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圖像時代已經到來,現代科學技術為虛擬合成圖像的生產提供了必要手段。當下國產動畫電影借助虛擬合成圖像技術、模擬技術以及動作捕捉技術完成了一次動畫電影的變革,使文字敘述的想象視覺圖像變為現實可見的視覺圖像,這無疑是一次視覺奇觀的展現。本文通過身體奇觀、速度奇觀、場面奇觀3個方面對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進行分析,展示當下國產動畫電影的奇觀化表達。
關鍵詞:動畫電影;奇觀化;《哪吒之魔童降世》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6-0161-02
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將第一部電影《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以黑白的影像形式展現在觀眾面前時,觀眾對這種虛擬的影像奇觀驚嘆不已。1926年,愛森斯坦在《戰艦波將金號》里把起義軍艦的旗幟染成紅色,隨即引起了轟動。當觀眾看到鮮紅的旗幟在空中飄揚時,被這種充滿著視覺沖擊力的色彩奇觀所吸引,不由自主地歡呼雀躍。2010年,科幻電影《阿凡達》在中國上映,虛擬合成影像再一次改變了觀眾對虛擬與現實的理解,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自己身體的思考。動畫電影借助虛擬合成技術后勁勃發,使動畫電影市場散發出新的市場活力。回到國內的動畫電影,前幾年的《大魚海棠》《白蛇緣起》《大圣》以及2019年口碑頗佳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都使國產動畫電影提高了一個新的層次。據貓眼數據,截至2019年8月13日16點13分,《哪吒》累計票房達36.51億,超越《紅海行動》(36.50億)升至影史第四位。《哪吒》票房成功的背后既有影片的后現代主義對中心權威的解構表達,又有現代電影技術將文字敘述的想象視覺圖像變為現實可見的視覺圖像。當曾經的想象變為現實可見的事物時,觀眾就看到一種奇觀。在電影百余年的發展歷程中,每一次技術的革新都將使電影得到空前的發展,如今,虛擬合成開始成為一種重要的奇觀影像生產方式。
一、表現與再現下的身體奇觀
現代主義藝術家們開始尋求另一種身體范式:陌生化、異化的、含混的和革命性的身體,這是一種全新的身體形象,極端的身體成為現代藝術身體表征的基本形。[1]極端的身體表現出一種“怪”的視覺形象。“怪”作為丑的審美范圍之一,受“否定和背離”等丑的基本屬性的規定,是一種極端反常化,即不是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而是以一種變了形的面貌出現,包括各種“古怪與夸張”組合而成的變形。[2]藝術作品對人物身體的表達是一個變現與再現的過程,在后現代主義藝術家們的身體表達下,身體形成了一種奇觀,在電影中,身體奇觀就是調動各種手段來再現和表現身體。《山海經》中記錄的人和動物在身體上普遍具有奇觀性,這種奇觀通過將人們熟知的身體異化,構成人們對以往熟知對象的陌生化和距離感,產生奇觀性,進而產生對身體的審美過程。在傳統神話故事影視改編中,通過藝術形象的表現與再現,文字產生的人物視覺想象由模糊變為具體。在動畫電影《哪吒》中,太乙真人超出常人的肥胖身體形象,馱著虛空之門的長生云只有類似人類的臉部,卻沒有下半身身體,影片中的結界獸更是將三星堆文化的金面罩青銅人頭像、青銅鷹形鈴和青銅獸面具與人的身體結合,鼻涕獸將動物與人的身體結合,形成一種“怪”化的身體形象。《哪吒》中涉及的人物形象的身體比例脫離了以往觀眾對身體的視覺經驗,重新建構了觀眾對哪吒等人物形象的身體認知。這種身體奇觀使觀眾對以往的視覺經驗產生懷疑,觀眾主動參加到電影人物形象的再次認識中,接受視覺經驗重構。
二、剪輯與合成下的速度奇觀
