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旺
摘 要:室內五人制足球比賽最顯著的特點,是射門次數多、密度高以及傳球接球速度極快等。因場地面積相對較為狹窄,所以需要足球隊員具備較高的靈活性。因此,本文從進攻和防守方面立足于五人制足球比賽的戰術要求基礎上,分析與十一人制足球比賽的差異性,如傳球頻度與密度差異、接球部位與傳球形式差異,提出五人制足球比賽傳接球技巧的訓練方法,如強化傳接球密度訓練、訓練有效傳接球技巧等。
關鍵詞:五人制;足球比賽;傳接球技巧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5-0222-02
五人制足球比賽過程中,隊員之間的相互配合十分重要,對個體能力以及團隊協調配合能力均有極高的要求。但是當前,五人制足球比賽過程中,在傳接球技巧上仍然存在不足,必須采取針對性的訓練方式,強化足球隊員傳接球能力,提高足球訓練的質量與效果。
一、五人制足球比賽的戰術要求
在五人制足球比賽過程中,最主要的是運動平衡的安排,在此基礎上來選取比賽中應用的戰略戰術,促進整體隊伍防守強度的提升,進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占據比賽的主動位置,獲取更多的進攻機會。五人制足球比賽過程中,對戰術有較高的要求。
第一,在進攻戰術上。在足球比賽過程中,五人的隊伍必須要實現戰術統一,無論是展開賽事的進攻還是防守,均必須對戰術的應用予以充分重視,良好的團隊配合,保證戰術應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進攻過程中,拿球隊員需要仔細觀察,選取最佳的位置和最有利的方式。進攻方式包括兩種:一種是帶著球展開突破,另一種則是在空擋期間進行傳球。沒有拿球的隊員必須要在比賽中積極地跑位,在進攻中盡可能保持以多打少的情況,給予拿球隊員良好的接應配合,隨時隨地做好接球的準備工作。
第二,在防守戰術上。足球比賽的防守至關重要,是比賽獲取勝利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針對防守戰術的計劃和安排必須高度重視。只有防守隊員能夠做到精準的攔截,才能獲取進攻機會。所以,在防守過程中需要密切地關注對方進攻球員位置和動向,選取最有效的防守方式,保證對方進攻的球能夠在自己的控制范圍內。同時,從防守轉化為進攻過程中,進攻人員也應有防守意識和戰術,才能在整個比賽中占據優勢地位。
第三,針對足球比賽中個人戰術。個人戰術對于整個足球比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防守隊員,需要不斷提高個人的戰術,才能在比賽中選取最佳的防守位置。
二、五人制與十一人制足球比賽傳接球差異性
(一)傳球頻度與密度差異
傳球與接球是足球比賽過程中,為每個個體球員所構建的連接樞紐,同時隊員的傳接球質量,也能夠直接反映出整個戰術實施的效果。事實上,分析大部分五人制足球比賽的結果,通常比賽輸贏與傳接球的數量有很大的關聯[1]。由于五人制足球比賽過程中,大部分均在室內場地進行,所以場地的密度和球員人數是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相比傳統的十一人制足球比賽而言,五人制足球比賽的傳球、接球次數明顯更多。并且五人制足球比賽整體進攻和防守速度更快,防守區與進攻區融為一體。針對進攻方而言,在傳接球過程中,節奏是最需要把控的內容,如此才能在最佳時機進攻。五人制比賽過程中,通常傳球的空間更小,加之場地面積的限制,拿球隊員需要通過跑動的方式躲避對方球員,并觀察隊友的走位和接球點,在最佳時機進行傳球,實現傳球接球隊員的有效配合。
根據我國五人制和十一人制足球比賽的數據結果顯示,在五人制足球比賽過程中,傳球的密度可以達到16.4次/分鐘,而十一人制傳球密度僅僅為5次/分鐘,可以充分體現出兩種足球比賽在傳球密度上的差異性[2]。同時在一次性傳球上五人制足球比賽更多。一次性傳球過程中需要具備較快的進攻速度,借助場地的空擋進攻,每個球員均需要把握傳球和接球的機會。一次性傳球能夠達到出其不意的進攻效果,利用一次性傳球能夠強化球隊的主導位置。
(二)接球部位與傳球形式差異
在五人制足球比賽過程中,足球隊員傳球所運用的部位主要是腳內側,這點與十一人制足球比賽一致。
在接球位置上,兩者卻具有十分顯著的差異性。五人制足球比賽過程中接球主要運用的是球員的前腳掌位置,主要原因是足球的大小情況不同。通常足球的周長小于6厘米。所以足球隊員通過前腳掌部位進行接球,能夠有效地進行足球速度、方向的控制,為下一次傳球做好充分準備。通過前腳掌部位接球的另一個優勢,是可以在進攻過程中進行足球回拉,避免對方發現進攻意圖,實現成功傳球。
在傳接球的形式上,由于五人制足球比賽過程中場地面積的限制,因此傳接球通常會出現挑傳、挑球過人等動作。五人制足球比賽過程中,如果其中一名隊員進攻時有多名球員進行防守,那么這個球員通常很難擺脫防守,所以利用挑傳的傳球方式,是擺脫當前控制最有效的手段。這種傳球方式不僅可以擺脫對方的防守和控制,如果適當添加個人技術,甚至有可能射門[3]。
三、五人制足球比賽傳接球技巧研究
通過對五人制與十一人制足球比賽的傳接球差異性對比分析,能夠更加了解五人制足球比賽的特點,進而展開針對性的傳接球訓練。立足于當前五人制足球比賽傳接球特點以及戰術層面,強化傳接球訓練是提高比賽勝率的有效手段[4]。
