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立軍
摘 要:在現代企業發展過程中,由于其所處的環境更加復雜化,這也使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影響因素,極易引發財務風險,從而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需要強化企業財務管理,加大財務風險防范力度,進一步保證企業的穩定運營。文中從企業財務風險的特點入手,分析了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并進一步闡述了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途徑。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特點;原因;防范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目前企業經營活動呈現出多元化和復雜化的特點,在實際企業經營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影響因素,這也使財務風險隱患較多,一旦發生財務風險,必然會對企業經營活動的有序開展及企業健康運行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企業需要在發展過程中做好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積極提高企業財務風險應對能力,并通過構建一套完善的財務風險防范體系,從而確保企業經濟效益的穩步提升。
1 企業財務風險的特點
1.1 客觀性
在企業財務活動中,財務風險客觀存在,無法避免。導致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較多,既有市場及經濟環境因素,同時也有企業內部管理和運營機制等原因,這也使財務風險呈現出較強的客觀性。
1.2 全面性
財務風險可能出現在企業財務活動的整個過程,只要涉及到財務管理必然需要承擔相應的風險。企業財務管理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的整個過程,這也使財務風險呈現出全面性的特點,而且與企業經營活動相伴隨。這就需要企業時刻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從而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
1.3 不確定性
對于企業財務風險,雖然通過對相關數據的監測和評估能夠提前實現對風險的預測和控制,但由于導致風險發生的原因較多,一些因素無法預知和控制,這就導致財務風險存在較強的不確定性。一旦無法準確把握風險,必然會對企業的正常發展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宜通過整理和分析企業運營活動的各項數據,構建財務風險模型,計算相關風險數據,以此來合理確定風險類型,并提前制定具體的防范措施,實現對財務風險的有效防控。
1.4 共存性
企業經營活動的開展是為了能夠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但要想實現收益的最大化,必然也需要承擔更大化的財務風險。即企業收益與財務風險共生共存。企業要想獲取高額的經濟收益,必然需要面對巨大的風險壓力。
2 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
2.1 企業發展宏觀環境復雜多變
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發生的原因較多,特別是當前復雜多變的宏觀發展環境更是引發企業財務風險發生。企業的發展需要以市場為依托,因此宏觀環境的影響因素無法避免,而這種因素無法預見和不確定。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一旦無法針對宏觀環境變化進行及時調整,則會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發生概率增加,影響企業資金的安全。
2.2 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意識低下
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意識低下是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主要內部因素之一。大部分企業認為,只要對企業發展資金進行有效規劃和合理利用,就能從根本上預防財務風險。這種錯誤的認識導致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意識低下,企業財務風險影響因素是始終存在、無法預測的,對財務風險客觀性認識的不足讓企業在應對財務風險過程中踏入了錯誤的地區。再加上大部分企業在制訂經營發展戰略時,沒有進行詳細的市場調查和風險分析,發展戰略的財務風險防范意識不強,財務風險防范工作始終開展不到位,從而影響了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的效果。
2.3 企業資本結構配置不合理
企業財務活動的安全開展和財務資金的有效配置都離不開合理的資本結構。但當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內部資本結構欠缺合理性,在發展過程中投融資過于隨意,這就導致企業資產負債率上升,企業償債壓力增加,不僅影響了企業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而且負債和權益結構之間分配不合理也會使增加企業財務風險發生的幾率。
3 企業財務風險防范途徑
3.1 樹立風險防范意識
在當前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工作開展過程中,要求企業從上到下都需要具備良好的風險防范意識。目前大部分企業越來越重視財務風險防范工作,并積極采取有效的培訓措施來強化員工的風險意識和對風險的應對能力,員工在常規工作也能夠更為關注一些財務細節,企業還通過強化制度建設來規范和約束員工的工作行為,有效的降低人為因素引發的財務風險。對于企業管理層,需要有效的掌握企業的經營情況,并對市場變動情況時刻關注,及時發現財務風險并明確風險引發原因,積極加以防范。
3.2 構建企業風險管理控制體系
任何企業構建內部控制體系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執行。首先,確保企業的經濟運營活動要符合國家法規政策的規定;其次,在提供企業經營狀況的財務報告上要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經營過程中提高財務風險管理的效率以及結果的準確性;最后,確保企業建立的內部經濟控制體系在運行中,可以推動企業在社會主義經濟市場中能夠穩步前進。由于互聯網企業發展的特定情況,相關企業對于財務風險的內部控制沒有制定嚴格的政策和規定,控制程序不夠規范,風險控制的程度較低,導致財務風險管理不到位。為此,建議相關企業要制定一套規范完整的決策、執行、監督程序。在構建財務風險內部控制體系過程中要和企業的經濟財務現狀相符合,做到與經濟財務風險管理部門相互促進,切實保障企業經營中的流動資金的安全,推動企業日常業務的正常周轉。當然,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健全不僅需要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實現,還需要企業對財務活動進行長期的監督和改進。
3.3 內部資本結構的合理配置
企業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完善內部資本結構,提高內部資本結構配置的科學性、合理性,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融資活動和投資活動,從市場宏觀條件去分析制訂發展戰略,協調好企業內部負債和權益之間的關系,以財務健康原則作為企業財務工作指引,降低企業負債率,尋求企業穩健發展的道路,通過企業內部資本結構科學合理的配置來有效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出現的概率。
3.4 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
在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較為關鍵的風險管控手段,具體需要以企業信息化為基礎,針對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潛在風險實時進行監控。將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可以及時發現風險,并進行預警。并通過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將事后風險處理轉變為事前預防,使財務活動處于可控的狀態,實現對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保證企業資產安全和良性運營。為了保證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有效運行,企業還需要強化內控制度建設,有效的保證企業各項財務指標的真實性,更好的發揮出財務風險預警的作用。
4 結束語
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要想穩定運營,需要強化資金的安全管控,進一步做好財務風險防范工作。雖然當前企業對于財務風險防范工作較為重視,但基于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復雜化和多變性,引發企業財務風險發生的因素較多,這也增加了企業財務風險防控的難度。因此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強對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的認識,同時企業還需要積極順應宏觀發展環境變化要求,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做好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為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魏靜紅.對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思考[J].企業家天地,2013,29(11):74-75.
[2]詹美媛.論現代企業防范財務風險的路徑思考[J].經貿實踐,2017,17(17):246.
[3]林芳,靳永新.淺析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規避對策[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1,27(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