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尚昆
摘要:農村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經濟的穩定、平衡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在實踐中強調農村經濟發展有突出的現實意義。從目前的分析來看,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產業建設現狀有緊密的聯系,即產業化發展趨勢強,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便比較快,反之,農村經濟發展會處于相對緩慢的狀態。就近年來我國農村的具體發展來看,雖然整體有了顯著的進步,但是產業發展緩慢表現還是比較突出的。為了加快農村經濟建設,實現農村發展的現代化,必須要解決農村產業發展中的具體問題。文章對現階段農村產業發展遲緩的現狀做分析,并對導致現狀的原因以及解決問題的對策進行討論,旨在為實踐工作提供指導。
關鍵詞:農村經濟;產業發展;問題;對策
農村經濟發展對于緩和城鄉發展矛盾、穩定社會發展秩序、促進我國經濟整體進步有積極的作用,所以需要關注農村經濟發展。從目前的分析來看,農村經濟發展要加快,需要推進從村產業建設,這樣,農村生產的規模化、專業化和統一化水平會不斷的提升,農村生產效益和農民收入都會有顯著進步。總結分析我國農村的產業發展現狀,雖然在政策支持大環境下,鄉村產業發展有了明顯起色,但是整體表現還是比較緩慢。分析造成這種現狀的具體原因,并基于原因討論改進措施,這于實踐工作開展有突出的現實價值。
1.農村產業發展遲緩的現狀
對我國農村產業發展的具體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會發現我國農村產業發展表現出了遲緩的狀態,以下是對遲緩狀態的具體分析。
首先是我國農村生產的機械化率比較低,且發展緩慢。農村產業發展與生產規模等有顯著的關系,而影響生產規模的重要因素是機械略[1]。從統計的數據來看,在2016年的時候,我國的機械化率達到了63%左右,到了2019年,機械化率僅僅達到67%。四年的實踐,我國機械化率僅僅上漲了4%,這說明我國農業生產機械化發展緩慢。對比歐美發達國家,其機械化率普遍達到了90%以上,而且其機械化涉及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我國的機械化率,在農業種植實踐中和采收實踐中的表現差異巨大,在果蔬方面的機械化率,更是不足30%。總的來看,農村機械化生產水平比較低是我國農村產業發展遲緩的重要表現。
其次是我國農村生產的科技成果轉化率非常低[2]。從現實分析來看,科技成果轉化率對農村產業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所以在現代化農業生產實踐中需要積極的強調科技成果的有效轉換。現階段,我國農業科研成果有了顯著的進步,但是其在農業中的實際轉化卻存在著顯著的問題。目前的數據表明,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30%——40%,但是歐美發達國家的轉化率卻達到了60%——80%。低科技轉化率導致我國的農業生產多依靠經驗,而不是科技,這種局面對我國的農業產業發展是不利的。
最后是我國農村產業發展規模增長緩慢[3]。從現實來看,規模化生產在農業生產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方面有非常突出的效果,所以發達國家的農業生產主要特點是規模化、集約化和統一化。我國為了實現農業現代化進步,也在積極的推進規模化和產業化,但是受傳統小農經濟的影響,我國農民的意識、耕地現狀等阻礙了規模化農業發展,這導致農業生產經營無法實現大規模集中,所以農村產業化發展局面不夠理想。
2.農村產業發展遲緩的原因分析
對我國農村產業發展緩慢的具體原因做分析會發現,導致農村產業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基于實踐總結的具體原因。
2.1農機推廣原因
農機推廣原因是現階段農村產業發展遲緩的重要因素[4]。農業生產規模化和產業化勢必要讓機械代替人工勞動,這樣,生產的效率會有顯著的提升,產業化發展效果會更加突出。從我國目前的生產實踐來看,雖然在積極的推進機械化,但是整體水平還是比較低,而且有的區域,農民對于機械的接受度不高,這使得農機推廣受到了影響。
2.2科技引進原因
在現代化農業生產實踐中,科技種植是一大趨勢,而且可以種植能夠有效的規避生產實踐中的問題,從而提升生產的效率和產量。從這個角度來看,農業生產的產業化實現需要強調科技因素的引入[5]。目前的我國農業生產,在絕大多數地區,科技投入量嚴重不足,或者是科技研究成果的利用不夠普遍。另外,現階段,我國從事農業生產的群體中,中老年人人群的占比比較大,他們熱衷于經驗生產,而不是科技生產,所以科技的具體引進和利用受到了較為顯著的阻礙。
2.3土地原因
在農村產業化發展實踐中,影響其的第三個重要因素是土地。從現實分析來看,要實現農村產業化,必須要實現土地的大面積統一利用,這樣,產業化和規模化生產才會具備優勢條件[6]。目前的我國,雖然在積極的推進農村土地流轉,但是因為我國農村地理地貌多樣,土地的統一性和完整性比較差,所以較多的區域,即使完成了土地流轉,其規模化和產業化經營也會大受影響,所以在這些區域,產業化發展是受限制的。簡言之,農村土地無法實現有效統一對于產業化發展非常不利。
2.4農業生產者的原因
