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摘 要】隱喻被認為是語言演化中語義可以進行拓展的核心途徑,本文以五月天的歌詞為文本,以青春、愛和生活這三個青年人普遍關心的話題為基本框架,從隱喻學角度對相應的歌詞加以分析,并以此略窺年輕人的心理。
【關鍵詞】隱喻;五月天;歌詞;主題
一、引言
五月天,作為華語樂壇最為重要的樂團之一,在青年人中擁有廣泛受眾,這并非偶然。他們的音樂不僅有令人難忘的旋律,而且其歌詞致力于關注青年人生活中普遍關心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如青春、愛、生活、社會、未來、自我認知等,并在其中加入詞人對于主題的思考,不僅唱出了詞人的心聲,更表達了青年人心中的情懷,因此易于在青年任心中產生共鳴。通過歌詞的創作表達和傳遞思想,是五月天之所以受歡迎的一個重要方面。五月天至今發行了八張作品,一百多首歌曲的歌詞中隨處可見表現詞人認知的隱喻,形式多樣,種類繁多,表現力豐富,為歌詞的整體表現增色不少。根據萊考夫和約翰遜的現代隱喻學觀點,隱喻是人類對于外在主體的深層次認知的表象,研究五月天歌詞中豐富的隱喻有助于我們了解青年的認知,從而窺探他們的真實內心。本文選取了五月天歌詞中的最常出現的三個主題,試圖從此入手結合隱喻類型來進行淺顯的分析。
二、以“青春”為主題
關注青春不同時期中的那些關鍵詞與這些本體對應的喻體,如迷茫,激烈,美好,受傷,青澀等,可以看出青年人在這個特殊階段的心理發展歷程。
(一)空間隱喻
五月天的歌詞中有大量運用空間隱喻來突顯距離感,從而來表現疏離和恐懼的例子。對于此類隱喻,不能夠簡單用萊考夫和約翰遜的概念隱喻理論說出確定的本體和喻體,而適宜用福克納和特納的概念整合理論來整合空間和其他范疇,如時間,最終達成隱喻效果。
1.不知不覺改變 遠離每個昨天 (《生活》)
用距離遠近來表現親疏感。成長總要有所舍棄,從而使我們和以前的自己越來越不像,越來越疏遠。此處是為了體現在青春期,對于一些過去的品質想要保留時的掙扎。
2.青春是手牽手坐上了永不回頭的火車 (《笑忘歌》)
火車是帶我們離開一個地方的工具,是和過去產生距離的工具。此處決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青春是火車,是用火車行駛時產生的距離來隱喻青春逝去而離我們遠去。火車總讓我們想到離別和傷感,表現了對于青春的懷念和不舍。
(二)通感隱喻
對于身體機能正值最佳狀態的年青人來說,感覺非常敏感,最讓人感到真切,所以在感知世界時感覺如味覺、嗅覺等就非常容易被用來認知所不熟悉的領域。在五月天的詞中,這些感覺簡單地被用來隱喻人類大腦中所體現出的抽象的情感。
1.為什么這個世界 總讓人嘗傷悲 (《瘋狂世界》)
青春期面對很多事情都無法很好的處理,以至于感到很傷心很挫敗,此處把傷悲當做食物,可以吃出味道來,體現了這種傷悲的真切。
2.青春的滋味嘗的不夠 沒有瘋狂 怎么能算活過 (《能不能不要說》)
把青春隱喻為好吃的東西,通過人類最熟悉最真切的感受來描述青春的美好,和對青春的向往。
(三)容器隱喻
容器隱喻通常通過將一件物體隱喻成一件容器,來裝滿或騰空來表現擁有或失去。在青春這一主題下,歌詞通常表現青年人對于一些事物的患得患失,對一些事物急于擺脫。在五月天的詞中經常將容器盛放物品和擁有一件物品這兩個概念整合在一起,形成令人難忘的隱喻。
1.青春是挽不回的水 轉眼消失在指尖 用力地浪費 再用力地后悔 (《瘋狂世界》)
水是容器隱喻非常常見的喻體,因為它可以有很多的造型,卻不好保存,一旦流走就不可回來。此處用來形容易逝的青春最為合適。
2.有一個寶箱上面刻著青春 打開了 里面空空 (《能不能不要說》)
處于青春期的青年人經歷不多,擁有的東西不能滿足自己的精神世界,經常會空虛,這里用空箱子形象地說明了自己的空虛,渴望被充實。
(四)功能屬性隱喻
