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三下鄉”社會實踐中,新聞稿件寫作與投稿經常成為老師和學生頭疼的事。中國青年網三下鄉官網作為“三下鄉”社會實踐官方網站,承擔著審核、編輯、發布、展示“三下鄉”新聞作品的功能。本文主要從三下鄉官網編輯角度出發,探析社會實踐類新聞寫作方法與投稿技巧,為高校師生新聞采寫與投稿提供參考。
關鍵詞:“三下鄉”;社會實踐類新聞;寫作方法;投稿技巧
中圖分類號:G2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4-0144-01
每到寒暑假,全國各高校大學生紛紛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的同時,寫好新聞稿件,做好對外宣傳是其中的重要環節。筆者作為中國青年網三下鄉官網編輯,在近幾年編輯、審核、發布社會實踐類稿件中,發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新聞的真實性、稿件的審核發布以及新聞宣傳效果。為此,筆者以中國青年網三下鄉官網為例,總結6點社會實踐類新聞寫作方法與投稿技巧。
一、內容直入主題,不搞“穿靴戴帽”
無論是新聞寫作、公文或文學寫作,內容直入主題是快速表達文章思想的絕佳方式。在社會實踐類新聞寫作中,內容表達必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能夠真實反映出事件本身,不可添油加醋,更不能夾雜空話、套話。內容要突出主題,不搞“穿靴戴帽”,盡量減少重要性或意義的一般性論述,做到開門見山、文字精練、直入主題。
社會實踐類新聞經常出現“穿靴戴帽”的情況,主要體現在文章開頭部分,也就是新聞導語中。一般表現在名稱羅列式導語、“為了式”或目的式導語、背景材料式導語中。[1]
名稱羅列式導語表現在社會實踐活動由多部門舉辦,出席領導嘉賓有多個職務,但作者將所有信息全部羅列在導語部分,使導語既啰唆又臃腫。建議將主辦單位及領導嘉賓等信息精簡后放在最后一段結語部分展示。
“為了式”或目的式導語在寫作中較為常見,表現在用一系列官話套話引出實踐內容。例如,“為了迎接……,爭做……”“為了貫徹落實……,推動……”,這些屬于標準“穿靴戴帽”式內容,不應出現在新聞作品中。
背景材料式導語主要表現在將大段背景材料堆砌在導語部分,如社會實踐中的文件精神、人物介紹、生平事跡、歷史沿革、企業信息、領導講話等。導語應開門見山,導語冗長反而會給新聞減分。可將背景材料放在主體部分或結語部分,但不宜過長。
二、邏輯順序清晰,切莫記流水賬
邏輯是文章的“主心骨”,在新聞主體寫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主體部分是在導語的基礎上將新聞事實鋪開,講更多的新聞故事和細節展示給讀者,從而進一步突出主題,表達文章思想。
社會實踐類新聞需要按照時間順序或邏輯順序寫作,要分清主次,先寫主要事實,再寫次要事實。[2]首先,所有事實內容要緊扣實踐主題,和主題無關的事實要盡量舍棄。事實寫作中要將事實進行分類,按照主次排列。
其次,每一個段落盡量做到具有承上啟下和承前啟后的作用,將新聞事實進行有機銜接,做好段落之間的過渡。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寫新聞事實,也可以按照事件大小寫。
另外,新聞寫作要邏輯清晰,切莫寫成日記式流水賬。寫日記就是典型的流水賬寫法,想到哪寫到哪,甚至從上午做了什么、下午做了什么、晚上做了什么到第二天又做了什么。記流水賬式的寫作是社會實踐類新聞的“忌諱”,容易將內容不分主次地胡寫一通,內容冗長,應該摒棄。
三、第三人稱為主,不得抒發感情
第三人稱寫作可以使新聞更具真實性,且新聞語言更加充實,新聞寫作一般要求用第三人稱寫作。社會實踐類新聞中,除了感悟收獲外,其余必須使用第三人稱,不得使用“我們”“我”等第一人稱用語,人物稱呼禁止出現“我校”“我院”“師兄”“學長”等校內宣傳稿件用語。