(一)強化傳接球密度訓練
由于五人制足球比賽過程中,隊員之間傳接球密度較大,所以必須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強化傳接球密度訓練。多球練習的方式指選取至少6個以上的足球,并且準備好兩個標志盤以及一個小門,為足球比賽的隊員展開針對性訓練。每個足球隊員在進行接球前均需回歸標志盤位置,在此基礎上進行傳球和接球的訓練操作。足球隊員在回撤做球過程中,要進一步提高步伐的準確性,進而保證足球能夠順利射入小門中。
針對中路的傳切射門訓練。足球教練同樣可以運用多球練習的方式,以此來提高足球隊員的強點意識與啟動速度,從不同的角度、速度與力量進行傳接球,使每個足球隊員均具備最短時間迅速啟動的能力,能夠大大提高足球隊員的反應能力,這是傳接球訓練中最重要的內容。
針對五人制足球比賽的防守隊員,也可以采取相同的訓練方式,使其在防守過程中體現出較強的反應能力。防守隊員是整個足球比賽勝利的關鍵,如足球界名言中所說:一名優秀的守門員能夠抵過半支球隊,這也充分體現出足球比賽中守門員所占據的重要位置,在五人制足球比賽中同樣如此。所以足球教練應對守門員展開針對性訓練,使其具備較高的傳接球配合能力,運用多球訓練的方式,讓不同足球隊員從多個角度進攻、傳接球或射門。守門員則需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分析足球最終的落點,用最快的速度展開防守。防守隊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傳接球能力與速度,在參與比賽過程中運用最快速度,保證自身能夠靈活地進行防守[5]。
(二)訓練有效傳接球技巧
根據五人制足球比賽的特點,在訓練足球隊員傳接球技巧過程中,要十分重視訓練手段。足球隊員在接球過程中應保持身體向一側傾斜,使自身可以向兩路不同的隊友傳球,增加傳球的路徑和可能性。在足球隊員傳接球密度的訓練過程中,最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接球隊員不要用身體正面應對傳球隊友,否則雖然接球的準確性和速度均較高,但是對方球員能夠十分輕松地判斷傳球隊員的傳球軌跡,十分容易出現丟球的問題。所以在停球的瞬間,球員必須將自己的身體保持傾斜角度,并且盡可能地選擇身體靠后的一側展開停球操作,這樣能夠為球員展開姿勢提供便利,也可以更快更好地進行傳球路線的調整。足球隊員接球過程中,如果選擇運用身體前傾的方式接球,那么傳球可能會順著原路返回,無法準確地將足球傳給其他隊友。
(三)提升肌肉協調與快速動作能力
五人制足球比賽過程中,需要足球隊中每個球員的密切配合,更需要在此基礎上具備較高的肌肉協調能力和快速動作能力,這樣才能夠在傳接球過程中適應五人制足球比賽的特點,實現高頻率、高密度以及一次性傳球。足球隊員的肌肉協調能力訓練過程中可從主要的部位著手,包括腿部肌肉、上肢肌肉以及軀干肌肉。在訓練足球隊員腰部力量過程中,足球教練可以選擇運用仰臥起坐的方式,使其腰部力量不斷提升;大腿肌肉和力量的訓練可以引導足球隊員多做深蹲;強化小腿力量的主要方式,則是提踵運動。足球教練可以根據每個球員不同部位的肌肉協調能力,為其展開針對性訓練。部分足球隊員在比賽過程中存在側腳弱的情況,對此足球教練應針對弱側的腳與腿安排射門訓練或傳球接球訓練,注重提高該側腿部的肌肉力量。在訓練足球隊員肌肉力量過程中還有許多方式,例如運球比賽,折返跑傳球接力等。五人制足球比賽過程中,每個足球隊員均需要具備快速動作能力,足球教練可以對此展開沖刺跑以及快速跑等訓練,提高其快速反應能力,使其在足球比賽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傳球與接球。
四、結語
在進行五人制足球比賽的傳球技巧訓練過程中,必須要明確五人制足球比賽與十一人制足球比賽的差異性,不能運用傳統的傳接球訓練方式,而需要根據比賽的性質和特點,采取針對性的傳接球密度訓練、傳球技巧訓練,并不斷提高傳接球人員的肌肉協調能力和快速啟動能力。進而使每個足球隊員均具備較高的個人能力和相互協調配合能力,使其在五人制足球比賽中體現出最佳的水平。
參考文獻:
[1]謝軍,等.大學生五人制足球教學比賽負荷特征研究[J].體育學刊,2018,25(4):129-133.
[2]葉楊.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教學課程設計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7):74-75.
[3]任定猛,等.世界高水平五人制足球賽進球得分規律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7):125-130.
[4]李守江,蔡向陽.市場經濟下閩臺高校校園五人制足球聯賽合作研究[J].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9(3):77-82.
[5]葉學球.五人制足球特點與高校推廣價值的方法及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4(26):105+107.
(責任編輯:林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