青春擁有很多特質,可以通過一些實體物品的功能屬性表現出來。所挑選的歌詞中通常簡單地利用擁有一些特定功能屬性的喻體來隱喻青春和處于青春中的自己。
1.我是孤傲的薔薇 (《擁抱》)
薔薇作為一個意象,通常有美麗、驕傲、孤獨、危險的特點,非常生動地描述了一個有些叛逆的青年的形象。
2.誰是草莓族 你才是榴蓮族 一身傷人頑固 傷害我 還要我不哭 (《米老鼠》)
草莓表面柔軟,容易受到傷害,而榴蓮表面堅硬有刺,容易傷害別人,此處通過一個隱喻群形象地表現了青年人在脆弱的青春期面對外界傷害與不理解時的脆弱和孤獨。
三、以“愛”為主題
愛是流行音樂中非常常見的主題之一,這源于青年人在這一特殊時期對感情的好奇與渴望。而對于愛的探索不僅限于男女之間的愛情,也包括了友情和親情。以下將從幾個隱喻類型入手分析五月天音樂中出現的豐富的愛的隱喻,從而反應青年人面對愛的態度和所產生的問題。
(一)通感隱喻
愛是感情,抽象而難懂,而通過把這種內心的感情同一些肉體可以感知的真實感覺相結合,可以使人將抽象的感受具體化,就像感情如同味覺一樣也有酸甜苦辣。
1.然后發現 你的改變 孤單的今后 如果冷該怎么度過 (《溫柔》)
與熱戀相反的就是由愛人離開所帶來的寒冷,這里用對于冷的不能忍受體現出愛人離開帶給詞人的傷害和孤獨。
2.你的愛就像彩虹 雨后的天空 絢爛卻教人迷惑 藍綠黃紅
你的愛就像彩虹 我張開了手 卻只能抱住風 (《彩虹》)
這是一組擴展式隱喻,第一句將愛的感覺隱喻為視覺,第二句隱喻為觸覺。都表達了愛情的難以捉摸不可觸及和瞬息萬變。
(二)容器隱喻
人們通常認為愛是心的感受,因而通常用心中充滿愛或充滿愛人來表現愛的熱烈真摯。五月天的歌詞中也經常以心或身體作為容器充滿東西來表現愛的充溢或缺失。
1.為什么我能飛天 也能夠遁地 為什么我卻沒辦法 長驅直入你的心 (《超人》)
這里將愛人的心與容器這兩個意象相整合,用進入愛人的心來隱喻得到對方的愛。
(三)空間隱喻
在五月天的歌詞中也出現過幾處用空間上的里外,上下,大小來隱喻愛情中一些現象。
1.你說 愛情很窄 世界很大 而我們應該長大 (《而我知道》)
用窄和大這樣的空間上的形容詞表現出在愛人心目中愛情和世界的比重,在愛人心中愛情不再重要。
(四)功能屬性隱喻
愛的世界中的一些狀態和特質和一些實體物品的功能屬性相類似,用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隱喻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愛中一些抽象的概念。
1.愛你那么用力 卻好像一場鬧劇 嘿我要走了 昨天的對白已不再重要
我已見過最美的一幕 只是在此刻 都要結束 都要結束 (《嘿我要走了》)
這是一處擴展式隱喻,詞人先將愛情比作鬧劇,不僅借鬧劇情節滑稽可笑,表演夸張和荒誕等特點來詮釋雙方愛情,而且接下來引出了“對白”、“幕”、“結束”這些戲劇中的詞匯來描述愛情中對應的狀態。
2.多少年了 旋轉又旋轉 時間一眨眼過去 才發現了 媽媽一直是我無聲洗衣機 (《洗衣機》)
洗衣機的功能是清洗衣物,此處將媽媽隱喻為洗衣機,表現媽媽無私地照顧家庭、默默操勞。
(五)混雜隱喻
混雜隱喻具有隱喻概念前后不一致,缺乏隱喻連貫性的特點,正因如此產生了喜劇效果,在表現愛的主題時,正好反映出愛的不循章法和不可思議。
1.你給我一個秘密 讓我觸摸到星星(《相信》)
這里先將愛隱喻為秘密,后來說愛的力量讓自己觸摸到了星星,可是秘密本身不能讓人觸摸到星星,兩處隱喻之間并沒有關系,放在一起甚至有些荒誕,但是卻生動地形容出來了愛情的美好和難以置信。
四、以“生活”為主題
青年人沒有什么生活經驗,在生活中總有一些力不從心,而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也讓人時常感到更加空虛迷茫。五月天的音樂一直在關注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一些隱喻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生活中一些本來混雜不清的難題,并慢慢發現生活的真諦。
