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鑫
摘 要:基于當前大學生就業困難的現實狀況,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當前高校教育管理的最主要問題,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建設成為了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實訓基地建設能夠有效地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他們的創業能力,這對于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對當前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訓基地建設重要意義的認識,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強化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構建高效的實訓基地建設機制、加強教材編制和師資隊伍建設等,為河北省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訓基地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建設;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5-0295-02
基金項目:2019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促進措施研究”(2019040401004)
隨著當前高校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逐漸顯現,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教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配套服務的就業創業基地建設正如火如荼的開展著。這些基地建設對高校的創業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它不僅為高校的創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實踐教學條件,更為學生的創業學習和創業實踐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指導和實踐借鑒。由于創業實訓基地建設是基于當前社會多元化發展的新興事物,還處于嘗試階段,因此各高校對于基地建設的管理機制、管理經驗、運行模式還處于摸索積累之中,一些高校受各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所以有必要基于對就業創業實訓基地建設的認識展開深入的探索研究。
一、高校建設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訓基地的意義
(一)能夠使大學生就業教育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大學生要將在學校所學到的有關創業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就業創業的社會實踐中,離不開在實訓基地的實踐學習。就業創業實訓基地對學生的創業教育,是通過各種創業實踐、創業模擬培訓,培養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的實際操作能力。并且通過各種形式的創業指導,培養他們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提高就業競爭力以及創業綜合素質。基于當前的就業形勢及各行各業的發展趨勢和市場環境,學校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實訓計劃與切實可行的創業目標,開展了各種創業活動,既保證了理論教學的實效性,又為學生創造了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創業條件,使學生將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從而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改變了他們的就業思維,拓展了他們的就業渠道,使學生將所學的各種理論知識能夠被實踐所驗證,做到了真正的學以致用。
(二)搭建高校人才培養和社會人才市場需求的溝通橋梁
我國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為社會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注重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與提升,用實踐教學模式指導學生展開實踐性學習,這是學生理解、掌握理論基礎知識,并進一步提高實踐應用能力的最有效路徑。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建設強化了高等教育的這一功能,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學習條件和機會的同時,也為這些大學畢業生走向社會就業崗位提供了便捷的路徑。高校培養的人才能否在未來職業生涯中取得更好的發展,取決于這些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也就是說他們學習的理論基礎知識以及他們所掌握的職業技能,需要被社會企業所了解并在工作實踐中得到檢驗。高校大學生創業就業基地建設在大學生與社會企業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梁,實訓基地通過與社會企業的交流讓大學生更多的了解企業基于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要求,從而動態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創業方向。企業也通過各種形式的基地創業活動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使雙方形成更多的互動交流,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就業和創業。
(三)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
第一,通過創業相關理論課程學習,學生能夠學習一些創業的最基本知識,并進一步了解各種類型創業的具體流程。創業基地需對學生開展創業模擬活動,指導學生熟悉各種創業形式的具體環節,使學生在理論層面對創業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對創業的流程有全面的了解,這對他們以后的創業和職業發展能夠有實質性的幫助。
第二,高校可以憑借就業創業實訓基地開展的多種類型的創業活動,如創業設計大賽、創業聯誼活動、學生科研成果展示等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我展示并表達自己創業需求的平臺。同時,為學生的創業合作牽線搭橋,為他們尋求更好的合作伙伴,拓展多元化的合作路徑,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及創業成功率。
