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英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各學科在不同學段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也發(fā)生了改變。對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而言,不僅需要學生通過閱讀掌握相應內(nèi)容,更需要能夠讓學生重視作者的寫作背景,寫作思路,培養(yǎng)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理念。將碎片化的閱讀時間充分利用起來,通過思維導圖,有計劃連續(xù)性的閱讀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化視野。將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目的落到實處,提高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本文闡述了我國目前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并利用思維導圖的應用,對其教學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有效策略
引言:在我國新課標的要求下,教育部門針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教學理念。由于我國目前語文教育體系當中,教材內(nèi)大都以單篇課文教學為主要內(nèi)容,很多學生對于相關的知識體系了解的只有只言片語,在一鱗半爪的學習過程中很難形成對某本書的完整理解。這種情況,既不利于學生感受文字魅力,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對于其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提升也會形成較為嚴重的限制。甚至很多學生都已經(jīng)失去了讀整本書的能力和習慣,為此就需要高中語文教師能夠重視整本書閱讀,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以及思維導圖的運用,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效果。
一、我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首先,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語文教學課時非常緊張,學習任務繁重,對于很多教師和學生而言,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只能截取書中的部分經(jīng)典片段以供學生參考。結合相應的教學方法對其答題技巧,寫作方向進行掌握,可以說為了能夠讓學生對整本書的內(nèi)容形成大概的認知,教師就會利用這種片段式的教學方法向學生普及相關內(nèi)容。這種教學方式和我國新課標制定的整本書閱讀理念相悖,不僅無法讓學生充分感受名著的價值和內(nèi)容,同時也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及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其次,很多教師會選擇將整本書閱讀當成教學過程的輔助環(huán)節(jié),如果完成了其他教學任務,就讓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一旦學習進度出現(xiàn)落后,就會取締閱讀教學換成其他的理論學習。同時,還有很多教師會選擇讓學生在寒暑假來進行整本書閱讀活動,然而由于學生在課后及寒暑假期間也需要面對大量的作業(yè)和課后補習班,因此對閱讀的時間只能一減再減,影響了閱讀學習的實際效果。這種浮光掠影的泛泛而讀,不僅無法讓學生切實掌握相關內(nèi)容,更難以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書籍想要表達的核心思想。
另外,在閱讀方式上,大多數(shù)教師仍然秉持著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的牽牛式閱讀方法,通過設置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對不同的內(nèi)容進行閱讀之后,根據(jù)問題進行回答。看似是幫助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思考,但實際上卻限制了學生對整本書內(nèi)容的理解,很多學生甚至為了能夠回答教師的問題而放棄了對全書內(nèi)容的深入學習,轉而針對問題進行反復求證和思考,這也失去了整本書閱讀的真正教學意義。
最后,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其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相差較大,有些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后,能夠對相關內(nèi)容進行大致了解,同時對其中的信息進行串聯(lián),而有些記憶力較差的,記憶力較差,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則無法完成相應學習,甚至還有些學生一邊讀一邊忘閱讀,結束之后對書本內(nèi)容沒有留下任何印象。而導致這種情況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缺少思維導圖的運用,缺少合理的記憶方法缺少對閱讀技巧的訓練和培養(yǎng)。
二、利用思維導圖開展整本書閱讀的有效策略
1.利用思維導圖對書本進行串聯(lián)
首先,由于整本書閱讀需要花費的時間較長,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及閱讀環(huán)節(jié)無法有效串聯(lián)在一起。今天讀一點,明天讀一點,后天再讀一點的時候就把之前的內(nèi)容忘記了,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書本內(nèi)容進行有效串聯(lián),尤其是對其中關節(jié)的遞進性,通過思維導圖的圖形加箭頭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記憶。
