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波
摘要:隨著我國當下新課改的實施,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不單單是注重學生成績的提高,更多地關注的是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和對于知識全面運用的要求。面對接連不斷地教育改革和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筆者在小學生數學教育教學工作中總結了一些關于小學生學習數學積極性的理論和方法,本文重點探討關于如何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調動;積極性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0)-32-277
數學課堂常常是數學老師一個人的課堂,即便教室看似座無虛席。這常常是令眾多教師頭疼的問題,也就是很多學生都缺乏對數學學習的熱情,沒有熱情就沒有動力,沒有動力就會止步不前。單從數學成績方面來說,得分有滿分,高分也不比其他科目,并且不及格率相對較高。本文從積極性培養和調度的角度對其方式方法進行討論。
一、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由于年齡小,自制力差,在學習的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因素的引導。因此,教師只有將教學課程與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結合起來才能夠使學生主動學習。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講授,就會使學生在學習中缺乏樂趣,顯得過于枯燥,不愿意投入學習中去。因此,教師應該追求形式新穎,盡量減少機械化的程序,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教育關鍵在老師的教授。因此,老師對于課程的貫徹執行,則會從根本上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起到重要意義。教師運用興趣教學則會使數學課堂廣泛生動,否則則黯然無趣。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因此學生的配合與否將會關系到課堂效果。學生的配合,將會使數學課堂顯得活性化,不至于僵化與死板。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其樂趣,才有可能將課堂進行下去,得到好的發展。
二、善于開展游戲活動
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兒童學習時不習慣向成人那樣靜坐思考,長時間的靜坐思考會感到難受,而活動則會使他們感受到愉快。游戲是兒童最感興趣的活動,同時也是兒童學習的重要形式。當代國內外教育家對游戲的教育意義作了高度評價。我國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游戲是兒童的生命,游戲是具有種種意義上的價值。"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也指出:"游戲是重要的教育,它的確是兒童時期的一件原則性的大事。"如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穿插一段形式新穎、靈活多變的游戲活動,可以調節精神,喚起學習興趣。例如在教"有余數的除法"時,老師先準備一些方形卡片和一個掛著桃形卡片的桃樹模型。在每一張方形卡片上分別寫上與這些桃子相對應的商和余數。上課時,教師先把方形卡片分發給部分同學,然后拿出桃樹模型,對他們說:"桃樹的桃子上有與你們卡片上除法算式相對應的得數,誰找中,這個桃子就獎給誰。"這樣一來,同學們的興趣就來了,通過一陣緊張而短暫的思考活動。問題很快就解決了。這種融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練習方式。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三、開展互動教學
讓學生親身體驗自已是教學過程的主人在現代課改中,只有構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使知識與情感在教學中溝通,從而形成一個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教學,才能使學生全心地置身于真實的數學活動環節中,增加實際體驗。數學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本身就是"主人",要發揮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主動的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在講圓的知識時,讓全班同學都到操場上去。開始,讓全斑同學手牽手圍成一個大圈。然后我問大家這像什么時,學生七嘴八舌,有的說像一個大木桶,其中一個學生說道:像一個圓圈。我接著道:對!這就是一個圓,并在中心處放一個石子,從而引出圓心與半徑的概念。然后我又讓其中兩組稍微靠近一點,問學生此時的圓與剛才的圓有什么區別?"比剛才的扁了一些。"我及時地把橢圓與圓作了講解,這樣學生對圓就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通過這些現實的情境設計,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培養課堂競爭意識,提高學習熱情
適當開展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小學生在競賽條件下比在平時正常條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學習。競賽中,由于小學生有著很強的好勝心,總希望爭第一,得到老師表揚,利用這種心理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大增。因此,我們教學中可以組織各種比賽,如“看誰算得快又對”,“看誰的解法多”,“比誰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學生“大顯身手”。當然,比賽不止這種,日常教學中我們可以是多種多樣,全班比賽、男女同學比賽、分小組比賽、按能力分組比賽,這樣就可使每個學生在各個層面上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體驗到學習快樂,從而參與的熱情提到激發和提高。
五、合理評價學生,提升學習熱情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恰當的方式評價學生,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積極性的提高,加快自身對數學學習的樂趣,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動力。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評價時,教師根據本階段的數學學習和討論狀況,對所學情況做出總結并簡要針對知識點進行考核,體現其學習目標和發展要求。教師可以綜合其表現和上課活躍程度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老師不能只注重成績上的優劣,而是要對綜合素質進行總體測評,對學生所做出的突出表現予以鼓勵。老師的鼓勵會對學生產生良好的作用,學生在鼓勵中能夠不斷超越自己、得到進步,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績和評價比較重視。因此,教師要注重這一方面,在數學評價過程中尊重學生的意愿,對學生做出合理的評價,做到不壓抑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只有教師先打破自身對小學數學的傳統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師先富有創造性,才能使學生喜歡數學,熱愛學習。積極性的缺失不是一方的責任,而是需要師生雙方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下建立起來的。這就是為什么一個學生對于喜歡的老師,擅長的科目積極性就偏高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邰文.怎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J].河南教育研究論文,2000.10
[2]王仲春等.數學思維與數學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郭思樂.淺談小學數學興趣的培養[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