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冬翠 顧彤彤
摘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自確立以來備受歡迎,被廣泛引入我國各類高職教育領域。為了在教學中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和團隊意識,文章結合硅湖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專業的教改經驗,從目前《汽車概論》課程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入手,探討了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課程考核等方面的改革思路,提出基于翻轉課堂下的企業現場教學新方法,說明了具體教學流程、內容和優勢,最后以硅湖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汽車概論》課程為例,將新教學方法應用于其中,通過教學實踐效果論證了新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關鍵詞:翻轉課堂;汽車概論;現場教學;改革
0? 引言
目前,各高校的教學模式主要采用理實一體體驗式教學模式,以教師教授為主、學生自主學習。但不少學生反映,課程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陳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創新思維得不到鍛煉,在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態度、安全意識、團隊協作意識、創業精神及社會責任感方面也有所欠缺。因此,本文以《汽車概論》課程為例對該門課程的現狀進行調研分析,歸納總結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針對該門課程的特點,提出翻轉課堂與企業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并說明新教學模式實施的具體教學流程。最后,對比分析新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論證其可行性。
1? 《汽車概論》課程教學現狀調研分析
《汽車概論》課程是根據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和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目標要求所開設的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在該課程的學習中,學生可以了解汽車發展史和國內外汽車工業現狀,掌握汽車的分類、性能、總體構造和工作原理,并對汽車的設計、試驗、生產銷售、維修及文化發展等有一定的理解。
以硅湖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應用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對現階段《汽車概論》課程設置和教學現狀進行調研,該門課程理論知識點較多,課程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體驗式教學模式,促使學生“教中做,做中學”。課程學習內容及參考學時設置百分比如圖1所示,結合課堂提問、課程作業、理論考核、作業項目完成等方式完成教學。
根據圖1數據可知,汽車發動機、底盤、車身的基本結構與原理及國內外著名汽車公司及商標等內容是該門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發現課程的大部分知識點屬于概述性質,因此為了能夠使學生在真正理解汽車相關知識的同時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的特點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模式。
而通過調研發現,大部分課程內容還是采用傳統教學方式,以多媒體教學為主,部分采用體驗式教學。總結出現階段《汽車概論》課程的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①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形式陳舊。
目前的《汽車概論》課程體系未能將理論知識跟汽車企業和市場融合,因此教師針對概述性知識點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多媒體講授,授課內容與實際生產聯系不緊密,缺乏實用性,并且師生互動少,學生注意力不能夠集中,教學效率低。
②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綜合能力素質欠缺。
由于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反映對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不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教授內容過于注重各章節的知識點講述,忽視了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基于翻轉課堂下的企業現場教學實踐
2.1 理論依據
根據上述調研總結可知,以多媒體教學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教學進度緩慢,教學達不到理想效果。隨著信息技術和教育越來越多地融合,近年來“翻轉課堂”的出現憑借其信息化、數字化、人性化的特征,為高職教育教學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最早來源于美國20世紀90年代的高等教育實踐活動,之后在美國乃至全球得以推廣。其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學生課上聽教師講解,課后完成作業。而翻轉課堂將教學流程變為“先學后教”,在教師布置相關任務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在課外通過互聯網的數字教學資源完成任務,在課堂教學環節通過教師與學生進行問題探討、交流解答、分組練習和協作探索等教學活動完成知識的內化過程。翻轉課堂能夠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能夠自主安排學習進度與知識拓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學生注意力,交互式的課堂教學能夠啟發并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現階段各類職業技術院校開放人才培養體系,加大與企業的協同培養,在這樣的政策和技術背景下,本著“校企合作培養、互惠共贏發展”的宗旨,可有效利用汽車企業的技術資源和實訓條件,在教學環節中提供實踐機會,增加現場教學,將教學活動和企業項目緊密結合,可增加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專業拓展和實踐運用能力。因此集翻轉課堂和企業現場教學的雙重優點,在翻轉課堂背景下增加企業現場教學環節的教學模式勢必成為一種合適有效的新教學方式。
2.2 教學流程和內容
本文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企業現場教學方法,提出基于翻轉課堂下的企業現場教學新方式,從理論教學、實踐環節、交流總結幾方面說明了具體教學流程,如圖2 所示。
針對現階段《汽車概論》不同章節課程內容的特點,在教學內容安排和教學手段兩方面進行改革。一方面,該門課程教學內容劃分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部分,理論教學主要為校內課堂授課,以翻轉課堂和教師講述模式為主,學生可以學習汽車的分類、性能、總體構造和工作原理等,并初步了解汽車發展史和國內外汽車工業發展現狀。實踐教學主要為在校外企業進行現場教學,側重教授汽車的設計、試驗、生產銷售及維修等知識,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創新思維、嚴謹的工作態度、團隊協作意識及社會責任感等。另一方面,教學手段除了以多媒體為主外,應結合翻轉課堂的理念,課堂教學環節中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按照教師布置任務、學生課外解決問題、課堂交流的模式完成教學,在企業實習過程中,教師也應將核心教學內容與企業項目緊密結合,親臨現場完成實踐教學。
2.3 優勢分析
