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與變化,傳統的媒體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此外,在互聯網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下,出現了一大批新型的媒體,這對新聞編輯工作者來說具有很大的影響,其在工作中必須有所創新。本文針對傳媒業態變化對新聞編輯工作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傳媒業態;新聞編輯;業態變化;影響與措施
中圖分類號:G2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4-0123-02
一、傳媒業態的變化對新聞編輯工作的影響
(一)對新聞用戶的影響
對傳統的媒體來說,新聞編輯面對的是廣大的受眾,新聞用戶一直是被動的狀態,在很多時候更接近于信息的接收者,新聞媒體傳達信息,用戶只能被動地接收。但是隨著傳媒業態的變化,各種各樣的信息媒體出現,用戶的選擇更多,因此新聞編輯面對的不再是被動的群體,而是具有主動選擇權的群體。越來越多的新聞用戶不滿足于被動接收信息,他們更希望能夠參與到新聞事件中。對新聞編輯來說,他們面對的是可以使用智能手機、互聯網以及其他各種獲取信息方式的新聞用戶,雖然傳播的性質沒有變化,但是用戶的選擇更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新聞媒體的重要性正在逐漸降低。[1]
在傳媒業態的變化下,用戶除了地位越來越高之外,參與度也越來越高,現在掌握新聞主動權的已經不再是新聞編輯,而是用戶。并且隨著互聯網時代下新媒體與社會化媒體的融合越來越深入,用戶參與新聞的熱情高漲。如最近在媒體上引起軒然大波的“開著車進故宮”事件,網友紛紛對此發言,輿論的影響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這樣的輿論壓力下,故宮以及新聞各界不得不發聲。用戶和新媒體通過微博這一平臺實現了融合和交流。這反映出了用戶參與新聞的積極性,也反映出了新聞用戶有別于之前的地位。
(二)對編輯的影響
時代在不斷變化,社會在不斷發展。對編輯來說,當前社會對其的要求跟以往單純的寫作能力、采訪能力以及攝影能力等不同,在傳媒業態的變化下,新聞編輯者除了要具備這些技術之外,還要熟悉傳播平臺、捕捉新聞熱點,具備信息整理和優化等技能。相比以往的新聞編輯,現在要做好一個新聞編輯更困難,特別是在互聯網的普及下,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被進一步拓寬,獲取的信息過于龐大,這對新聞編輯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隨著5G時代的到來,“兩微一抖”的模式已經滲透到了各個領域,對新聞編輯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對這樣的挑戰,《人民日報》的應對模式非常優秀。2020年我國出現新型冠狀病毒,《人民日報》既盡到了一個新聞媒體的責任,也順應了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將信息傳播到各大平臺,讓人們了解抵御病毒的過程,發揮了預防宣傳的作用。[2]
(三)對新聞環境的影響
傳媒環境的變化是由多方面的變化共同造成的,社會、技術、資源以及國家政策等因素的變化,導致傳統媒體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數字媒體發展壯大,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現在,每個人手中都會有一部手機,用來接收各種信息,以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越來越壯大,逐步占領了現在的傳媒空間,并且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另外,由于現在的市場競爭過于激烈,傳統的媒體也在尋求改變,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正與新媒體相結合,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
當前,“兩微一抖”已經成為新媒體主要的傳播方式。現在的很多報紙、雜志、書籍等傳統媒體,為了適應互聯網時代帶來的傳媒業態的變化,開始積極尋求改變,運用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多渠道地向受眾傳播信息,并且在這些網絡平臺上真正實現了與網絡受眾的良好互動。
(四)對新聞流程的影響
