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我國新聞編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開展具體工作過程中,掌握相關工作技巧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必須對其加強重視。本文分別從工作經驗、新聞策劃、新聞編排、現代技術4個方面綜合探究新聞編輯工作的技巧,希望能夠對其工作質量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工作技巧
中圖分類號:G21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3-0169-02
在現代融媒體環境下進行新聞編輯工作時,新穎性、時效性和真實性是對其提出的最新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其加強重視,確保更為科學地開展新聞編輯工作,更高程度的地掌握相關工作技巧。為了對新聞編輯工作技巧具有更為全面的認知,筆者特此展開本次研究,希望能夠為其相關人員的具體工作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
一、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工作現狀
對于新聞傳播而言,新聞編輯是其極為重要的一項工作。但是在現階段,部分新聞編輯工作者并沒有對其編輯方式進行有效創新,采用傳統的方法,將新聞內容和文字有效結合,導致新聞節目缺乏活力,進而使觀眾喪失觀看興趣。部分新聞編輯人員在現有工作中,整個新聞缺乏條理,同時對新聞前因后果的認識也不夠具體,相關內容脫離普通人日常生活,無法達到預期收視效果。基于此,新聞編輯需要與社會發展有效結合,通過融合媒體的方式傳播新聞現狀。[1]
就傳統角度而言,新聞媒體是有效聯系政府和人民的紐帶,以傳播政府部門思想作為工作宗旨。但現實是,新聞媒體對觀眾實際需求缺乏重視。在融媒體時代的今天,如果新聞編輯完全基于群眾需求開展具體工作,無限放大群眾需求,則會使新聞喪失客觀性、公正性和嚴肅性,對社會穩定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進而導致新聞編輯工作難度加大。基于此,必須對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工作現狀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
在融媒體時代的今天,新聞編輯為了更好地應對自媒體帶來的挑戰,為了確保節目收視率,進行各種節目的深入開發,但是由于缺乏創新性,報道方式和內容大多千篇一律,使其收視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降低,進而遭受群眾吐槽。對于新聞行業而言,收視率是其質量的重要標準,因此,部分新聞編輯在整合新聞過程中過于看重群眾喜好,對其本身特點缺乏重視,從而對新聞編輯工作的進一步發展造成很大程度的不利影響。基于此,編輯人員需要基于新聞嚴肅性進行有效創新,實現收視率的有效提高。[2]
二、新聞編輯工作技巧
(一)積累工作經驗
在融媒體時代的今天,社會和科技每天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各種各樣的新事物、新景象和新詞語層出不窮。基于此,新聞編輯人員需要掌握充分的知識,必須確保對各個領域各行各業和各個學科均有涉及,以此為基礎,才能確保新聞編輯過程中題材選擇的合理性和問題的針對性,使新聞節目具有更高的價值和更強的新穎性。與此同時,編輯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突發情況,此時,如果完全遵循相關規定條例,則無法對其相關問題進行有效處理。基于此,新聞編輯還必須確保具有超強的觀察力,在具體工作過程中做到隨機應變,及時發現問題的本質,同時還需要基于相關規則進行科學判斷。總之,新聞編輯在日常工作學習中一定要做到勤積累、多學習,為編輯工作的有效落實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3]
(二)創新新聞策劃
