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愛珍
摘要: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班主任是這個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要想管理好一個班級,班主任必須要下很大的功夫,首先要完善班級的各種班級規章制度,還要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班級孩子的家庭狀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自己的學生發自內心的服你,而不是“表面文章”。
關鍵詞:班級管理
班主任是一個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不但是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更是一個具有很多特征的群體。一方面,班主任相同于其他的任課教師,他肩負著傳授知識的重任。班主任不僅要管好班級,同時也要揣摩小學生的心理,循循善誘,使學生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然后為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培養起學生的獨立思考、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夠一步一步的開發出每個學生內在的潛力。第二方面,作為班主任是這個班級“大家庭”的家長。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班級也有自己班級的班規,那么班主任就要制定一定的規則用來規范學生的行為。最后一個方面,班主任不僅僅需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需要傳授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我們都知道,班主任是學生們榜樣,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學生模仿,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對班級管理的做法:
一、制定班級的規章制度
“沒有規矩,何以成方圓。”我認為:作為班主任要想管好一個班級,就首先制定好班級的各種規章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例如,課堂紀律方面:預備鈴響立刻回到教室做好課前準備,坐姿端正、靜候老師上課,課堂上認真聽課,積極回答問題在生活方面,作業認真完成;生活方面:按時起床、按時休息,講究個人衛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整理自己的書包和床上用品,日常行為方面:女生不許化妝、戴項鏈、耳環等飾品,男生不許留長發;不準穿拖鞋上課(除特殊情況外),不得把零食帶進教室,學會講文明用語,不講臟話,學生的一言一行,必須嚴格遵守《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另外,選出得力的班干部,班干部要分工明確,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勞動委員,各負其責,另外每天的值日生也安排到位,各負其責,這樣,班里的各項工作就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就不會出現互相推卸責任的現象。
二、成立家委會
班級的管理不僅僅是依靠班主任,還要依靠學生家長的配合和支持,既然學生是班集體的成員,那么學生家長也是班集體的成員。我認為,班主任不能忽視家長在班級管理的作用。所以我成立班級家長委員會,在班級里選出幾名積極性高、有空閑時間的、同時比較支持學校工作的家長擔任會員,然后建立班級微信群、家委會微信群,讓其他家長都了解班級的動態和活動,我還經常通過微信群向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并給家長建議。
三、用“愛”去呵護班級
我們都知道“愛”是最好的教育、“愛”是教育的橋梁、“愛”是教育的基礎。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加上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大多數學生都在學校住宿,他們星期一早上來學校,星期五下午回家,他們在這種年齡本應該在父母的關愛和呵護下成長,但是為了學習他們很小就離開家長來到學校,還有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都還很不成熟。這個階段的學生往往天真無邪而又不懂事,他們需要在一個充滿愛的氛圍中成長,在他們心里不僅想要得到老師的愛,更想要得到老師父母般的愛,那么,我們作為班主任面對這樣的學生,就更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愛,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作為班主任必須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才能真正地從內心深處愛所有的學生,有了這樣的想法,作為班主任要想用愛心去管理班級應該怎么做呢?我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多一點了解,少一點批評
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我先做的第一件事是:先了解班級每一個學生的家庭情況,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家庭情況和不同的家庭背景去了解學生的心里,走進學生的心里,然后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去關愛他們。但是愛也有一定的度,不能一昧的去愛,他們年齡小,難免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那么作為班主任首先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學生為什么會犯錯誤,我們不能對犯錯的學生直接就嚴厲地批評他,應該去了解情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明白在這件事中自己錯在那里,為什么錯?知道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讓學生懂得在今后遇到事情該怎樣處理。這種多理解,少批評才是學生心里的真實想法和需要,如果我們動不動就嚴厲地批評學生,學生就會出現抵觸的心理,他只是表面上承認錯誤而心里一點不服氣,那么久而久之學生和我們之間的距離就越走越遠。作為班主任只要我們真正地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只要我們對學生付出了愛,才能真正贏得學生的愛。
2.多溝通、多交流、多點愛
在班級管理這個過程中,班主任少不了要跟學生溝通、交流,那么,班主任就應該掌握交流的方法。在學校里,班主任是和學生打交道最多的一個人,所以作為班主任要注意講究說話的方式,比如“循循善誘”、“欲擒故縱”的交流方式。好的交流方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直截了當、竹筒倒豆子式的教育,更能讓學生接受。
因此愛學生這是一切班級管理的基礎。班主任應該用平等的姿態來面對每一個學生,因為在學校中,班主任是學生唯一可以依靠的人。當學生有問題而憑借自己的能力又沒有辦法得到解決時,就會向班主任尋求幫助。這個時候,班主任就要盡自己所能為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萬萬不可以因為學生的成績或者其他因素就對學生區別對待。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父母的寶貝。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能因為教師的某些偏見,就讓學生產生不公平的感覺。這樣對于小學生的內心產生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也許因為學生某一點的不小心可能就會扭曲尚處于成長階段的孩子的內心。
3.多與家長聯系
班主任就是連接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橋梁。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和家庭的共同作用,因此,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系至關重要,作為班主任要多跟家長溝通、交流,班主任可以通過家訪的方式和電話聯系,及時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情況,提出更好更合理的意見,另外就是將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向家長反映。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沒有家庭約束下的真實摸樣。
總之,班級的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班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班級管理的方法千變萬化,多種多樣,沒有一成不變的。因為面對不同的學生就遇到不同的問題,不論面對何種困難,作為班主任只要用一顆愛心去面對學生,抱著對工作負責的態度,多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多問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靈活處理,相信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一定會得到一個圓滿的結局。
參考文獻:
[1]高燕.新時代小學班級管理思考點滴[J].中國農村教育,2018(24):78.
[2]練新瓊.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的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2):53.
廣西省柳州市鹿寨縣鹿寨鎮龍田小學 ?54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