對農村產業化發展做具體的分析會發現,影響產業化的第四個重要要素是生產者。農業生產者自身的素質對于產業化發展也有顯著的影響。從目前的對比分析來看,美國的農業從業人口比較少,但是其農業生產率等卻比較的高,產品的商品化率也非常的突出,這與農業生產者本身的素質是有顯著關系的[7]。就對比分析可知,美國的農業生產者普遍具有高文化水平,而且其技術掌握比較的全面。再看我國的農業生產人群,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農村青壯年進城打工,所以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多為中老年。這些農業生產者本身的文化水平不高,技術掌握的單一,科學生產和效率生產的理念等缺乏,所以其無法為農業產業化生產提供助力。
3.解決問題的解決對策
農村產業化發展對于建設新農村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基于農村產業化發展的具體問題討論有效的對策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基于實踐總結的加強農村產業化發展的具體措施。
3.1重視農業生產環境的改造
從上文的具體分析來看,農村產業化發展受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土地,所以解決土地問題是非常必要的。就目前的實踐工作開展來看,土地問題的解決主要有兩方面的措施:1)加快政策引導,有效促進農村土地流轉,這樣可以實現弄粗生產土地的連塊和成片。生產土地成片,規模化和產業化生產有了比較好的基礎,這樣,農村產業化發展的現實效果會更加的突出[8]。2)積極的進行地形改造。從農業機械化的具體發展來看,地形是限制農業機械化的具體原因,所以強調農業機械化的有效改造是非常必要的。就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來看,黃土高原地區的土耕地存在著坡度,加之氣候原因,這里很容易出現水土流失。為了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時加強機械化生產,黃土高原地區可以積極的進行梯田的建設。
3.2重視中小機械的推廣
在農村產業化發展實踐中,農機利用率是必須要不斷提升的,所以積極的推廣農機是非常必要的一項措施。從現階段的農業生產來看,我國的農業生產項目五花八門,復雜的農業生產項目對農業機械提出了新要求。從實踐研究來看,在地廣人稀的平原地區或者是地心相對開闊的盆地區域,可以大范圍的使用大規模的機械。比如北大荒,其機械利用率達到了98%,是我國機械率最高的農業生產區。在山地、丘陵地區,大型的機械利用受限,所以需要積極的開發中小型機械,這樣,山地和丘陵地區的機械化水平會有顯著的提升。當然,在機械推廣的過程中,不僅要在糧食作物生產中強調機械應用,在果蔬產業中也有強調機械應用,這樣,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產業化水平自然也會有顯著的進步。
3.3積極的培育“新農民”
從上文的具體分析來看,無論是農業科技還是農用機械,其在農業生產中的使用最終都會落實到農民身上,所以農民是否具有接受新技術、新機械的能力是非常關鍵的、基于農村產業化發展對農民的具體要求進行“新農民”的培育,使其有更高的文化水平、更專業的種植理念,跟蹤和的技術能力,這樣,其會成為農村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助力。就“新農民”培養而言,需要強調兩點:1)需要對農民理論專業性做強調。在實踐中,通過擴大宣傳和周期性理論強調的方式使農民的個人理論素養提升,這樣,新農民在機械使用方面會有更專業的理論。2)強調新農民的技術培養,尤其是在機械掌握方面的技術,這可以為機械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產業化發展對農村經濟進步和農村環境改善有積極的作用,所以要全面的推進農村產業化發展。分析研究目前的農村產業化發展現狀,總結導致現狀的具體原因,并在原因基礎上分析應對策略,這于實踐工作的開展有突出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白耘滔.淺析部分鄉鎮農村信用社網點業務發展緩慢的原因及對策[J].財訊,2018,000(034):150-151.
[2]鄧崇嶺,劉萍,區善漢.廣西柑橘銷售緩慢成因分析及產業發展對策建議[J]. 南方園藝,2020(1):17-18.
[3]左科舉.淺談欽州市農村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家參謀,2019(19).
[4]李明圓.重慶市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2019.
[5]劉小英.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探討[J].南方農業,2018,012(004):66-68,87.
[6]劉詩瑩,劉麗麗.吉林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探究[J].湖北農機化,2020.
[7]汪宏偉.懷寧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9(25).
[8]黃曦.農村學校校本研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外交流,2018,000(03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