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茫
摘 要:部分高中生在課堂學習中表現不夠積極,課堂氣氛沉悶,而這些現象有深刻的社會文化原因,如受到鼓勵沉默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師權利至上的觀念、愛面子、自小靦腆的性格等因素影響。在日新月異的社會背景下,教師應制定正確的教學計劃,鼓勵學生開口提問、回答,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能力和習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生;課堂表現;主動
一、高中課堂教學之現狀
高中課堂教學氣氛相對沉悶,常常出現課堂冷場、沉默的狀況。一方面是因為高中學生在課堂上不夠活躍,習慣被動地接受老師其灌輸知識,很少主動開口向老師提問,回答老師的問題也不夠積極,很多時候都是老師點名強制回答問題。另一方面,許多教師還在遵循中國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不給學生展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養成了課堂上沉默寡言,被動等待老師講解問題的壞習慣。
如今中國有關教育部門已注意到這些問題,開始推行探究合作式教學法,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積極回答問題,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教育改革后,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有了一定提升,但常常是班里少數學習成績稍好、用心學習或是膽子較大的學生主動與老師溝通,許多同學仍處于沉默狀態,成為學習的旁觀者。
二、高中課堂教學中學生沉默之原因
經過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觀察,當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時,學生通常會表現出三種不同的沉默:其一,開小差、走神,不清楚老師的問題;其二,正在思考問題或是沒有頭緒,不知如何回答;其三,心中有一定答案但是不敢開口回答問題。
針對第一種情況,除了學生個人因素,教師應當反省自身教學缺陷,教學語言是否不夠生動活潑?教學內容和方式是否太過枯燥?對學生所提的問題是否太難?這些因素都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無聊的情緒,最后導致走神和開小差等狀況出現。對于第二種情況,教師應給予學生一定的耐心、鼓勵甚至提示,這種情況表明教學質量基本達標,學生們比較專心聽課,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進行思考。在課堂教學中出現得最多的是第三種情況,有時候它甚至接著第二種情況出現,這也是本人接下來要重點談論的情況。此時學生已完成了自主思考,但就是不開口說出自己的答案。這并不是教師講課不夠精彩或者教學內容太過枯燥深奧,也不是學生資質不好,不夠聰明,主要原因在于學生不主動配合老師的提問。
第三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
在傳統教學中,以老師為教學的中心,學生思路要求完全跟著老師走。教學全過程幾乎為老師講、學生聽講做筆記,老師只需要把知識講解清楚就行,很少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而學生對于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回答錯誤則很容易遭到批評。學生沒有經過允許就在課堂上提問常常被當做異類,若是請教老師已經講過的問題還會被視為“上課不認真聽講”,嚴重的還會通知家長或受到相應懲罰。
所以,中國的傳統教學法會使學生對提問和回答問題產生恐懼,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學生有自己的答案但不主動開口回答的沉默局面。
(二)自尊心、“面子”問題
高中生處在青少年時期,性格沒有完全定型,自尊心較強,內心敏感,這時候的學生對自己有一定要求,很在意他人對自己評價。有相當多的同學擔心回答錯誤會引來大家的嘲笑,認為那是很丟臉的一件事情;有的學生自小性格靦腆喜靜,在大眾面前講話會緊張,所以這類學生會擔心自己在眾人面前出洋相而不敢大膽主動回答問題;有的學生早年有過因為回答錯誤或者主動提問遭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們的嘲笑的經歷,自尊心和積極性受挫,內心留下了陰影,故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
三、打破高中課堂沉默現象之對策
在如何提高學生在課堂表現的主動性這方面,我們教師可以從以下這幾方面來打破課堂沉默,提高學生的課堂表現積極性。
(一)營造良好的環境氣氛
要讓學生真正打開話匣子首先要有個輕松、愉快、平等、和諧的氛圍,這樣才能讓學生放下各種顧忌,幫助他們克服心中障礙,給他們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其能夠發散思維,暢所欲言,才能順利拓展他們的思維,打開他們的話匣子。這時候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親和力,獲取學生的友好和信任,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鼓勵他們積極回答或者提出自己的問題。在引導激勵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把自己的姿態放低,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學生出現失誤時也不要批評,而是給他鼓勵和信心并善意地指出他的錯誤,幫助他解決問題。
(二)優化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要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投入教學活動的意識。具體可行的幾種方法如下:其一,設置懸念、創設問題場景、采用各種交際性或競爭性探究活動,寓教于樂,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其二,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總結,開展小組討論比賽等等,讓學生不由自主參與進來;其三、給性格內向,不積極參加教學活動的同學多一些發言的機會,充分調動這一類學生們的積極性,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經過一代代教師的辛勤努力,越來越多的高中生在課堂活動中積極表現,還敢于對老師、對教材提出自己的質疑,這是非常好的現象;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還有相當多的同學屬于課堂上的沉默分子。提高學生的課堂表現主動性,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如何打破沉默的課堂,還需要老師和同學們的進一步努力。
參考文獻
[1].丁曉麗.《大學生英語課堂沉默的因素及解決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年S1期.
[2].唐汝花.《如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7年Z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