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充分討論高中地理教學中使用地理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前提下,結合浙江省選考的大背景,為地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從浙江選考的視角入手,以試題驅動的方式,探討3S技術如何有針對性的應用于高中地理有關內容的教學,通過分析考題中顯式或潛在的地理信息知識反向探究如何在教學中運用3S技術培養學生的地理問題分析能力,培養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地理信息技術、高中地理教學、浙江選考、地理核心素養
一、引言
目前,很多高中地理教師有意識地通過地理信息技術改變授課方式,探索其應用的最佳實踐,但縱觀全國整體高中地理教學狀況,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應用仍然處于普及、推廣與探索的階段。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理解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的地理分析能力,考題中必然是蘊含著大量地理信息的,而考題中的地理信息很多是能通過3S技術展現的[1,2]。知識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若教師能從考題著手,獲取考題中顯式或隱式的能利用地理信息技術的點來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培養其空間思維能力,增加學生在解答地理問題時,聯想到運用地理信息技術的能力。
二、結合浙江選考考題的地理信息技術教學應用
1.GIS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要素疊加分析是地理信息重要的分析手段。在浙江省選考的考題中,有大量的多地理要素疊加分析的題目出現。如2016年4月和10月的26、27、28題;2017年4月26題;2018年4月26題等。這些考題中大都涉及了氣候要素中的降水、氣溫信息和礦產資源分布等信息。同時,大量的人文和社會環境的因素也有在圖中體現,如人口遷移方向和工業、農業分區、交通路線布局等。考題也多涉及考察學生對題干中多因素地理信息的準確獲取和綜合分析能力。如,2017年4月27題第4問,“重慶自古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門戶。說出該市城鎮空間布局的特點?!?2016年4月29題第3問“分析貴州省將易地搬遷作為脫貧途徑的主要原因”。這些題目均涉及了對的多因素疊加分析的考察,學生需要從題干的地圖中獲取有用的地理信息才能正確作答有關題目。如果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和分析能力較弱,加之題目中蘊含大量地理信息,學生則很難從大量地理因素中判斷出哪些因素是和題干中的地理現象相關聯的。
多要素分析對于學生來說相對比較抽象,如果多個地理因素能同時被展示出來的話,學生就能很直觀的理解地理學的綜合性和整體性。這也就對教師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即要充分利用GIS的空間圖層疊加功能來進行教學空間疊加分析是指同一空間位置的多個圖層疊加在一起,多圖層疊合使學生能獲取顯而易見的結論。
2.RS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縱觀2015年到2019年,浙江省選考題中出現了多次與遙感動態檢測相關的考題,這些點正是我們教學中如何運用遙感技術的一個突破口。如2016年10月第29題材料二和2018年11月27題材料二。雖然這兩個題目只用表格的方式給出了土地利用類型面積和水域面積的變化,但是其最源頭的統計方式一定是從遙感圖像獲取的。顯然,這是四個不同年份的青海湖地區遙感影像和六個年份的鄱陽湖遙感影像通過解譯后,轉柵格數據為矢量圖層統計而來的。平時如果對影像判讀有一定的積累,那在學生在拿到相關的試題時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教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告知學生這些表格是怎么來的,則對學生空間思維的養成和地理問題分析的能力大有脾益。如在講述土地利用類型變化、水資源保護、遙感利用等章節時,利用選區典型區域的遙感影像圖,對比不同時間的某種地理現象的變化規律?;氐缴鲜鰞傻肋x考題的提問(1)“近年來,環青海湖區域由生態破壞引起的自然災害加重。說出該自然災害的類型,并從土地利用變化的角度分析該自然災害加重的原因?!保?)“說出21世紀以來鄱陽湖面積變化的主要原因,并簡述這種變化對濕地生生態環境的影響。”第一題的解題思路是土地荒漠化,草地被開墾為耕地,草原遭到破壞;冬春季節裸露地表增多;建設用地增加,風力侵蝕增強。第二題的解題思路是退田(耕)還湖。無論是草地變為了耕地,草原面積減少,還是裸露地表增多,建設用地擴大,這些信息都可以從遙感影像種獲取。退耕還湖就更加能在RS影像中體現了,在平時課堂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結合影像周圍的地理信息去分析問題,平時就要利用RS技術去培養學生從圖中獲取信息和綜合多因素分析的地理問題的能力,一旦養成良好的分析習慣和解題思路。即使在考場中沒有遙感影像作為參考,學生一樣可以通過平時RS技術的授課內容聯想到所學的知識。
三、結論與展望
本文通過分析3S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并結合兩種典型類型的選考考題研究了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3S技術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地理核心素養。文章立足考題和課本,站在3S技術的角度,以典型的可以從中挖掘出GIS和RS知識的選考考題出發,為高中地理課程中的相關章節如何引入3S技術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的創新點如下:現有的大多數結合3S技術教學案例的研究都是只從高中地理教材入手,本文的視野開闊,從選考考題入手分析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3S技術,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充足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卞紅,蔡珍樹.3S技術視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學現狀反思[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5(17):29-30.
[2]曾蘇清.3S技術綜合應用于高中地理課程實驗教學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丁斐(1994.11-),男,漢族,浙江天臺人,天臺中學,學士,中學二級,研究方向: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