(一)空間隱喻
清楚方位,知道順序,可以讓生活有條理。五月天的歌詞將空間中的前后、遠近、上下帶入到生活的范疇中,可以使我們更加清楚自己的位置和目標,擁有什么和需要什么。
1.生活太近 夢想太遠 午餐是吃飯還是吃面 (《生活》)
用距離遠近來表現親疏感。生活總是和我們最為密切,有時還纏得我們忘記一切,而夢想需要爭取,所以總是和我們最為疏離。
2.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
這是一首歌曲的名稱,這里用空間上的上下非常形象地諷刺了自己生活的狀態。人們有一種舊隱喻觀念,上為好,下為差,而生存是一種形式,只有生死,而生活是一種態度,有好壞的區別,而自己的狀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二)道路隱喻
生活是一個過程,如同走路。道路的意象經常被用來隱喻生活、愛、未來這樣抽象的概念,五月天的歌詞中有很多這樣的隱喻,從而反映生活中的各種經歷。
1.生命不是過程 而是美麗旅程 風景有 亮和暗 也有愛和恨
第一站叫天真 第二站叫青春 下一站 的名字 等你去確認 (《第二人生》)
這里專門強調生命不是過程,還是旅程,就是要突出一種感情色彩。“旅程”、“風景”、“站”三個喻體形成一串擴展式隱喻,分別來表現生活的形式、美好和階段。
2.你給我的世界只有一條路 愛拼才會贏 我不是聽無(不聽) 前途 我攏(怎么)看不著 (《黑白講》)
此處用路來隱喻將來的生活,表現了詞人對于未來生活的迷茫,對于別人設計好的人生的叛逆。
(三)功能屬性隱喻
生活有很多的特質可以用更為具體的事物的功能和屬性來表現出來。
1.有場戰爭 就在眼前 斗志斗不過溫暖棉被
水龍頭里 流出眼淚 又是殘酷的美好一天 (《生活》)
“戰爭”、“眼淚”、“殘酷”這些詞語搭配起來隱喻生活這一主題,表現了詞人對于生活現狀的不滿足。
2.活得像是一句標語 押韻 而 服從 (《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
標語通常強調的是要求人們的服從和整齊劃一,但是時間長了會讓服從的人失掉生氣和個性。生活也經常要求我們做事有規矩,時間長了會使人呆板無趣。這里表現了詞人對于被設計好的生活的反感。
五、結語
通過對以上歌詞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青年人成長中面臨的一些挑戰,如涉世未深時對于世界有反抗和叛逆,對于平淡生活的厭煩,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對熱烈的愛的向往,等等。五月天的歌詞涉及的隱喻不乏消極憤世,但是這些看似消極的隱喻恰恰說明了詞人對于青春、愛和生活不滿足、不麻木、有所追求的積極態度,而且正是這些青春中的負面情緒可以引起青年人的共鳴,而最后,五月天又會將這些情緒引導到積極向上的方面去。
認知是復雜的概念,隱喻可以提現一個人對于事物本質理解的深淺,只有了解了事物的本質,才能做出貼切的隱喻,也才能剖析出一個隱喻的所隱含的本質。
【參考文獻】
[1]姜鑫磊.后青春期的吟唱—“五月天”的歌詞創作論[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 2012(8):351-353.
[2]孫毅.漢語“心”義族衍生的隱喻路徑求索[J].新疆大學學報,2011(39): 142-146.
[3]薛艷.漢語歌詞語篇中連貫的隱喻視角[D].華中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