另外,不能抒發個人感情,不得出現帶有主觀色彩的評論和升華語句,如“通過本次實踐提升了……增強了……豐富了……”。特別是在支教和走訪貧困戶等新聞中,作者容易夾雜個人感情,內容矯情,事實太假,容易將大學生群體描述成“救世主”,從而脫離事實,新聞事件寫成了假大空。
此外,社會實踐類新聞寫作也不能隨意下結論。如實踐過程中采訪抗戰老兵或是非遺傳承人,容易在寫作時給人物下結論,或者對主人公做的事情表示對與錯、好與壞。應該將人物的事跡、故事、細節全部展現出來,如何評價這個人物則是讀者的事。作者不應該將自己的感受和評價寫進新聞稿件中。
四、稿件圖文搭配,圖片畫質清晰
讀圖時代背景下,圖片更有視覺沖擊力,能夠直觀反映新聞事件,還原現場。恰當的配圖有利于文字稿件的傳播,還可以直觀反映實踐內容,給文稿增加美感。
在文字稿件中,至少配1張圖片,全文2~4張圖片為宜;在組圖稿件中,應以圖片為主,文字信息盡量簡化,圖片6~20張為宜。文字和組圖稿件中,實踐團隊合影不得超過1張,且應放在文末。
在組圖稿件中,單張照片大小要在1M以上,畫面清晰,橫圖尺寸不得小于900×600像素,豎圖不小于400×600像素,格式為JPG或PNG;圖片要求畫面清晰、明亮,需曝光正常、構圖簡潔、主體明確;圖片內容、角度不得重復,不得擺拍,不得出現商業信息,不得有水印,不得隨意拼貼和加貼紙,空場景不超過2張。
組圖拍攝要注重特寫與全景的搭配,要注意拍攝角度和畫面質量,選擇能夠代表事件的圖片。另外,特殊群體(有特殊疾病,如白血病、艾滋病、腦癱兒童、殘疾人等)眼部要打碼。
除此之外,文字和組圖稿件中的每張圖片都要在下方注明圖片說明和作者,需盡量詳細說明圖片內容,讓讀者明白這張圖要說明的新聞故事。以三下鄉官網稿件為例,如:圖為實踐隊在支教。中國青年網通訊員XXX 攝/提供/供圖。
五、側重短視頻拍攝,直觀展示多彩實踐
近年來,短視頻異軍突起,迅速成為人們了解新聞資訊的主要方式之一。因視頻比圖片更具說服力,畫面更加立體豐富,且趣味性強,受到不少師生的青睞。“三下鄉”時,可以注重短視頻的策劃和拍攝,可拍攝Vlogo、MV、實踐總結等多種形式的視頻。
以三下鄉官網“實踐視頻”為例,要求畫面清晰、不變形、無雜音,長度3分鐘以上,分辨率不小于720×576像素,畫面寬高比例為4︰3或16︰9,格式為MP4。
視頻不得是純粹以靜態照片整合,整段視頻中用到靜態圖片的時長不得超過視頻的1/4長度;因涉及版權問題,不得使用未經授權的網絡視頻素材。視頻要有一定的剪輯和包裝,出現音頻時要加字幕,視頻邊角不得出現學校Logo、團隊名稱等,不得出現剪輯軟件名稱和畫面、字樣。另外,投稿時,正文需要配圖片一張,有圖片說明,格式與文字、組圖一致。
六、仔細閱讀規范指南,按照要求寫作投稿
“三下鄉”社會實踐類新聞稿件在寫作前要先查看三下鄉官網中最新版投稿指南,了解投稿欄目、字數、格式等要求,根據不同稿件類型和欄目要求寫作、投稿,避免因為基礎性操作失誤,導致稿件被退,無法發布。
以三下鄉官網投稿要求為例,實踐紀實字數不低于1500字,標題需要控制在10~30個漢字,稿件最前方需加電頭,形式為:中國青年網+地點+時間電(通訊員XXX),如:中國青年網濟南7月1日電(通訊員 李明),地點為所在的地級市名稱;感悟收獲字數不低于1200字,內容須多于具體實踐內容,需體現個人思考,寫出真情實感,可以使用第一人稱,不要過多引用背景資料或大段堆砌材料,不用刻意升華文章,不得寫大話、空話、套話,不得記流水賬或寫成日記;感悟收獲和實踐視頻不需要電頭,作者放在文末(通訊員 XXX);實踐報告不低于3000字,且需要按照論文格式規范,應由報告題目、學校及作者名稱、摘要、正文、參考文獻幾部分組成;實踐視頻投稿需用百度網盤鏈接。
七、結語
新聞寫作沒有捷徑可循,要多看、多寫、多模仿、多對比。掌握和運用以上6種方法和技巧,可以在“三下鄉”社會實踐稿件寫作和投稿中少走彎路。
參考文獻:
[1] 王蕾.淺議如何從受眾需求和預期效果寫好社會實踐類新聞[J].新聞研究導刊,2018(04):181-182.
[2] 胡線勤.在社會實踐中采掘新聞富礦[J].中國報業,2016(19):20-22.
作者簡介:李華錫(1994—),男,山東巨野人,本科,中國青年網科技教育中心主編,從事教育新聞、校園新聞采訪報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