例如當學生閱讀《萬歷十五年》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種思維遞進式的導圖,對其中的故事脈絡進行梳理,以主人公萬歷皇帝朱翊鈞為核心詞,畫出沖齡踐祚、內(nèi)閣紛爭、勵精圖治、萬歷怠政等一系列的流程。通過這種遞進式的思維導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重新了解萬歷皇帝的生平,還能夠通過對核心詞的延伸,不斷添加相應的人物角色和故事細節(jié),例如申時行、張居正、海瑞、戚繼光都可以作為延伸詞進行拓展,從而更好地梳理對整本書閱讀的實際理解情況。可以說,相比于目前我國語文教材當中大量出現(xiàn)的單章節(jié)文章而言,整本書閱讀不僅是在字數(shù)上有著較大差異,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閱讀時間和閱讀的難度。尤其是為了更好的記憶鴻篇巨制當中的相關人物以及故事情節(jié),就需要學生能夠利用思維導圖輔助,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認知了解,為后續(xù)的語文閱讀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利用思維導圖記憶核心內(nèi)容
其次,除了故事脈絡較為復雜,且較為冗長的著作之外,還有很多傳統(tǒng)文學當中主要人物角色過多。尤其是中國的四大名著,可以說每一部都有大量的人物角色,這些角色性格鮮明,極富特點,在故事中為推進故事走向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由于人物過多,就會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力難以有效集中在某些人物的身上,或者對部分人物的相關事跡出現(xiàn)記憶錯亂。就比如說,水滸傳當中的經(jīng)典章節(jié),《擒方臘》,在大多數(shù)學生的記憶中,都是武松單臂擒方臘,然而在原著中卻是花和尚魯智深擒方臘。可以說,正是由于故事架構過于龐大,人物角色眾多,導致了很多人難以清晰的記得其中的關鍵要素,而利用思維導圖則能夠有效避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不同角色為核心分別設置思維導圖。就比如說花和尚魯智深,學生就可以構建出和其相關的事件,從為金翠蓮父女出頭,三拳打死鎮(zhèn)關西開始,到后來的倒拔垂楊柳,醉打山門,大鬧野豬林,擒方臘,聽潮圓寂等等,將和角色相關的內(nèi)容以及其信息制作成思維導圖式的人物卡片,把和其相關的人物如林沖、花榮、吳用、宋江等等進行有機串聯(lián),從而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讓學生更加方便記憶整本書的閱讀內(nèi)容。
3.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內(nèi)容延伸
另外,針對思維導圖的應用,高中語文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進行相應延伸,從而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和知識儲備,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了能夠讓學生清晰的認知思維導圖的作用,語文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學會思維延伸,通過良好的聯(lián)想能力,對整本書的內(nèi)容進行串聯(lián)和拓展。例如在《紅樓夢》的閱讀過程中,針對林黛玉為什么總是喜歡哭,從她的眼淚中反映出了怎樣的人物特點這一話題。通過閱讀,可以讓學生叫林黛玉的相關事跡進行摘選,通過思維導圖的模式進行梳理,在結合每一次對林黛玉哭的描述進行分析。當了解起落淚的原因后,通過對這些原因的串聯(lián),來歸納其人物性格特點,并感受作者在描寫待遇每一次落淚的時候,所使用的描寫方法以及文字的凝練和運用,從而體會角色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加深對整體書整本書閱讀的深入感知。可以說,正是由于思維導圖方便分級方便觀察的特性,對于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而言,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梳理,閱讀思維找到閱讀切入點,對相關內(nèi)容進行梳理和分析。尤其是其中的每一個部分都可以單獨作為核心詞進行無限延展這一特性,對于學生在持續(xù)閱讀過程中不斷完善和添加思維導圖內(nèi)容,讓整個導圖呈現(xiàn)出完整且明確的遞進性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同時,高中生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下,在緊迫的學習任務中,運用思維導圖對相關內(nèi)容進行延伸和記憶,還能夠提高閱讀效率,加快閱讀速度,節(jié)省閱讀時間。
結束語:綜上所述,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對整本書閱讀這一概念的執(zhí)行和推廣,是很多教師和學生無法在巨大的升學壓力下完成的。而為了能夠在現(xiàn)有條件下,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質量,就需要教師靈活的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串聯(lián)書本內(nèi)容,將其中的故事脈絡以及人物特性進行有機梳理,利用思維導圖可視化、可延展的特性,不斷豐富、不斷完善、加強記憶、深度理解,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打下堅實基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構建高效語文閱讀課堂。
參考文獻
[1]劉俊峰.整本書閱讀教學中主問題的設計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9(27):51-52.
[2]黃靜.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價值及實施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7,33(12):38-40.
[3]羅文華,胡文輝.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基本內(nèi)涵及主要特征[J].江西教育,2018(14):45-47.
[4]黃菊.核心素養(yǎng)和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J].文教資料,2018(36):235-236.
[5]郭宏雪,高春燕.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名作欣賞,2020(17):105-106.
[6]羅麗.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本書閱讀探索[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0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