新聞編輯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編輯人員為了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需要科學創新電視新聞,細化整個新聞表達過程。在具體策劃過程中,還需要確保內容的客觀性和真實性,以此為基礎進行新聞編輯形式和內容組合的有效創新,科學利用特寫、字幕設計、評論等多種方式,使電視新聞報道具有更好的影響力和生命力。與此同時,電視新聞編輯還需要從多個角度對新聞內容的深度和寬度進行有效拓展,對新聞內容的隱性魅力和隱性價值進行深入開發,確保新聞具有更好的獨立性。策劃工作的有效落實能夠進一步凸顯新聞魅力,展現新聞特點,尤其是在報道重大活動、特殊事件或節日新聞時,必須合理策劃工作流程。[1]與此同時,電視新聞編輯在策劃新聞內容時,還需要合理優化選題。在現代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速度不斷加快,觀眾逐漸產生更強的思維意識,新媒體和電視媒體之間面臨著日趨激烈的競爭。在這種狀況下,電視新聞如果要確保占據更高的有利地位,必須充分發揮固有優勢,直面社會難點問題、焦點問題和熱點問題。總之,在現代媒體活動新聞編輯工作中,新聞編輯需要科學創新新聞策劃,確保新聞具有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和更高的社會關注度。
(三)更新新聞編排
融媒體時代的發展使更多人能夠參與新聞傳播,基于此,新聞編輯人員需要從不同角度進行有效創新,為其打開新的發展途徑。在具體編輯新聞過程中,新聞編排是其相關工作開展的核心內容,對新聞報道質量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在現代融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人員需要科學創新新聞編排,使觀眾視覺體驗得到有效創新。在開展具體工作過程中,首先需要確保具有新穎的播出方式和編輯思路。例如,有效結合實地報道和背景報道,從正反兩個方面編排新聞內容,確保新聞報道具有更強的立體感和層次感,從而使觀眾獲取到的新聞內容更多元化,滿足融媒體環境下觀眾的多元化需求。其次,在編排新聞內容過程中,還需要確保其內容錯落有致、形式生動。對具有一定程度內在聯系的新聞事件進行串聯報道,同時還可以利用穿插的方式使新聞更充實,確保新聞報道的緊湊性和連續性,進而豐富觀眾視覺體驗。在此過程中,新聞編輯人員必須科學轉變個人思想,主動尋求新聞信息和新聞線索,確保能夠獲取最新消息,進而吸引更多的觀眾。[4]
(四)引進現代技術
融媒體時代的發展使新聞行業逐步產生了多種制作技術,在具體進行新聞編輯工作過程中,善于引進新技術是其相關人員必須掌握的工作技巧。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科學應用現代技術促進創新,從而進一步提升個人綜合能力。[2]首先,就制作形式而言,新聞編輯需要科學引進現代新聞制作方式,如三維動畫技術、虛擬演播室,在制作電視新聞節目過程中,需要始終堅持創新思想。例如,在具體應用虛擬演播室時,需要科學應用攝像機跟蹤定位,同時利用計算機在三維場景進行真實景象的數字化合成,強化觀眾視覺體驗。其次,就電視新聞包裝而言,新聞編輯人員需要科學應用現代技術,確保新聞內容的新穎。例如,在應用在線包裝系統時,科學應用虛擬跟蹤器技術能夠動態呈現演播室,確保電視新聞報道具有更強的生動性。最后,就新聞傳播角度而言,編輯人員需要科學應用網絡平臺對其進行傳播和推廣,實現新聞傳播渠道和路徑的有效拓展,為觀眾互動交流提供更大的平臺,確保電視新聞具有更強的交互性。例如,新聞節目可以在微博上進行公眾號的合理開設,與觀眾針對新聞內容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同時,觀眾還可以基于相關事件發表個人看法,進而大大縮短和電視新聞之間的距離,確保電視新聞具有更大的影響力。
三、結語
積累工作經驗,創新新聞策劃,更新新聞編排,引進現代技術,能夠確保新聞編輯工作者在現代融媒體時代更為科學地開展新聞編輯工作。這可以對新聞編輯工作者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更為高效地開展新聞編輯工作,使其進一步滿足我國現代新聞行業的發展需求,為現代新聞事業的有效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梁玉杰.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探析[J].科技傳播,2019(15):25-26.
[2] 白潔.媒介融合下新聞編輯職能的轉型與素養提高[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22):89.
[3] 朱艷茹.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新聞院校全媒體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8(47):234-235.
[4] 李文麗.融媒體時代地方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探析[J].視聽,2017(12):218-219.
作者簡介:胡文彬(1975—),男,內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中級編輯職稱,研究方向:新聞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