從設計預習任務,初步更新學生的技能認識;完善小組合作,發散學生的運動思維;創新體育運動形式,豐富學生運動經驗三個角度來分享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如何穩步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水平。
關鍵詞:小學體育;運動技能;優化策略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課堂上,教師會一五一十地演示各個運動技能的規范動作,監督小學生自主模仿練習,但是后續的技能練習比較懶散、分散,部分小學生會偷懶,直接放棄運動鍛煉機會。而且,由于體育課的教學活動內容單一、形式重復,所以小學生很快便會喪失運動興趣,無法自覺在課后展開運動鍛煉活動。久而久之,小學生的運動技能水平變化便變得緩慢、低效,無法真正促使小學生實現長遠發展。因此,小學體育教師需要改變課堂互動形式與教學策略,切實優化小學生的運動行為,循序漸進地提升小學生的運動水平。
一、設計預習任務,初步更新學生的技能認識
說到預習,經常發生在文化課教學活動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很少會組織小學生參與課前預習活動,過于依賴課堂教學。但是,預習本身就是以小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活動,只要小學生能夠在課前有效預習體育知識,模仿練習各個體育技能,那么就可以自覺提升個人運動能力。而且,這也便于小學體育教師根據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來確定課堂教學計劃,確保小學生能夠通過課堂鍛煉穩步提升自己的運動能力。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積極設計預習任務,切實優化小學生的預習行為,豐富小學生的自主鍛煉經驗。
就如在“蹲踞式起跑”一課教學中,筆者就鼓勵小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促使小學生展開運動鍛煉,使其自主學習蹲踞式起跑的動作要領。為此,筆者還專門錄制了一個蹲踞式起跑動作要領的微視頻,通過直觀的動作演示與語言講解推進了預習指導,鼓勵小學生自主觀看預習。在預習時,小學生要模仿視頻中的動作要領進行運動練習,初步熟悉蹲踞式起跑的動作規范。由此,小學生就可以真正實現有效預習,初步積累自主運動經驗。然后,筆者便會與小學生溝通交流,據此確定課堂教學目標,即監督小學生規范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動作要領。在這一課時目標的驅動下,筆者會在體育課上重點觀察小學生的起跑動作,并不會對起跑速度、跑步距離等提出要求,所以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了運動強度,避免損傷學生的身體健康。如此,絕大多數小學生都可以取得運動進步,增強運動效能感,相信自己具備有效運動的能力,所以會更加熱情地參與體育技能鍛煉活動,促使小學生真正實現長遠發展。
二、完善小組合作,發散學生的運動思維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完善的小組合作教學活動十分關鍵,因為每個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水平都不同,他們能夠相互啟發、彼此幫助,由此提升自己的運動能力。而且,在小組合作活動中,生生之間還可以積極監督彼此的運動行為,監督本組成員完成運動任務,是提升小學生運動能力的必經之路。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解放學生,積極完善小組合作教學活動,讓小學生在學習共同體中實現共同進步。
就如在“籃球:原定運球”一課教學中,筆者就主動解釋了原地運球的動作要領,然后便讓小學生在6人小組內合作交流,促使小學生積極分享運球經驗。實際上,本班學生在籃球運球活動中的身體素質差異十分明顯,有一部分學生的球感較差,根本無法控制籃球的運動方向,所以他們可以直接通過小組合作活動闡述自己的運動問題,由此展開小組探究。為此,小學生就可以共享籃球運球經驗,通過同伴幫助實現了運動進步。在體育課上,豐富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切實調動了本班學生的運動積極性,使其圍繞原地運球技能實現了平等溝通,針對手掌的擊球位置、力度等進行了組內討論,逐一演示運動活動,切實優化了小學生的運球能力。如此,小學生就可以切實提高自己的運球能力,產生了強烈的運動效能感,很好地優化了小學生的運動情感,轉變了小學生的運動行為。
三、創新體育運動形式,豐富學生運動經驗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這一點在小學體育教學領域同樣適用,提升小學生的運動能力也必然要保證小學生參加豐富的體育鍛煉活動。然而,小學生存在“喜新厭舊”的心理特點,難以在一生不變的體育活動中保持高漲的運動熱情,所以小學體育教師要積極創新體育教育形式,始終保持體育課的新鮮感,促使小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穩步提升小學生的運動能力,促使小學生真正實現學習進步。
就如在“50米快速跑”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在體育課上設計了一個趣味游戲,具體的游戲規則為:本班學生需以6人為一組,平均站在50米短跑路線的兩端;每一棒的學生要自主完成50米快速跑任務,獲取拼圖;待集全拼圖碎片之后,全員要積極拼圖,最先完成拼圖任務的學生可以獲勝,獲得一定的游戲獎勵。這個趣味游戲與“50米快速跑”技能練習密切相關,便于小學生真正實現運動進步,且可有效激發小學生的運動興趣,促使小學生自覺完成運動鍛煉任務,穩步提升小學生的運動能力。而且,由于本輪趣味游戲采取的是小組競爭機制,改變了小學生獨立作戰的常規方式,所以小學生會相互幫助、彼此監督,保證本組成員能夠掌握快速跑的動作方法,從而切實提升小學生的運動能力。如此,小學生就可以在體育課上取得運動進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豐富的體育游戲活動切實培養了小學生的運動興趣,所以不少小學生都會在課下自主組織體育游戲活動,很好地豐富了小學生的運動經驗,可以進一步開發小學生的運動潛能。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提升小學生的運動能力需要教師、雙方的相互配合,不斷突出小學生的運動主體行為,為小學生的未來成長做好充足準備。
參考文獻
[1]張夢其.促學習 練技巧 強意識——小學高段學生體育運動技能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3):201.
[2]李璟.小學體育教學中運動技能把握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6,3(38):38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