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豪

摘要:隨著新能源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迅速發展,但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在系統分析了新能源汽車特性、新能源汽車產業現狀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的挑戰。針對政府、研究所和企業提出的改進措施,結合我國相關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進行研究,對當前難題進行剖析,旨在為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Abstrac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new energy technology, China's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s industry, the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new energy vehicles industry. In view of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proposed by the government,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enterprises, combined with relevant policies of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aiming at providing certain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產業;改進措施;新能源技術
Key words: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improvement measures;new energy technology
0? 引言
2011年中國汽車工業的成品油消費量為17.5億噸,按現在的耗油量來說,到2015年,這個數字將達到2.25億噸,這會消耗掉37.5億噸原油,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到9375-112.5億噸。巨大的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給汽車工業敲響了警鐘。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能源,開發新能源成為汽車行業乃至其他各類能源消費行業的熱點。在中國,“新能源”將加速提高汽車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新能源汽車行業將是改善工業結構的一個重要突破點,我國政府已經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列入重大新型戰略發展。
1? 新能源汽車概述
1.1 新能源汽車的定義
新能源汽車是指以新型燃料為動力源(或采用新型動力裝置的傳統汽車燃料),采用先進的穩態控制技術[1],并結合高端的駕駛體驗,形成一種嶄新的高科技創新型汽車。新能源汽車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混合動力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燃料電池汽車(FCEV)、太陽能汽車等。在我國市場,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主要是HEV。
1.2 新能源汽車的特點
一般來說,新能源汽車排放較低、對能源的利用很充分、運行平穩不漏油、成本較高等特點。新能源汽車由于其能源特性,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相比以汽油或柴油為燃料的汽車,燃燒不充分產生較多廢氣,而新能源燃料產物是水、少量的二氧化碳;與普通汽車的能源利用率相比,新能源汽車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新能源汽車燃料利用率比普通汽車高出70%,達到75-80%的水平,且運行平穩[2]。
眾所周知,汽車產生的不穩定性和噪音主要是由運行中的電動機引起的。新能源汽車使用清潔能源,例如電能,從根本上消除了燃料不完全燃燒所造成的不穩定狀態,由于沒有燃料泄漏,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車輛的安全性。對于傳統汽車,由于機器老化、路況惡劣等原因,車輛油箱里的油漏出來,會造成污染[3]。但是,新能源汽車使用的燃料沒有任何油料,所以不會出現任何漏油造成的污染。但是成本較高,使用BEV、FCEV和氫氣能動力汽車的成本非常高,比普通汽車高出30-50%,這是開發新能源汽車的一大阻力。
2?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形勢
2.1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現狀
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2009年11月,國家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生產滲透管理規則》中首次明確了《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生產滲透管理規則》的概念和類別。自2012年2月,在部分試點城市,中央財政對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公共服務單位提供一次性固定補貼,這是我國首次以財政補貼的形式直接支持推廣新能源汽車。2013年6月,政府開始在多個一線城市試點[4],給予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客戶固定的財政補貼。在此基礎上,地方政府紛紛制定與地方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相關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大力支持。采取這種做法會鼓勵汽車企業對核心技術的重視,加大科研力度,積極開發新能源汽車市場。
即使是最好的政策,如果不付諸實施,對這個新興行業也沒有任何意義。由于缺乏稅收方面的相關支持,而且成本較高,總體資金節省優勢并不突出。另一方面,大多數消費者對混合動力汽車知之甚少,開發市場需要很長時間。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處于測試階段,中央政府在采購階段發揮著主導作用[5]。
2.2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存在的問題
2.2.1 行業發展戰略不明確
中央政府最重要的是從戰略高度來思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核心是戰略,戰略不但會影響我國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而且決定著我國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對于市場來說,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生產管理規定還不夠戰略水平,總體發展還需要統籌規劃。
2.2.2 核心技術薄弱與創新能力不足
