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兒童的成長教育中,書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現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傳統的平面書籍對孩子的吸引力逐漸降低。通過結合時代發展、兒童成長等特點,出版社將傳統書籍與現代創新理念相結合,推出了立體童書,這就將平面書籍由二維平面轉向了三維空間。立體童書可以通過翻拉掀轉,使場景隨之變化。本文主要探究立體童書的形態設計。
關鍵詞:立體童書;形態設計;探究
中圖分類號:G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6-0219-01
在探究童書的形態設計前,筆者簡單介紹立體童書形態設計的內涵及童書的種類,這些不同的種類往往對立體童書中的形態設計具有指導性。當今時代,在宣揚童書個性化、充分滿足市場需求的情況下,做好立體童書的形態設計有利于優化兒童的閱讀體驗,實現基于兒童年齡特點的書籍的趣味性。
一、立體童書形態設計概述
(一)立體童書形態設計的內涵
童書的形態設計,本質上是童書在物質與內涵上的綜合。童書的形態包括童書的“造型”及童書的“神態”的組合構造。“造型”即童書最直接、客觀的反映,是童書的物質構造表現,它用美觀、方便、實用構成了童書的靜態之美?!吧駪B”是童書的生命及靈魂,是童書的理性構造,它用豐富有趣的信息、科學的構成和創造性,構成了童書的流動之美。[1]
(二)立體童書的種類
立體童書有助于啟發兒童的生活幻想、學習創造、知識記憶、觀感及直覺。最早的立體書是美國紐約的蘭登書屋在20世紀30年代推出的,利用了迪士尼卡通主角及故事為原型進行創作,在打開書籍時,某些生動的卡通形象會從童書中躍然升起。隨著我國立體童書的發展,童書中加入了可動的機關,一些剪裁、空洞的技巧也在開合的書籍中得到了應用。[2]目前,國內市場上流行的童書種類主要有設置翻拉機關的“互動書”、可彈出立體造型的“自動書”、利用視覺和聽覺等感官設計的“玩具書”。
二、立體童書中結構形式的多元化語言
立體童書的形式美不僅體現在平面形象的設計上,而且體現在立體、多層次、多角度、多元素等方面,使讀者在動態的閱讀過程中感受審美性與趣味性。
(一)翻拉型立體童書的結構形式
在國內童書設計中,翻拉型立體童書是最常見、最普遍的存在,通常應用在情節設計中,根據相應的情節設計出相應的圖像形式,在頁面以上及頁面以下分別顯示。隱藏在童書頁面以下的內容,兒童通過翻拉或者進一步紙張折疊、紙條抽拉,可在隱藏的頁面中找到進一步的閱讀內容。采用這種結構形式的圖書,可操作性強,改變了讀者單向的閱讀,增加了讀書的互動性,對兒童來說,達到了不同的空間意向。這一類型的童書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解密類的書籍。[3]例如樂樂趣出品的《解密飛機》,童書的主體就是飛機,若按照常規思路設計書籍形態,難免會使兒童感到枯燥、乏味、過于抽象。而通過翻拉型設計,兒童在閱讀的每一章節都可以通過拉動拉桿使飛機產生平面上的位移,使故事滑向另一個環節,更能夠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
(二)可彈出自動式童書結構設計
自動式的童書結構主要是可彈出童書,即當兒童打開立體童書時,栩栩如生的卡通、動漫人物甚至整個童話都會以立體的形式展現出來,生動形象,栩栩如生??蓮棾鲎詣邮酵瘯?,其原理是以建筑物或人物作為書折,以建筑物或其他人物中的兩條紙條為卷軸,分別粘貼在童書的兩側,當打開童書時,牽動軸條產生拉力,這時建筑物或人物就會被撐開,從而達到張合的形式展現。自動式的立體童書,還有一種“隧道書”,即通過書的折疊,形成景深的效果,好像隧道一樣。通過“隧道書”,可以實現平面插圖遠景、近景、中景的特寫,將景物、人物、建筑等放在一起,實現全景效果,具有強烈的空間感。對兒童來說,其具有極強的震撼力。例如樂樂趣出版的講述中國傳統故事的《大鬧天宮》立體書,通過自動式童話書籍,整個花果山、天宮的立體景象展現在兒童面前,兒童在領悟故事情節、打斗的精彩場景的同時,又能進一步感悟場景下的內部構造。[4]這種立體書既有書的內容形式,又兼具玩具的趣味功能,深受孩子和家長的喜愛。相對于普通紙質書,立體書更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調動孩子的探索欲望。