視覺心理研究專家阿恩海姆說,運動是視覺最容易強烈注意到的現象。[3]運動是電影的一個重要構成元素,也是區別于攝影的根本所在。物體運動就會產生速度。在電影中的速度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鏡頭蒙太奇剪輯的速度,另一種是畫面內人體或者物體移動的速度。速度奇觀就是兩種速度的疊加。在現代電影合成技術的發展下,電影速度的表現手段更加多樣化。電影技術的進步使得畫面可以在一種高速度的節奏中加以實現,這就為觀眾在電影中看到那些日常生活中無法瞥見的速度奇觀提供了可能。[4]電影通過剪輯與合成所展現出來的速度在現實中難以被眼睛所捕捉,因此這種速度自然就有了奇觀性。鏡頭之間快速剪輯形成的剪輯速度與虛擬攝像機形成的運動鏡頭,強烈地刺激著觀眾的視覺感官。影院的立體環繞音響系統提供的電影音效刺激著觀眾的聽覺系統,通過視聽覺語言增強觀眾對電影中速度的視覺體驗和心理感知。動畫電影《哪吒》是一部中國風格十足的神話類動畫電影,借助神話背景塑造起來的哪吒、敖丙等主要人物天生便擁有上天入地、呼風喚雨的非凡能力,這使得動畫中的人們具有天然的速度優勢特征。在哪吒與敖丙大戰時,一系列短鏡頭的組合加快了影片的情緒節奏,表現出哪吒與敖丙之間復雜而又強烈的對抗情緒,這種快鏡頭蒙太奇剪輯使得影片的速度成為視覺上的一種奇觀。同時,現代的電影技術將電影中的速度表現得更淋漓盡致。太乙真人帶著哪吒遨游千里江山圖時,通過在3D合成軟件中對虛擬攝像機的運動方式的控制,觀眾的視覺緊跟著哪吒與太乙真人的運動軌跡,表現出了在現實中很難完成的攝像機運動以及場面調度,在虛擬攝像機中通過鏡頭角度的旋轉來創作這種速度感的表現。這種通過對虛擬攝像機的控制表現出了畫面動感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深深地吸引著觀眾的視覺注意力。
三、繪畫與虛擬下的場面奇觀
場面奇觀指的是各種環境和場景的獨特景象,這些景象絕非平常可見。自然奇觀是一類,第二類是經過高技術手段創造出來的種種虛擬景觀,第三類則是宏達的人文景觀,例如著名的歷史古跡或者世界大都市。[4]動畫電影《哪吒》是現代電影技術的一個產物,其作為一部完全由電腦合成技術完成的影片,在汲取傳統繪畫的基礎上,表現出更加精美和復雜的視覺形象。《哪吒》自身的現代電影制作技術特性,加之對神話題材中奇觀場景的表現,使《哪吒》成為一部奇觀電影。在影片剛開始,如夢如幻的天空就是第一個奇觀場景,云層翻動,虛無縹緲;隨后影片中的朝歌城出現在觀眾眼前,巨大的城池,正氣儼然的房屋建筑,恢宏大氣的宮殿,這是對建筑的一種場面奇觀展現。哪吒與太乙真人遨游千里江山圖時所見的天空之城、大海江河、高山古樹,這些場景在現實中很難看到。還有恐怖陰森的地下龍宮、敖丙利用水凍結而成的巨大冰塊、敖丙與哪吒一起抵抗天雷的場景。這些場面還原了觀眾在意識深層對于神話故事中的場景想象,直接、易讀的奇幻場面使觀眾短暫地忘記現實的時間和空間,讓自己置身在一種虛擬合成的奇觀場景所提供的假象中,滿足了觀眾對神話世界的想象和期望。
四、結語
藝術家們通過不同的表現手法,將現代電影制作技術與現代藝術思想相結合,電影在視聽語言上的奇觀化不斷豐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電影奇觀。電影奇觀以觀眾以往的視覺歷史經驗為基石,以可見的奇觀影像作為對觀眾欲望的滿足。電影奇觀在每階段都有不同的具體表現特征,既表現在影片的視覺風格中,又表現在大的時代背景下對電影奇觀的理解和創作。如今,國產動畫電影借助電影技術制造了豐富的奇觀,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理。但是,隨著技術的普及和智能化,以及大量同質類動畫電影的產生,國產動畫電影應當在現代電影技術的基礎上,充分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電影。
參考文獻:
[1] 周憲.藝術理論的文化邏輯[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136.
[2] 尤西林.美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3.
[3] 章柏青,張偉.電影觀眾學[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4:45.
[4] 周憲.藝術理論的文化邏輯[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208-209,105.
作者簡介:敬鑫(1993—),男,甘肅慶陽人,碩士研究生,從事影視產業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