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愛英
摘 要: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視,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新的要求。本文將結合《應用文寫作》“校園活動策劃書”項目的教學設計及實踐教學,淺談職業教育改革背景下基礎課推進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的具體做法及思考。
關鍵詞:職業教育改革;“三教”改革;應用文寫作;校園活動策劃書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6-0214-02
基金項目:2018年度廣東省普通高校科研(青年創新人才類)項目“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指引下體育高職院校大學生文化素質培養研究” 階段性研究成果(2018GWQNCX115)
一、職業教育改革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關于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政策和措施接連出臺,職業教育正面臨著重要的發展機遇。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確立了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基本方略,明確了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重大制度設計和政策措施。
二、“三教”改革要求
2016年6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明確提出了“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推進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成為當前職業院校提高辦學質量和人才質量的重要切入點[1]。
2009年11月9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技術教育分會、黎明職業大學主辦的“新時代 新業態 新高職——高職院校深化‘三教’改革高峰論壇”上,黎明職業大學黨委書記王松柏指出,作為高職院校,必須針對類型教育的特點,把握改革機遇,強化問題導向,認真落實“三教”改革。“教師”為育人之本,不斷提升教師自身職業素質;“教材”為育人綱要,強化教學資源庫建設,提高課程教材整體質量;“教法”為育人手段,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創新教學模式,推進教學改革創新發展[2]。
三、項目教學設計及實踐
(一)教學分析
1.教學背景
策劃書為行動提供指南與綱領,為人們提供了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而且策劃還可以改善一個人的管理,增強競爭能力。當今,策劃已經成為大學生參與競爭的必備素質。校園是大學生活動主要場所,撰寫活動策劃書可以鍛煉其活動組織能力,激發創新精神,提高綜合素質,同時也可以為學院注入新的活力。校園活動策劃書的學習,為后續專業課程學習打下了基礎。
2.內容分析
《應用文寫作》是高職院校大學的公共必修課程,“校園活動策劃”知識點屬于“校園學習活動文書”教學單元的子項目,共2學時。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活動策劃書結構的搭建、要素的配置、文案的寫作及創意的表達與呈現。
3.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為高職大一學生,已經會用思維導圖展示文體思路結構,并具有一定的校園活動策劃實踐經驗。學生的特征為:樂于創意,樂于合作,樂于實踐;整體邏輯思維、文字表達、創意呈現能力不足。
4.教學目標
本教學模塊的知識目標為掌握活動策劃書結構的搭建、要素的配置及文案的寫作;能力目標為提高活動策劃書創意的表達與呈現能力;素養目標為培養活動策劃寫作思維能力,增強團隊協作意識,提升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
5.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為:一是活動策劃書結構搭建、要素配置;二是活動策劃書文案寫作。教學難點為活動策劃書創意的表達與呈現。
(二)教學策略
1.教學方法
借助超星學習通平臺,進行任務驅動式教學,創設布置“策劃書大賽參賽任務”。學生帶著任務,利用線上資源在課前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小組研討、繪制思維導圖;課中,以優秀活動策劃案例導入,布置策劃任務,小組合作多人在線編輯,參與結構拼裝游戲,并分步完成文案寫作。學中練,練中學,老師僅負責過程檢查及指導,落實項目化教學方式。
2.教學手段
教師借助課程視頻、圖片、思維導圖、石墨文檔多人在線編輯、課程微信群、超星學習通課程平臺等多種教學手段,由淺入深、梯度推進,有助于解決教學中出現的重點和難點,激發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三)教學實施
1.課前準備
教師通過學習通發布校園活動策劃書范例、知識,推送課前任務,學生進行課前準備。內容包括:一是活動策劃書優秀范例:使同學們大量閱讀策劃書,增加整體感知及創意沖擊;二是基礎知識預習及測試:結構要素、寫作注意事項等必備知識點;三是小組合作繪制導圖:小組研討,選擇活動項目,確定創意,繪制思維導圖。課前的這種“預習—考核—合作”引導學生探究教學重點,策劃書的結構搭建;教學難點,策劃書創意的表達與呈現。
2.課中教學
