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聞行業的不斷發展,電視記者面臨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電視媒體面對各大新媒體帶來的沖擊,需要不斷提高新聞質量,電視記者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技能,了解并準確把握鏡頭語言。通常情況下,電視記者的鏡頭語言存在較大的差異,這關系到最終的新聞播出效果,因此,電視記者要準確駕馭鏡頭語言。
關鍵詞:電視記者;鏡頭語言;駕馭
中圖分類號:G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4-0138-01
一、引言
為提高電視節目的質量,就要嚴格把握鏡頭,形成良好的節目畫面。電視節目鏡頭有一定的特殊性,為實現對鏡頭語言的有效駕馭,電視記者必須熟悉鏡頭的語言使用手段,這樣才能優化節目的效果。
二、鏡頭語言概述
鏡頭語言最初源自電影,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鏡頭語言逐步成為電視傳播的一種發展模式。在電視新聞節目中,創作者為了表達創作意圖,通常要對鏡頭進行有效處理,展示恰當的畫面,通過畫面表現新聞的內容和主題,從而被人們了解。電視記者需要掌握鏡頭語言,確保節目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鏡頭語法應用的必要性
在鏡頭語言的基礎上,還有鏡頭語法。在制作電視節目時,為呈現出有效的畫面效果,就要對原有的拍攝素材和鏡頭進行恰當的剪輯、組接。如果鏡頭之間銜接不當,就會導致節目畫面不連貫,影響節目的播出效果。因此,在使用鏡頭語法時,需要遵循其使用規則,這樣才能保證畫面的流暢性,提高畫面的表現力。[1]
鏡頭素材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通常需要對其進行精心篩選,根據節目的主題和需求,有效組合拍攝畫面,實現合理的排列,而這就是鏡頭語法的奧妙所在。電視記者要了解拍攝角度、景別、鏡頭匹配度及構圖要素等概念,只有真正了解這些要素,方可保證鏡頭得到重組和剪輯,而后進入后續加工過程。鏡頭語言在運用中會遵循其自身的規律和原則,因此在重組鏡頭時必須確保彼此連貫,否則就會因邏輯不通而出現各種問題,不能正確傳達新聞節目的真正主旨。
由此可見,電視畫面與鏡頭語言密切相關,只有保證畫面順暢,確保其能夠展示出與眾不同的意義,方可確保節目成功,而這離不開對鏡頭語言的把握。要結合鏡頭語言的語法和要求進行整合,這樣才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鏡頭語言對電視記者的影響
(一)在不同景別中展示鏡頭語言優勢
電視記者在應用鏡頭語言時,需要考慮到各個因素,這樣才能有效傳達新聞內容。在遠景拍攝時,電視記者在保證不影響效果的前提下,有效描述遠處的拍攝對象,為觀眾展示出一望無垠的畫面。在近景拍攝中,電視記者需要結合新聞的具體事件,有效刻畫新聞人物,應將鏡頭保持在人物胸部以上的位置。近景拍攝不僅可以全方位展示人物特點,還可以展現細節。在全景展示時,電視記者要結合新聞事件中的人物和位置,全面展示事件的空間和內容。
記者在鏡頭中需要考慮到這些景別的區別,要學會靈活運用景別,這樣就可以展示出更加豐富、客觀、真實的鏡頭語言。鏡頭語言的表現力通常與記者的經驗密切相關,記者經驗豐富,具有豐富的技巧,就可以拍攝出無剪輯畫面,這樣就可以進一步體現鏡頭語言的優勢,其所表達的內容也更加明確。電視記者需要掌握鏡頭語言的多元化語法,保證鏡頭語言的運用更加靈活。
(二)鏡頭語言是解說詞編寫的重要依據
在電視新聞節目中,解說詞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要保證電視畫面與文字協調一致,就要結合新聞的實際內容編寫新聞解說詞。將電視新聞的聲音和畫面有機結合,可以保證節目的真實性,還可以明確電視新聞的主題。電視記者需要進一步駕馭電視的解說詞,在充分理解畫面的基礎上,使電視解說詞更加到位,而這對電視記者的鏡頭語言駕馭能力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電視解說詞的優劣不能僅僅以流利、順暢為評價標準,而是要與聲音、畫面保持統一,要結合聲音、畫面的對位效果進行表達,同時,還要補充畫面的拓展內容,使觀眾看得懂。對觀眾而言,電視畫面無疑是銜接其與節目的橋梁,需保證畫面的真實性,使其有身臨其境感,對此文字語言顯得尤為重要。文字語言是鏡頭語言的有效輔助者,不僅可以補充畫面中的內容,還能夠深入闡述畫面無法表達的內容。撰寫解說詞時,必須提前對鏡頭畫面有整體的了解,明確節目的主題,根據鏡頭的發展為解說詞的編寫奠定堅實基礎。在深入理解鏡頭畫面的內容后,還要對其進行分類,合理規劃,根據鏡頭語法的要求,對畫面內容進行組合排列,再融入解說詞。[2]