(三)多感官體驗式童書結構形式
多感官體驗式書籍主要是通過誘發兒童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及味覺,使兒童通過最直接的感知,產生認知。通常,立體童書設計師會在書籍上添加動物皮毛代表能夠摸到的動物,添加植物落葉、根莖等展示植物紋理;通過加入暗藏音樂盒及燈光,將兒童帶到書籍的氛圍中;通過設計暗藏開關,添加與童書中植物、材料相匹配的氣味,以此來喚醒兒童的五官體驗及感受。這樣的設計不單單具有玩具的有趣性,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的有效傳遞,提高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兒童智力開發的成本。
三、立體童書中圖文的空間表現
立體童書將童書由二維平面轉向了三維空間,本身具有極大的創新性,采用特殊的結構形式,充分展現童書設計空間的各個層次。
(一)“自由”文字符號的空間表現
相對于二維平面書籍,立體童書無論是在知識的講解上,還是在內容延伸擴展上,都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及創造力,更加強調的是一種體驗性。在編排中,可以根據兒童的記憶特點及感知情緒,合理穿插各類形象化的事物,更容易被認知。平面立體的融合式安排、多元的空間表現形式使得這種立體性獲得了廣泛的認可。以漢語拼音的學習為例,兒童在接觸的初始階段難免會感到抽象、難以接受。而通過自由的字母編排,可以使兒童增加理解進而產生深刻記憶。例如俄羅斯出版的兒童立體書《3D字母數》,詳細地介紹了俄羅斯的36個字母,在設計上,每一個字母都加入了3D技術,并根據字母設計了一系列的小故事來輔助記憶。[5]又比如在中國兒童立體讀物《有形狀的字母》中,通過字母造型書,“鏤空+立體+洞洞”,使兒童直觀感受字母的字形,通過字母、詞匯與插畫之間的關聯性,方便開展美術教育、英語啟蒙、聽說訓練等。
(二)“運動”插圖的視覺體驗
對兒童來說,特別是低年齡的兒童,直觀形象的插圖是枯燥的文字描述無法比擬的。特別是一些少兒圖書、科技類書籍、游戲書,利用生動有趣的插圖,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運動”的插圖能夠增加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在整個立體書籍的設計中,可以利用翻頁、抽拉、折疊等動作將插畫清晰、準確地表達出來。例如安徽少兒出版社在《歡樂中國年》的立體書設計中,通過設計局部的翻頁設計,在簡單有趣的故事描述后,使得“過年”這一歡樂、具有中國傳統意義的節日通過插畫展現出來,穿插過年放鞭炮這一代表性的活動,使得動態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在整本立體書中,分別設置了美食、年夜飯、拜年、壓歲錢等不同的過年場景描述,機關在抽拉前后有所變化,每一章節都有不同的插圖體驗。
四、結語
立體童書中的形態設計具有多樣性,是一個動態設計的過程。通過立體童書中多維度、多元素的表現形式,可以讓孩子在動態的閱讀過程中體會游戲般的樂趣,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感知形式上的雕塑美和影像感。
參考文獻:
[1] 付久強,張倩倩,孫遠波.圖式理論視閾下兒童編程立體書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0,41(02):36-43.
[2] 王熳圻.試析基于視覺元素的兒童立體書設計要點[J].藝術科技,2019,32(04):195.
[3] 閆融,梁靜,彭天姿,黃寶安,張超,王宏斌,黨浩,廖振利,劉琳琳.現代兒童立體書的發展及制作工藝簡述[J].今日印刷,2018(07):39-42.
[4] 丁西蓓.科普童書出版設計童趣化——以“妙趣科學立體書”系列叢書為例[J].出版廣角,2015(04):64-65.
[5] 謝瓊.論設計文化的發展規律——以立體書設計為例[J].藝術教育,2015(07):290-291.
作者簡介:徐榮欣(1982—),男,江蘇鹽城人,本科,中級編輯職稱,研究方向:創意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