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龍
【摘 要】電影藝術作為與建筑、繪畫、雕塑、音樂、舞蹈、詩歌并稱的“第七藝術”在人類文明的傳承與延續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影視動畫作為電影藝術的分支之一也與文化傳承與延續密不可分。本文從影視動畫與文化傳承的關系、影視動畫中文化傳承的意義與作用、表現形式等方面綜合闡述影視動畫作品中關于文化傳承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影視動畫;文化傳承;關系;意義;方式
影視動畫作為“第七藝術”的分支之一,在文化傳承、傳道授業、寓教于樂等方面都具有這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傳播特點。對影視動畫中的文化傳承研究著重從影視動畫與文化傳承的關系、影視動畫中文化傳承的意義、傳承的方式等方面展開。
一、影視動畫與文化傳承的關系
任何藝術的表現形式與呈現內容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這就決定了無論作為那種藝術都與文明延續、文化傳承、情感表達等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結合影視動畫所表現出的各方面特性,影視動畫與文化傳承有如下集中關系特點:
1、影視動畫受眾群體決定文化傳承的必要性
影視動畫的受眾群體年齡段為低幼年齡段,該階段的受眾群體在生活經驗、閱歷、知識儲備、身心發育等方面均處于初級狀態。需要通過教育、生活、學習、娛樂等多種途徑來形成受眾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修養、正確的認知等。影視動畫色彩斑斕、音效人聲豐富、內容通俗易懂、趣味性強等特點恰好符合低幼受眾群體在學習、生活、娛樂等方面的要求。而影視動畫中的各種劇情和內容也潛移默化的對受眾各方面產生巨大影響。
以《喜洋洋與灰太狼》為例,由于影視作品中存在火燒羊群的劇情與畫面,使得在現實生活中的低幼受眾模仿劇中情節發生火燒同伴的慘劇。同樣情況的發生也使得社會方方面面支持影視動畫作品刪減暴力情節的呼聲越來越高。
影視動畫作品對低幼年齡段的受眾群體進行文化傳承能夠輔助低幼年齡段受眾在觀影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受到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引導。對形成完善的人格、良好的修養具有積極主動的作用。
2、影視動畫對文化傳承的促進性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各種外來文化的影響,當前我國獨有的傳統文化缺失與非物質文化斷代較為嚴重。國家也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法規來積極推動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保護。但僅靠政策與法規的保護遠遠不夠,對低幼受眾群體進行相關的教育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文化斷代與非物質文化延續的問題。影視動畫傳播特點以及受眾群體的指向性剛好切合了文化傳承的特點與方式。
眾所周知,日本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延續在世界范圍內走在最前列。其民俗、建筑、服飾、宗教信仰等方面依然延續了“唐朝遺風”與“神道文化”。影視動畫作品對日本文化的傳承具有極強的推動作用。如潛移默化在影視動畫中的各種和服造型、傳統日本節日、建筑風格等,使得低幼受眾群體在觀影過程中無形的完成了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3、文化傳承對影視動畫的推動性
文化傳承遍布與人文社科藝術的各個門類之中,并借由各種藝術表現形式將文化傳承變的真實自然。目前我國對影視動畫的扶持與鼓勵不單單體現在政策上,經濟上也對影視動畫行業有較大了支持力度。通過影視動畫傳播途徑進行文化傳承能夠對動畫行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文化傳承對于影視動畫來說不但是責任也是義務。同時借助對文化傳承項目的創作研發也能更好的獲得政策與資金等方面支持,對整個動畫產業的良性發展具有很強的推動性。
二、影視動畫中文化傳承的方式
結合文化傳承的目的與動機,在影視動畫中進行文化傳承有兩種主要方式:
1、主題表達式
影視動畫創作中前期定位階段會確定作品的主題以及美術風格、故事梗概、音效人聲等涉及影視動畫作品本身的主要內容。主題表達方式表現為影視動畫在前期設定階段圍繞文化傳承的主題及內涵來確定各環節內容以及創作方向。同時確定美術風格、故事劇本等具體涉及影視動畫視聽風格的各環節規范。
以影視動畫《大鬧天宮》為例,在本片中圍繞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大鬧天宮章節展開,在劇本規范以及主題表達上切合傳統文化傳承的內涵。本片在美術風格上借鑒了中國傳統的壁畫、戲曲造型、重彩水墨等元素,這些元素在文化內涵上具有強烈的中華文化特點。同時本片采用傳統戲劇聲效創作方式,結合片中劇情在配音環節融入了鑼、鼓、弦、笙等極具中國戲劇文化符號的樂器。在角色對白上也采用了京劇式念腔。使得整部作品凸顯出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對于低幼年齡受眾來說通過觀看該作品集中的產生了對京劇、戲曲、傳統水墨、壁畫等傳統文化的認知與了解,完成了文化傳承的重要作用。
主題表達方式還體現在為科研學術課題所創作的主題影視動畫作品中,主要表現為圍繞非物質文化遺傳、民俗文化傳承、傳統文化的當代性等課題進行創作的影視動畫作品。此類作品在文化傳承上具有較高的學術性和針對性。主要圍繞某項文化傳承主題進行表達。
2、潛移默化式
潛移默化式表達方式表現為在影視動畫中不直接表現文化傳承的手法,在作品中通過道具、場景、節日、環境氛圍、音效等視聽因素來表現文化傳承與作品人文內涵。潛移默化式表現以日本動畫作品最為常見,也形成了世界范圍內日本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在影片《千與千尋》中,劇情以女主角在“湯池”中的冒險過程為主線展開敘述,其中“湯池”文化即為日本傳統民俗生活方式的表現形式之一,同時在該片中角色所穿著的服飾也帶有濃重的日本服飾特點(和服)。隨著本片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傳播和一直好評,日本傳統文化也隨之傳承發揚到世界各地并經久不衰。類似的例子在現代TV劇《蠟筆小新》中也有日本傳統文化傳承的影子,片中出現的各種日本傳統節日——女兒節、男孩節、新年、櫻花節等均以當代文化視角為基礎潛移默化的闡述傳統節日中日本傳統文化、民俗風情的現狀以及表現。
潛移默化式能夠寓教于樂,擺脫枯燥的說教式和主題式動畫作品束縛,將文化傳承以輕松的視角和詼諧的劇情進行傳播,起到了良好的文化傳承作用。在當下動畫作品中被廣泛使用。
三、影視動畫中文化傳承的意義及作用
影視動畫中涵蓋的文化內涵對文明延續、傳統文化繼承與發揚、非物質文化的傳承等具有極強的推動作用。借助影視動畫中的文化傳承,傳統的說教、課堂、書本等傳統文化教育方式得以改變。使得知識與文化的傳播不再枯燥無味。更具趣味性和觀賞性。同時,受眾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在觀影過程中無形得到了提升。促進了受眾形成良好的個人修養與道德情操并具備更好的視聽審美能力。
影視動畫中的文化傳承使得文化傳播過程中文字與語言的障礙被減輕,具有地域、民族、宗教特點的區域文化或國家文化得以在世界范圍內更便捷高效的傳播。
同樣,文化傳承的反作用力也促進了動畫產業的發展。為影視動畫創作提供了更廣泛的創作空間,提供了更多的創作靈感和素材資料。
綜上所述,影視動畫與文化傳承密不可分,一方面文化傳承需要影視動畫這一傳承手段。另一方面影視動畫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文化傳承的內涵。只有充分了解文化傳承與影視動畫的關系、掌握影視動畫中文化傳承的方法與手段才能更好的促進影視動畫產業的發展、提高影視動畫的審美與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