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靈 孔令聲
【摘 要】特許經營的本質是一種合同關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特許經營是商品流通環節中最富有活力的銷售經營模式,也是連鎖經營最常采用的模式。在特許經營模式下,被特許方需要完全依照特許方的經營模式進行經營,兩者是獨立的法律主體,在特許經營中,經常會面臨各種法律糾紛,而律師正是用來調節糾紛的。
【關鍵詞】特許經營;法律問題;律師的作用
特許經營目前并沒有統一的定義,但是其本質上是一種合同關系。特許方和被特許方作為獨立的法律主體,被特許方要嚴格按照特許方的經營模式進行銷售,使用特許方的商標等。特許經營的核心在于授權,怎樣授權,授予怎樣的權利是解決雙方法律糾紛的入口,因此授權者和被授權者都要清除授權協議中的款項,在事前征詢律師的意見,就可以避免不必要法律糾紛的發生,也可以用較小的代價解決糾紛。
1.特許經營的法律特征
1.1特許方和被特許方當事人都是獨立的法律主體
特許經營不同于直銷經營。直銷經營采取的是總公司管理子公司的經營模式,兩者之間存在著參股以及控股關系,資產也不獨立。特許經營的雙方當事人都是獨立的法律主體,兩者公司之間一把不存在參股以及控股關系,資產獨立,特許方和被特許方都要用自己公司的資金來謀求自己公司的發展,各自承擔銷售經營的風險與責任,兩者之間唯一的聯系在于授權協議。
1.2特許經營是一種以特許權的授予為基礎的合同關系
特許經營在本質上是一種合同關系,按照授權協議,授予方允許被授予方使用自己的商標、商號,享受自己商業機密的使用權,同時要向被授予方做出一定的商業承諾,保證商標、商號知識產權的合法性,使被授予方能夠順利開展相關產品以及服務的經營,而被授予方則要完全按照授予方的經營模式進行銷售,還要向其支付一定的費用,因此,授權合同是一種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權利授予方式。
1.3特許經營以特定的經營體系或經營模式為特征
遵照特許經營的授權協議,被特許方要按照特許方的銷售模式進行經營,因此兩者對外保持者經營體系以及經營模式的統一,兩者使用相同的商標、商號,服務風格以及廣告宣傳等均保持一致,兩者具有相同的服務宗旨和經營理念,商品服務和管理制度也一致。因此,從第三方的角度來看,兩者之間到底是合資關系還是特許經營關系根本就難以辨別,這就導致特許經營關系經常會與合作關系以及代理關系等混合在一起,引起法律糾紛。
1.4受許人的特許業務受到特許人的支配和控制
按照特許經營的授權協議,被特許方向特許方支付一定的費用,享受特許方商標、商號、商業機密等的使用權,但是必須按照特許方的經營模式展開銷售。被特許方雖然是一個獨立的法律主體,但是它的經營范圍、營銷手段、店鋪選址以及營業時間等多個方面都要受到特許方的控制,特許方有權利對被特許方的經營效果以及業務進行監督以及檢查。
2.特許經營中的反壟斷問題
反壟斷問題的解決要參照我國的反壟斷法,根據其中的相關條款,特許經營中的以下限制條款都有違反反壟斷法的嫌疑。
2.1指定供貨條款。反壟斷法中明確提出了搭售行為的概念,在特許經營中,特許方一般會要求被特許方從自己這里購買所有的原料、設備等特定物品或者從特許方指定或者批準的供應商處購買,但是這類商品或者原料往往不具有專利因素。這就導致被特許方不能夠從第三方處購買價格相對優惠的原材料和商品,使其喪失了原材料貨源的自由選擇權。律師需要從這類供貨條款的制定宗旨進行判別,如果是出于維護產品以及服務質量和品質的考慮,為了維護特許方的信譽,則可以認為該供貨條款合法,如果不是,就屬于非法。
2.2價格控制條款。在特許經營中,特許方和被特許方統一定價有利于市場經營的開展。如果在特許經營中,授權方和被授予方采取不同標價,價格差距還很懸殊的時候,就會使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合理性產生懷疑,影響特許經營體系的穩定性,因此授權協議中往往會存在價格控制條款,這與反壟斷法中的固定價格十分相似。律師要結合授權協議中的其他相關款項對這類價格控制條款進行判斷,如果該條款是處于維護特許經營統一性而制定的,則認為其合法,如果不是,就屬于非法。
2.3競業禁止條款。特許經營協議會禁止被特許方在合同期限內或者合同期限結束的一段時間內進行與特許方相同或者類似的商業活動,也就是商業競爭,這對于保護特許權,保護特許方的商業機密是十分必要的。在合同期內禁止商業競爭是完全合法的,但是判斷合同期結束之后的商業競爭的合法性就要從保障特許人特許權和被特許人合法經營權的角度考慮,規定一個合理的期限。
2.4地域限制條款。特許經營中的地域限制條款對于維護特許經營體系的秩序性,防止體系內惡性競爭和嚴重混亂情況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域限制條款授予受許人區域獨占權,在一定區域之內,特許方不會授權其他受許人進行經營,這就有效防止了受許人之間的競爭,也有利于控制特許商品的價格,而受許人必要要在特許方規定的區域內進行經營,不能夠私自擴大經營規模或者遷往別地進行經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許人特許業務的發展。地域限制條款和反壟斷法中水平限制協議中的劃分市場行為十分相似,如果地域限制條款是出于維護特許經營的秩序性和穩定性有利,提高經營效率而制定的,則可以認為合法,如果不是,就屬于非法。
此外,特許經營授權協議中關于禁止擴大銷售范圍,禁止銷售或者展示非特許商品,限制受許方經營位置的選擇以及店鋪的裝修與設計等一些條款的合法性都需要判斷,律師要根據其是否出于維護特許權考慮,結合協議中其他相關內容進行判定。
3.特許經營中律師的獨特作用
3.1負責特許經營的法律策劃。在特許經營中,企業及時咨詢律師可以避免很多法律糾紛的發生,也能夠以最小的代價妥善處理糾紛。律師負責特許經營中的法律策劃工作,負責向特許方和受許方詳細解釋特許經營協議的相關款項,相關法律發揮以及國際慣例,分析各種特許方式的利弊以及特許經營中可能產生的法律責任,從而幫助特許方選擇最合適的特許方式,減少特許雙方發生法律糾紛的概率。
3.2負責資料分析與合同起草。律師要對特許雙方當事人的相關資料進行統計與分析,包括兩者目前的經營狀態、特許歷史等情況,同時參與特許雙方的談判,起草并審查修訂與特許經營有關的合同、章程等。
3.3協調、溝通特許經營各方。特許經營過程經常伴隨著法律糾紛,律師要扮演好調節者的角色,對雙方提供法律咨詢,進行相關的解釋說明,使雙方消除分歧,達成共識。
4.結語
特許經營是市場經濟中比較有活力的銷售經營模式,但是時常面臨著各種法律糾紛。授權協議允許被授予方使用授予方的商標、商號,獲得商業機密的使用權,授予方要向被授予方保證商標、商號的合法性,被授予方必須嚴格按照授予方的銷售模式進行經營,雙方對授權協議款項存在爭議便會出現法律糾紛。律師的作用在于調節糾紛,因此,雙方出現分歧時要及時向律師咨詢,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易方舟.特許經營中的法律問題與律師的作用.經貿世界,2004(9):41.
[2]石紅偉.特許經營中的法律問題.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