目前,由于技術缺乏,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處于組裝階段。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存在充電時間長、使用壽命短等問題,特別是在電池系統集成技術、大規模生產工藝、質量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所以,我國的核心技術水平,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導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停滯不前,仍未突破“瓶頸階段”。
2.2.3 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
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完整的體系[6],是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普及的重要保障,亟需注入大量資金。例如,充電站的成本比一般的加油站高出60%。在未來,擴大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會降低資本成本,但目前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這一問題嚴重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推廣,因此,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問題的難度遠遠超過了傳統燃油汽車。
2.2.4 技術標準不全面、沒有標準統一化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近些年來的一個新興產業,每個企業技術類型、路線不同,傳統的評價標準無法實施,降低了國家標準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目前,標準過高、不完善且不統一是阻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最主要技術因素。
2.2.5 缺乏科研投入和人力資源
目前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資金投入遠遠不夠,研究經費太少,應用科學研究與實驗研究的比例過低。原有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缺乏,落后于發達國家,仍處于起步水平,科技人才和人才管理存在明顯缺陷。
2.3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措施
政府的職能: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地方政府在其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3.1 拓寬融資渠道,吸納民間資本
加強政府在企業上市指導中的作用,從而推動其產業化進程。
2.3.2 繼續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引導其逐步向現代化、規范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因此,相關措施包括:放開基礎設施建設的地方行政成本、放寬貸款額度、提高貼息貸款比例等。這些措施的有效實施才能鼓勵和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2.3.3 加快培養行業人才
根據行業的發展,中央政府應該提倡,高校要積極設立專業部門,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化的人才,同時,鼓勵當地機構開設培訓班,提升現有銷售、生產、加工人員的理論水平。
研究機構:研究院承擔著從技術層面確定新能源汽車行業標準的重要任務和責任,目前,新能源汽車標準化框架亟待不斷完善。在技術方面,要給出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研究應從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內在規律出發,靈活運用發展的基本原理。一方面,標準化的框架應具備以下要求:首先要結構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全面、實用性強。另一方面,它也需要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在實現過程中逐步進行修改和完善。畢竟,研究人員應該在這個標準化的框架下對基礎設施建設進行績效評價和規范要求。
企業:
①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建設,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需要推進并依靠產學研結合。
②進一步加大自主設計和自主開發力度,突破技術瓶頸。國內企業應由技術引進向自主發展轉變,保證創新與進步。
③建立新能源汽車信息平臺。利于新能源汽車企業可以及時獲取新能源汽車行業及相關行業的信息。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便于研究的信息收集和分類的信息平臺。且收集的物品不應局限于某市或某省,應該進一步擴大到整個國家,大陸乃至全球。信息平臺還具有以下兩個作用:聯系政府信息庫,反映行業現狀和面臨的情況,為政府提出更有效的政策提供數據支持與合理建議。收集政府發布的政策,通過平臺將信息發送給新能源汽車企業,讓企業更容易獲得政策,積極配合政府的執行。
2.4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十年目標
2012年4月,國務院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這項法案。根據這項規劃,圖1顯示了目前階段到2020年之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三個階段。
3? 結語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一種潮流,是世界發展的共同方向與目標,已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發展的洪流。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應從政府、科研院所、企業三個方面進行探索。只有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規劃好未來目標,才能持續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讓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博.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及路徑研究[J].區域經濟評論,2017.
[2]《中國公路學報》編輯部.中國汽車工程學術研究綜述2017[J].中國公路學報,2017,30(6):1-197.
[3]馬建,劉曉東,陳軼嵩,等.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與技術發展現狀及對策[J].中國公路學報,2018,31(8):1-19.
[4]李蘇秀,劉穎琦,王靜宇,等,基于市場表現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剖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26(9):1-9.
[5]袁博.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與趨勢綜述[J].產業經濟,2018,38(5):1-5.
[6]陳浩東.淺談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J].時代汽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