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梅
摘 要:化學作為一門理科學科,所學習的內容大都比較抽象和復雜,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分析以及創造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著重這方面的訓練,以此來提高化學的教學質量。本文所探討的主要內容就是在高中階段,如何做好化學教學活動當中課堂提問工作,并進行了這方面的策略分析。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課堂提問;策略分析
引言:化學是我國高中教育活動當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學生的化學成績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高考成績,影響到學生大學的選擇,因此,不管是學校還是教師,都應該對化學方面的教學改革引起高度的重視,通過提高化學教學質量,來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課堂提問可以讓師生之間建立起有效的聯系,形成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化學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通過提問了解學生目前的化學素養,學習過程當中所存在的題問,提高學生分析化學問題的能力,強化邏輯思維方面的訓練。
一、目前高中化學課堂提問的發展現狀
相對于傳統的化學教學手段而言,課堂提問是為了培養學生在化學問題方面的分析以及解決能力,主要是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發展為主要目的的,而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提問的時候要保證問題的質量,提高問題的針對性以及內涵,只有這樣才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起學生解決問題的動力。但是目前,實施之后的反應向卻并不好,一方面是由于教師沒有深刻的理解課堂提問背后的內涵,沒有遵循相關的原則,未提前做好備課工作,從而讓該工作流于形式,導致課堂問題膚淺,沒有價值。另一方面就是教師在提問環節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沒有兼顧學生的化學素養,從而導致有些提問難度過大,學生無法單獨的作出解答,降低了學生答問的積極性。
二、針對目前高中化學課堂提問的現狀做出的策略性分析
(一)教師要提高問題的深度
化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必須要提前做好問題的設計準備工作,以此來提高問題的深度,延長知識面,機遇學生豐富的思考空間。深度問題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可以牢實學生的化學基礎,還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化學知識結構,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所設置的問題盡量是一問多答的類型為主。例如在學習《氫化還原反應》這一內容的時候,就是要避免基礎性的提問,像“清華園反應的基本形式有什么?”之類的傳統問題,而是應該進行更為針對性的,更為準確的提問,比如“氫化人反應屬于化學反應當中的哪一種類型?在這個過程當中會產生其他物質嗎?另外還有哪些化學反應與該反應相似?”通過這些提問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層次的討論氫化反應問題,并且將其他化學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分析和對比。
(二)教師提問要具有針對性
教師在課堂上所提出的相關問題,一定要嚴格立足于化學教材,根據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來設計問題,以此來考察學生在本節課當中的學習情況。例如本節課化學教師所教學的內容是《原電池》。教師要明確該教學內容當中的重難點,即原電池工作原料和形成的條件,教師給學生講解完這方面的理論知識以及做好相關的實驗工作之后,教師再圍繞這一重點內容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問題設計,比如“手機電子表當中的新型電池屬于什么類型?是如何運轉的?”學生在接受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之后,可以對該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在回答問題的過程當中再次鞏固知識,深化記憶。
(三)提問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提問應該貫穿到整個課堂環節當中,因此,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必須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也就是提問的內容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機遇學生一個反應的過程。例如,在教學《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內容的時候,如果教師在課堂剛開始的時候就向學生提問“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當中,為什么要強調溫度和溶劑量呢?”,在此事學生是屬于非常懵的狀態,因為學生只是通過簡單的預習工作而了解課本知識,并不能夠解決這種深層次的問題,教師應該提一些概念性問題,比如“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含義以及存在的區別”,而深層次的問題應該在教師開展完實驗之后進行提問的。并且如果問題的難度過大,很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在化學方面的自信心,容易讓學生對化學產生畏難情緒和抵觸的心理。
(四)提高問題內容的趣味性
同時,就是還要不斷創新提問的形式,提高問題的趣味性,以此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之前可以一個趣味性的視頻或者是故事來進行鋪墊,在吸引學生注意力之后,再切入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和思考。例如,在學習《晶體》內容的時候,如果教師在講解完知識之后,毫無過渡的開始進行提問,就會讓提問更加僵硬,過于公式化,給予學生一定的壓力,從而讓學生產生排斥感。但是如果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通過給學生播放這方面的相關視頻或者是三維的動畫,像食鹽中鈉離子和氯離子是如何結合的內容,然后教師再結合動畫提問“食鹽的晶體結構是什么、食鹽當中的元素是如何運轉的”等問題,學生對問題的排斥感會大大降低[3]。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教師就必須要做好問題的設計工作,從學生群體的角度出發提高提問的深度、廣度以及趣味性,并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科學的把握問題的難度。
參考文獻
[1]陳理智.高中化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及思考[J].高考,2018(12).
[2]葉梅林.高中化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及思考[J].高考,2019(5):112-112.
[3]王美香.高中化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思考[J].高考,2018(14).
[4]王蘭蘭.談談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提問嘗試[J].中華少年,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