對傳統的媒體來說,新聞編輯工作都比較單一,媒體與媒體之間不會有很多的聯系。但是在現在的互聯網時代,新聞編輯必須在篩選新聞內容的同時,根據各種新聞媒體的受眾需求和特點以及不同終端的特質,對新聞進行差異化的編輯和制作。因此,新聞編輯需要對各種平臺都有所了解,并且根據平臺的不同來篩選合適的信息,對目標受眾進行信息投放。
(五)對新聞內容的影響
在互聯網時代,由于獲取信息的方式過于容易,所以互聯網上各大平臺中信息繁雜,需要不斷地對這些內容進行篩選。但是即使是已經篩選后的內容,對用戶來說還是過于繁雜。這是互聯網對新聞內容造成的直接影響。[3]但是從相反的方向來看,用戶能夠接收相較于以往更多的信息,足不出戶就可知曉天下事。另外,現在的信息化時代下,新聞內容已經不僅僅是圖文的簡單結合,而是多種圖文信息、視頻、音頻等媒體形式的綜合。
二、傳媒業態變化下新聞媒體的應對措施
(一)掌握新媒體傳播技術
掌握新媒體傳播技術對新聞編輯工作來說是重要的前提,因為傳媒業態的改變,首要的就是傳播技術的改變。隨著科技的發展,傳播技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傳統的紙媒到如今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的傳播媒介。因此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首先就要改變傳統的傳播方式,掌握先進的新媒體傳播技術。新聞媒體工作者要適應新媒體時代,學會利用專業渠道,比如手機、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傳播形式,讓公眾參與其中,增強新聞的互動性以及趣味性。
(二)傳播內容的統籌與規劃
隨著時代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新聞內容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新聞編輯來說,傳播內容就是媒體的靈魂,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必須具備重置新聞資源的能力以及深入優化新聞內容的能力。新聞編輯要努力避免出現與傳統媒體相近的信息,這樣不能發揮新媒體的獨特優勢。對受眾來說,有太多的媒體信息可以查閱,不同的用戶對信息的需求也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新聞編輯輸出的內容就要盡量滿足多樣化用戶的需求。
不僅如此,在編排方面,新聞編輯也要力求創新。新聞編排的創新能夠吸引受眾的關注,形式上多一些變化,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使新聞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也能夠極大地引導社會輿論。
(三)整合互聯網上的信息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過于繁雜,因此對新聞編輯來說,優化信息、確保信息的真實性、保障媒體的公信力非常重要。新聞編輯在力求信息正確的同時,還要引導用戶針對新聞內容積極溝通,在用戶的積極參與中提出解決辦法。這樣大眾也能更信任媒體,增加媒體的用戶接受度。傳統的紙媒應該做好深度報道,客觀地報道重大的新聞事件,深挖線索,深度報道,及時公布真相、事件處理過程以及結果,滿足目標受眾的需求,加強輿論監督,增強紙媒的公信力,與互聯網上的信息結合,傳播有效真實的信息。
三、結語
在互聯網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下,出現了一大批新型的媒體,這對新聞編輯工作者來說具有很大的影響,在工作中必須有所創新。傳媒業態的變化對新聞編輯工作的影響主要有5個方面:對新聞用戶的影響、對編輯的影響、對新聞環境的影響、對新聞流程的影響以及對新聞內容的影響。這些是比較明顯的影響。對新聞媒體來說,需要通過掌握新媒體傳播技術、對傳播內容進行統籌規劃、整合互聯網上的信息等積極的應對措施,順應傳媒業態的變化。
參考文獻:
[1] 邸舒妮.從面向“受眾”到面對“用戶”——探究傳媒業態變化對新聞編輯的影響[J].新媒體研究,2017,3(06):105-106.
[2] 劉美.試論傳媒業態變化對新聞編輯的影響[J].西部廣播電視,2017(02):38.
[3] 劉梅.傳媒業態變化視野下新聞編輯的創新研究[J].今傳媒,2016,24(08):79-80.
作者簡介:饒琦(1982—),女,貴州鎮遠人,本科,中級編輯職稱,主要在貴州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從事向國家級、兄弟省市新聞單位供稿方面的工作,以此宣傳貴州、提升貴州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