跟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傳統教學模式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課堂上通過老師講述,學生聽教師講解,課后完成作業,容易導致教師主動學生被動的情況。而翻轉課堂與之相反,教師先布置任務,學生依托互聯網教育資源、課程課件講義等學習資料,課前完成知識的學習,完成相關任務,并在課堂上進行分組匯報、與教師交流討論等。企業現場教學依托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平臺,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新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使教育與社會實踐更加貼近。基于翻轉課堂下的企業現場教學新方式擁有翻轉課堂和企業現場教學的雙重優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①課堂上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能更加有針對性地傳播知識、學習知識,同時也能夠提高教學效果。②這種全新的主動式學習,促使學生能夠在課外真正深入學習,在課堂上高效利用時間進行學習經驗交流以及觀點碰撞,從而深化對所學內容的認知。③教師和學生的定位發生了變化,教師由傳統課堂中的知識傳授者和管理者逐步轉變為現代課堂中的學習指導者和幫助者,學生也由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和研究者,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提高。④授課內容與實際生產聯系更加緊密,增加了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教師和學生高效完成教與學。
3? 實例效果分析
硅湖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共包括兩個專業即汽車應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和汽車服務與營銷專業,2017至2018第一學期,針對兩個不同專業的同一門《汽車概論》課程,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最終對教學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其中,汽車服務與營銷一個班級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發現還是存在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興趣不高等問題;汽車應用與維修技術專業三個班級采用基于翻轉課堂下的企業現場教學新方法,在學校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對《汽車概論》課程中部分核心知識內容采用現場教學的模式,具體實施如下:①一半學時采用課堂教授,完成基本理論知識的講授,讓學生初步了解汽車定義、分類、外部組成、工業發展簡史、國內外著名汽車公司及商標、汽車油料、維護、新能源汽車、汽車文化等知識,并進行階段性考核;②在杭州長江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進行為期三周的實踐實習,其中教師親臨現場教學,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汽車公司、市場文化、結構原理等知識的理解,做到“做與學相結合”;③實習結束學生再次回到課堂,并利用課外時間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課堂上分組進行匯報和交流,最終進行考核。
最終兩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平時表現和最終考核的各項指標對比如圖3所示。
通過對比分析發現,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各項指標均高于傳統教學模式,實施有一定的效果。其中出勤率達到96%、考核通過率達到92%,因此基于翻轉課堂下的企業現場教學方法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通過考核結果可知,學生更加有效地掌握了核心知識、拓展了知識面并且綜合能力有所提升,新教學方法是一種比較可行的教學方法,并值得推廣。
4? 結語
翻轉課堂背景下增加企業現場教學環節的教學法是教學改革的試驗項目之一,該教學法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能夠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素質,通過教學實踐效果可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推行新教學方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實際困難與問題,例如課外學習效率問題、學生和教師適應性、校企合作穩定性等問題,這些問題還有待在大量實踐中不斷解決。總體而言,基于翻轉課堂下的企業現場教學新方法注重“以學生為本”,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有效實現教學目的,是一種合理并值得推廣的新方法。
參考文獻:
[1]羅浩.車輛工程專業新能源汽車方向教學改革與探索[J].汽車實用技術,2018(24):270-272.
[2]任立民,賈絲雨.淺析德國職業教育在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教學中的借鑒意義[J].內燃機與配件,2018(24):221-224.
[3]杜雪.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J].內燃機與配件,2018(24):260-261.
[4]張海龍.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汽車專業新型教學模式的探討[J].時代農機,2018,45(12):110.
[5]許浩浩.高職院校汽車專業英語教學的困境與出路初探[J].內江科技,2018,39(12):131,75.
[6]劉偉.基于“互聯網+”背景下有關中職汽車專業教學的分析[J].商訊,2018(21):38.
[7]盧欣欣.理實一體化在汽車專業教學中的探究[J].智庫時代,2018(52):165,170.
[8]羅莎.基于慕課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環境評價[J].外語電化教學,2018(04):16-22.
[9]陸芳.移動互聯環境下的高校翻轉課堂教學[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4):158-162,167.
[10]吳亮,陳麗,蘇謙.基于藍墨云班課移動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滿意度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8,20(02):1-7.
[11]宋生濤,楊曉萍.翻轉課堂的基本原理與教學形態[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5(02):98-104.
[12]胡玥,董永權,楊淼.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模型構建[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8(01):26-34.
[13]任錦玲,張清魯,郭緒娜,范萍萍.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探究[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7(S1):56-57.
[14]韓旭萍.高職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方略談[J].時代金融,2017(36):270,274.
[15]馬才伏.高職院校汽車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南方農機,2017,48(24):218-219.
[16]張德虎.“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汽車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以“汽車制造工藝技術”課程為例[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7,26(06):29-32.
[17]楊舒樂.互聯網+背景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以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課程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7(15):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