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昊
摘 要:測繪工作在不斷發展的技術條件下相較以往也增加了較多的新內容,為達到測繪工作的強化目的,先進技術的融入已經成為了測繪技術更新與充分發揮其應用優勢的重要前提,其中尤以GPS-RTK技術最為典型。本文簡述了GPS-RTK技術,并將就其在公路測量過程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夠為同行業工作者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GPS-RTK;公路工程測量;應用
中圖分類號:TU198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該技術在公路測量過程中具有極佳的應用表現,保證該技術的應用科學性與合理性,不僅能夠確保數據的精準性與可靠性,其也是有效促進該類型工程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基礎。
1 GPS-RTK概述
該技術具有實時動態數據分析的應用特性,是一種較為常用的GPS測量方法。其應用基于兩個測量站的載波相位觀測量,并能夠以基準站為基礎將具體的相位數據發送至接收機處,隨后即可對解算坐標進行求差計算。若選擇應用傳統測量方式僅僅能夠獲得厘米級的數據精度,但選擇應用GPS-RTK技術卻能突破傳統束縛,最大限度的提高定位準確性。該技術的應用原理較為簡單,只需要提前在相應位置安裝基站,在衛星的輔助下能夠將所獲得的實時信息全部傳遞給用戶[1];用戶則需要在信息接收完畢后運用接收機對信號進行解算,繼而獲得相應的基線向量數據。該過程所消耗的時間僅僅只有數十秒,且相較傳統技術數據精度卻有了極大的提升。再加上這一工作無需過多人員輔助,在幾臺設備的幫助下即可實現對接收到的數據內容的詳細測算,充分發揮了該技術的應用優勢與價值。而從對這一技術進行深入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載波相位動態實時差分方法的應用,真正實現了傳統GPS技術的拓展與流程完善,最大限度的突顯出了其極佳的應用優勢。
2 公路工程測量過程中GPS-RTK技術的應用
2.1 公路控制測量環節
導線是最為常見的傳統測量工作所應用的控制網布設手段,布設過程與實際使用環節極容易受到外界因素所影響,無法保證數據獲得的精準度與應用效果。將該類技術實際應用在公路工程測量過程中,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數據精度,并能夠最大限度的將削減影響因素所帶來的不利影響,讓整個網點控制工作的流程推進的更為靈活[2]。而現場放樣所應用的放樣儀器多數為全站儀,在對點位之間的具體通視情況進行審視時需要重點考慮可能影響到最終點位效果的因素,以達到施工放樣準確性與便捷性的強化目的,為實現縮減測量所消耗的一系列資源的目標提供基礎條件。GPS控制網布設完畢后,應選擇應用外業觀測方法實現測量內容的精準定位,以保證后續測量過程的有序推進。部分重要性較為突出的工程類型,則應選擇現場觀測方式以提高數據獲取的準確性與完整性,嚴格把控每一個控制點所發出或接收到的信號。若在這一環節發現了有異常信息的出現,或是存在基線不合理的情況,則應對整個測試結果進行二次測驗,以奠定后續測量過程可持續推進的重要基礎。
2.2 地形圖測繪環節
GPS技術最為突出的應用優勢就是定位的精準性與較高的測量效率,相較傳統測量技術突顯出了極佳的測量優勢。技術水平在有了長久發展進步的基礎上,該類技術的應用領域也完成了持續拓展任務,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GPS-RTK技術在大比例帶狀地形圖的精準測量方面突顯出的諸多的應用優勢,且在這一過程中并不需要耗費過多時間即可實現地形圖測繪任務。在該技術的應用半徑以內(10至20千米),控制點的數量并不需要過多,且即使是對于一些較小的控制點數據也能夠保證數據收集的全面性與及時性。相應測量工作的持續性展開過程中,手簿是實現一系列工作期望的重要把控因素,在這一基礎上只需要輔助相應成圖軟件即可有效推進公路工程的測量工作,尤其是對于滿足其外業一體化展開要求更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無論是圖像呈現還是信息采集,兩種類型的工作均能夠充分發揮其應用優勢,最大限度的將成圖誤差出現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為提升最終圖像的數據規范性與數據精準性奠定了基礎。在提升整體效率的同時,也將消耗的資源數量進一步縮減;第二是其針對公路各個橫縱斷面的測量。公路中線轉點標注完畢后,即可選擇應用合適軟件生成橫縱斷面圖像,從根本上提升所獲得數據應用的實際價值。該過程的出現改變了原本繁復的現場深入測量展開環節,繼而幫助進一步降低了測量工作的展開強度,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成本支出;第三則是選擇應用該類技術能力對公路工程的中線進行進一步的明確,而傳統的技術應用環節,設計之初就應由相應工作人員到達現場聯系實際條件完成設計任務。需要注意的是,圖紙中包含的內容較多,起點、終點以及轉點,均需要保證數據在地形圖中的標注準確性。而若是選擇應用現先進的GPS-RTK技術,將能夠在軟件的幫助下實現中點坐標的引入任務,將其歸入到手簿后即可保證生成數據的準確性,以實現中線點放樣到實處的數據獲取目標。該種技術在此過程中重要體現的應用優勢就是保障每一個放樣點的精準度,且由于放樣手段的獨立性使得該種方式的應用,并不會影響到最終所獲得數據的精準度。
2.3 施工測量環節
若選擇在施工放樣過程中應用GPS-RTK技術,其在保證放樣精度的基礎上,也能夠將放樣精度進一步提升,以確保將獲取到的數據融入實際測量環節后能夠滿足工程施工的具體要求。但需要明確的是,若選擇的公路本身并沒有標準與嚴要求的數據測量規定,則針對這一類型的公路可以選擇應用GPS-RTK技術做現場放樣處理,從實際情況來看不僅從根本上將放樣效率與穩定性有效提升,也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了數據誤差,降低了由于數據誤差影響施工效果的不良現象的發生風險,幫助相關施工人員根據對公路等級或數據的具體精度要求針對性的展開點位放樣流程。尤其是在具體測量工作的展開環節,更需要選擇應用合適的GPS系統與其他硬件設備作為支撐一系列應用流程的重要基礎,且能夠充分突顯各類輔助軟件的應用優勢,奠定便捷與精準的定位測量基礎。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技術應用效果較為突出,點位誤差也無法被避免。但由于該類技術的多類型應用優勢,使得其所獲取到的點位數據能夠被長期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將不會對所產生的工程測量精度要求造成一定影響,為滿足基本的施工測量規范與數據獲取精度標準奠定堅實的基礎。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衛星定位等高精尖的技術發展與進步,使得其應用范圍相較以往也有了明顯拓寬。作為GPS技術中的常用技術類別,從實際情況來看將該類技術融入公路工程測量環節突顯出了極佳的應用效果,因此,在后續的技術發展與公路工程測量環節,不僅明確現有技術的應用優勢,也需要尋求能夠與該類技術的應用環節相匹配的一系列軟件,通過持續優化技術應用流程,能夠使該技術獲得更為優異的技術應用條件,從而實現技術應用頻率提升與多領域聯合應用的目標。技術本身也能夠在此種狀態下獲得持續更新,繼而凸顯出GPS-RTK技術的實際應用價值,為公路工程測量所獲數據精準性與實用價值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雄應.探究數字化技術在高速公路勘察設計中的應用[J].智能城市,2019,5(05):42-43.
[2]文琳.GPS RTK測量技術的應用分析[J].西部資源,2019,(0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