(四)能夠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社會的多元化發展以及人才市場的新需求,對當前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必須要有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這樣的教師既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又要有實踐職業經驗,還要具備熟練而先進的職業技能。高校的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建設為這樣的教師培養創造了條件。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很多學校都積極提倡教師深入一線企業實踐鍛煉,以提高他們的實踐技能。這就意味著這些教師要脫離教學崗位,這對某些條件不好的學校來說無疑是非常困難的。實訓基地的建設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難題,這些教師通過在實訓基地中模擬學習企業的管理,帶領學生完成了有關實訓教學,不僅提高了自己的職業技能,還實現了學習教學兩不誤,最終使自己成長為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
二、建設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訓基地的有效策略
(一)強化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
第一,要充分考慮大學生參與實訓學習的目標需求,基于大學生在就業創業實訓基地實踐學習的特征,需建立與這方面相關的法律法規。特別是在大學生的實習用工、實習社保這些方面盡快立法,從而保障大學生的合法權益,進一步使大學生的實訓走上法制化、規范化道路,同時也消除企業的用工顧慮,為大學生的實訓學習拓展更多的路徑,提供更多的機會,更好地發揮實訓基地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要建立健全創業就業實訓基地的規章制度,通過制度建設規范并約束各種創業實訓活動沿著正確健康的道路發展。實訓基地還要完善各種考核和獎懲制度,通過制度明確各合作主體的利益分配,從而明確各自的職責和義務,進而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提高各合作主體的參與熱情,以保證基于創業就業實訓基地的各種實踐經營活動持續順利的開展。
第三,要建立健全各種有關監督、檢查、評估的實施細則,通過這些具有很強操作性的基地規章制度強化對基地的有效監管。教育職能部門和高校要聯合建立專門的考評機構,構建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對創業就業實訓基地的工作進行全程監管,從而保障基地的教學效果。
(二)構建高效的實訓基地建設機制
第一,政府和職能部門要統一認識,要深刻理解實訓基地建設的重要意義,從而在政府指導下從政策層面強化宣傳,從資金、人力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在基礎設施建設、稅收、融資這些方面體現出政策的態度,從而調動各參與方的共建積極性。
第二,高校還要結合人才市場需求變化以及行業發展趨勢、動態,調整教學計劃、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考核和評估等,并進一步調整實訓教學在整個高校教學中的比重。并且高校還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優勢,努力發掘校內校外的實踐教學資源,拓展多元化的實訓基地建設路徑。要本著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吸引更多的社會企業參與到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建設中來,從而更好地實現大學生的實訓和生產、就業和用工向更高層次發展。
第三,企業也應該基于自己的社會責任意識,大力支持并積極參與到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建設中來,通過與高校的多元化合作,創建不同形式的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訓基地。企業要充分利用高校在教師、科研、設備這些方面的優勢,開展新產品發掘、新技術研發、生產瓶頸攻關、設備更新升級等研究,通過與高校共享研究成果實現雙方的互惠互利,共同發展。最后,作為實踐教學主體的大學生更要充分認識到就業創業教育的重要性,要端正思想和態度,積極參與到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訓基地建設中來。通過參與各種具體的創業學習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業意識,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為自己的創業和就業打好基礎。
(三)加強教材編制和師資隊伍建設
實訓基地建設的實效性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于實訓基地各種軟硬件建設,具體來說,需要加強以下這兩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注重師資隊伍建設。高校就業創業實訓基地教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對于高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注重對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鼓勵教師要不定期到合作企業共建的實訓生產第一線學習,以提升教師的實踐指導能力。并在此基礎上構建高校教師實踐培訓長效機制,以打造高校高素質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第二,高校要重視基地的教材編寫工作。進一步發揮實訓基地對學生理論教學和就業創業實踐培訓的能力,并要基于實用性、適宜性原則,組織高校專家、學者、教師和企業家、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結合當前的行業發展趨勢和當地的經濟發展特征,聯合編寫本土化并適應于學生學習能夠更好提升其就業創業能力的教材內容,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實踐學習。
三、結語
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訓基地建設是提高大學生創業就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它為大學生的實踐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大學生建立了一個與社會企業廣泛交流的互動平臺,這為學生拓展就業創業渠道、實現自身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河北省靠近京津地區,占有極大的地域優勢,更有優質的實訓基地建設資源。各高校要充分認識基地建設的重要意義,結合本校的教學優勢和地方經濟的發展特征,積極探索適應于學生更好職業發展的實訓基地建設的有效策略。
參考文獻:
[1]候巖巖.高校就業創業教育模式基地建設與拓展[J].現代農業研究,2018(10):69-70.
[2]張卓.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35(6):106-107.
[3]李巍.淺談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訓基地建設[J].知識經濟,2014(21):104.
(責任編輯:林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