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軍
摘要:2020年春節前后,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國,導致企業停工、學校停課、人員流動受限、實體經濟受損嚴重,中小企業受到沖擊更大,部分中小企業經營舉步維艱,甚至倒閉。為了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的影響,黨中央、國務院及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稅收政策,本文主要探討中小企業在疫情當下如何學習利用好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減少疫情給中小企業造成的損失,使其能夠快速復工復產,并不斷發展壯大。
關鍵詞:新冠肺炎;中小企業;稅收籌劃
稅收籌劃又稱稅務籌劃、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通過對其涉稅事項的預先安排,以非違法性為基本特點,以減輕或免除稅收負擔、延期繳納稅款為主要目標的理財活動。狹義的稅收籌劃是指合法的節稅和非違法的避稅,廣義的稅收籌劃還包扣稅負轉嫁和涉稅零風險。
受疫情影響,部分中小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國家各級政府為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也出臺了許多針對性的稅收優惠政策,廣大中小企業要積極利用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做好稅收籌劃工作,減少企業受疫情影響造成的損失,并順利渡過這次難關。
納稅人有依法納稅的義務,這是企業開展稅收籌劃的前提,但是企業也有合法進行稅務籌劃、科學合理安排收支的權利,下面通過分析國家疫情期間的稅收優惠政策,來分析中小企業怎樣利用好這些政策為企業減負。
1.制定合理的稅收籌劃方案
(1)疫情期間企業管理者不僅要想辦法自救,還要通過各種途徑及時了解掌握國家為應對疫情對企業造成沖擊而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并仔細研讀政策的相關內容條款。
(2)對企業自身的情況加以分析,并結合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初步判定企業是否符合政策相關規定,如果部分符合或者不符合,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條件下可以通過變更納稅人身份、組織形式、所從事的產業、稅目等方式使其符合相關優惠政策的規定。
(3)通過對疫情期間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學習,并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稅收籌劃方案和流程。
2.中小企業如何利用好疫情期間的稅收優惠政策
2.1利用好國家增值稅及附加稅減免政策降低稅負,增加企業收入和利潤,詳細政策有:
(1)自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稅;適用3%預征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減按1%預征率預繳增值稅。
(2)從2020年1月1日起,納稅人因運輸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所取得收入;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及居民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所取得的收入;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捐贈用來應對疫情的,將免征增值稅,享受免征增值稅的企業將免征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
(3)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月銷售額 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4)納稅人因疫情取得的財政補貼收入,與其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的收入或者數量不直接掛鉤的,不征增值稅;企業向社會公眾無償提供的消毒、 防疫等服務無需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企業因受疫情影響終止合同而收取的違約金,未產生應稅行為的,無需繳納增值稅。
(5)納稅人購進與生產經營相關的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其進項稅額允許抵扣;納稅人由于受疫情影響,導致采購的原材料霉爛變質,其原材料進項稅額可以抵扣,無需進項稅額轉出。
2.2利用好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進一步降低所得稅稅負,增加企業稅后利潤,具體政策有:
(1)從2020年1月1日起,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捐贈用于應對疫情的現金和物品;企業直接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用于應對疫情的物品,允許在計算企業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
(2)從2020年1月1日起,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為擴大產能新購置的有關設備,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企業所得稅前一次性扣除。(3)、因疫情防控取得的政府補助,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的,可作為不征稅收入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2.3利用好國家稅收增量留抵稅額退稅政策,及時申報退還增量留抵稅額,補充企業日常流動資金,具體政策為:
從2020年1月1日起,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可按月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
2.4利用好涉及企業社保費用優惠的政策,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費用負擔,增加企業收益,緩解企業現金流緊張的壓力,具體政策有:
(1)疫情期間,國家出臺了涉及各類參保企業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減免5個月的政策。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對職工醫保單位繳納部分實行減半征收,減征期限不超過5個月。
(2)部分地區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對受疫情影響的參保企業,各地根據企業不同情況,可返還1-3個月不等的社會保險費。
2.5利用好部分地區實施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困難減免政策
只要屬于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游四大行業企業和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的自用房產、土地就可以免征3個月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同時政府鼓勵引導各類房產業主在疫情期間為中小微企業、個體 工商戶減免租金,按實際免租月份或折扣比例相應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2.6利用好政府對受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確實無力足額繳納稅金和社會保險費的企業,經批準后可緩繳稅金和社會保險費的政策
進一步緩解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的壓力,幫助企業渡過困難時期。緩繳期滿后,企業足額補繳緩繳的社會保險費,不影響參保人員個人權益。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國家與企業的經濟利益關系主要體現為稅款的征繳,稅收負擔的輕重是影響企業盈利水平、競爭能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疫情影響下,中下企業普遍受到影響較大,作為企業管理者更要充分利用好國家各級政府為應對疫情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做好企業稅收籌劃工作,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稅收費用支出,提高企業稅后利潤,減少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促進企業快速恢復至疫情前的狀態,為國家最終戰勝新冠肺炎疫情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李海鵬.新稅法下企業納稅籌劃與風險防控.中國鐵道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