一動:首創意,案例啟動。利用綜藝節目《國家寶藏》精彩片段及社會贊譽,設置“優秀活動策劃必備特點”的討論。節目的守正出新、工匠精神能點燃學生的創意,激發學生的寫作動力。
二動:善發現,任務驅動。結合討論,點評課前任務,特別是思維導圖的完成情況;精講活動策劃書的知識點;請各小組互相評價并修改本組思維導圖,進一步夯實活動策劃書的結構框架,強化整體思維能力。鞏固了重點1:結構搭建、要素配置。
三動:比拼裝,游戲帶動。借助石墨文檔和班級微信群,開展小組“結構拼裝比賽”,寓教于樂,講解活動策劃書結構搭建的原則性及靈活性,突破重點。
四動:接任務,思維聯動。通過學習通平臺查看各組思維導圖的修改情況,敲定各組策劃書的結構及要素配置,下達小組任務清單,便于各組明確行動步驟,順利協作。
五動:成文案,細雕琢,分步推動。借助石墨文檔多人在線編輯,指導各小組:將手繪版思維導圖,轉化為電子文檔,錄入結構要素;提煉每部分的關鍵詞;參考范例仿寫主要文段,形成文案初稿;精修文案標題、主題等要素;精心設計封面、LOGO等文化符號。小組學生分步寫作,化繁為簡,貼合寫作原理,有效化解重點2;精雕細琢,不斷提升文案水平及創意呈現,突破教學難點。
六動:齊分享,全體行動。小組代表上臺,匯報策劃書創意、特色、亮點;師生完成評價,與課前思維導圖、拼裝游戲得分結合起來,形成小組最終得分;教師總體評價,頒獎。本環節鍛煉了小組合作能力、表達展示能力,強化了教學重點;增強了同學們的成就感、榮譽感。
教師充分利用了傳統教學與信息化資源,授課內容的難度由淺至深,教學環節逐步推進,以“六動”,實現教學目標,完成了教學重點、難點突破。
3.課后拓展
學生填寫問卷,反饋教學效果,在慕課和策劃網站上繼續學習,完善策劃書,提交最終稿;老師將最終稿發布到學習平臺資料庫及微信公眾號,既分享智慧成果,又保護學生知識產權。
四、項目教學效果與反思
(一)教學效果
1.完成預期目標,解決重點難點
知識目標方面:學生掌握了活動策劃書結構的搭建、要素的配置及文案的寫作方法;能力目標方面:學生具備了活動策劃書創意的表達與呈現能力;素質目標方面:鞏固了活動策劃寫作思維能力,增強了團隊協作意識,提升了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
2.提高教學效率,強化教學效果
傳統教學法該小節教學需要4學時,利用信息化教學,充分利用課前、課后時間,課上各任務環環相扣、互相推動,課堂教學縮減至2學時,同時該專業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課堂滿意度較之前有很大提高,教學效果進步明顯。
3.考評多元化,保證客觀公平
項目教學打破傳統評分模式,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進行“課前-課中-課后”考核,實現了過程評分。課前平臺自學、測試、課后問卷共占30%;手繪思維導圖、拼裝比賽的小組互評,占30%;小組作品展示,教師與學生評分相結合,占40%,共同形成總評成績。
(二)診改反思
第一,“先文體知識后分析范文”是一貫做法,并不適合職業院校學生,違反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應改變教學順序,選取貼合學生實際或專業需求的范文,加大課前范文閱讀分析量,豐富課前檢測方式,然后再進行文體知識的學習。
第二,本次課的能力目標是提升同學們活動策劃的創意表達與呈現能力。該能力目標很難得到直觀、客觀的檢驗。首先,要對能力目標進行細化、分解,融入到課前、中、后各環節的各任務中,使之得到充分學習、轉化。其次,要設置不同能力層次的任務,客觀反映能力目標的達成情況。
第三,應用文寫作根本在于“實用”,學以致用。因為課程課時有限,實踐機會不足,要主動利用課程平臺創造實踐機會。比如,舉辦策劃比賽,給予實踐經費支持或以學院真實的活動策劃為寫作任務,爭取實踐檢驗機會。
五、職業院校基礎課教學的努力方向
“校園活動策劃書”只是《應用文寫作》課程的一個項目。在教學實踐中,一線教師越來越意識到職業院校基礎課教學要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緊密結合,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總體要求,制(修)訂基礎課課程標準,明確課程目標,優化課程內容,規范教學過程。
基礎課教學中要強化課程思政,積極落實“三全育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技術技能培養的有機統一。基礎課教學要深化教師、教材、教法改革,建設符合項目化、模塊化教學需要的教學創新團隊,不斷優化教師能力結構;選用符合職業發展的基礎課教材,引入精品學習案例;普及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模塊化教學等教學方式,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同時要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融合,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新要求,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基礎課要改進學習過程管理與評價,健全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學生學習過程監測、評價與反饋機制。
參考文獻:
[1]王成榮,龍洋.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7):26-29.
[2]中國高校之窗.全國高職院校深化“三教”改革高峰論壇在黎明職業大學召開[EB/OL].[2019-11-12]http://www.gx211.com/ news/20191112/n15735405654910.html.
(責任編輯:林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