解說詞是否具備生命力,取決于鏡頭語法是否得到了合理使用和引導。解說詞不在多,而在于其是否有明確的方向,否則容易造成大量文字堆砌卻不知所云,無法做到與畫面的有機結合,削弱畫面的表現力。
電視記者要善于運用鏡頭語言表達節目的內容。電視記者要不斷學習、了解鏡頭語言的使用規律,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藝術性和表現力。
五、電視記者應用鏡頭語言的建議
(一)重視鏡頭語言,加大培訓力度
電視記者要正確應用鏡頭語言,就要了解鏡頭語言的應用意義,重視鏡頭語言的作用。電視記者要不斷學習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中的應用技巧,掌握與鏡頭語言相關的知識,這樣才能保證電視新聞節目中的鏡頭語言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優化節目的播出效果。要加強對電視記者的培訓,使其能夠正確運用鏡頭語言。電視臺要加強對電視新聞記者的針對性培訓,將電視記者的工作與鏡頭語言相結合,使鏡頭語言的運用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并有效發揮作用。要力求培訓常態化、制度化,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并保證電視記者能夠通過專業的平臺交流、切磋經驗,不斷取長補短。[3]電視臺要吸收優秀的新人,并使其通過專業的培訓迅速成長,提高電視記者對鏡頭語言的駕馭能力。
(二)提高電視記者的綜合素質,提高招聘門檻
隨著我國電視新聞行業的不斷發展,電視記者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這樣才能滿足電視新聞節目的各項需求,提高節目質量。我國電視記者的專業性有待提升,不僅要提高其專業技能,還要使其具備與時俱進的思想。在電視節目中,電視記者要善于應用鏡頭語言,突出節目的主旨,而這與其專業素質密切相關。電視臺要不斷優化電視記者的結構,剔除專業水平較低的人員,并提高招聘門檻,這樣就可以進一步保證電視記者的素質。
(三)增加電視記者文字功底,制定學習計劃
要增加電視記者的文字功底,這樣才能保證鏡頭語言得到充分的利用。能否順利編寫電視新聞解說詞,與鏡頭語言的應用密切相關,電視記者只有具備良好的鏡頭語言應用能力和文字功底,才能更好地發揮出鏡頭語言的作用。要加強對電視記者文字功底的培養,除了要確保相應的培訓落實之外,還要激發廣大電視記者自主學習的意識,制定完善的學習計劃,從而實現對文字功底的有效培養。文字功底能力的提升不是在朝夕之間,而是需要廣大電視記者不斷學習,養成持之以恒的閱讀習慣,并結合實際新聞拍攝的鏡頭提高文字表達能力。
六、結語
為了實現電視媒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從提高節目質量入手,保證節目制作的每一個環節獨具匠心、精益求精。在電視節目播出的過程中,畫面是否流暢將直接關系到最終的節目質量。影響電視節目質量的因素比較多,電視記者對鏡頭語言是否有良好的駕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電視記者必須掌握鏡頭語言的應用方法,從而正確地表達電視新聞節目的主題和內容,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參考文獻:
[1] 楊柳.關于電視記者對鏡頭語言的駕馭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7(11):35.
[2] 袁媛.電視記者掌握鏡頭語言的必要性[J].傳媒論壇,2019(19):91-92.
[3] 郭風雷.淺談電視記者對鏡頭語言的掌握[J].傳播力研究,2018(25):192.
作者簡歷:盧愚公(1985—),男,河南濟源人,本科,助理記者,主要從事新聞采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