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筆者從事圖書編輯工作以來的實際,從學會做人、學會做書和學會做事3個方面,探討新的發展時代下,一個合格編輯應該具備的種種素質和工作能力,為青年編輯職業素養的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圖書;出版;編輯
中圖分類號:G23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3-0182-01
歲月如梭,時光荏苒。筆者自大學畢業進入出版社擔任圖書編輯以來,轉眼已經是第八個年頭了。作為一個有8年工作經驗的“資深小編”,筆者在這兒談一談自己的一點工作心得體會,也算是給社會上的人們或是想要進入這一行業的朋友一個指引和介紹。
一、學會做人——圖書編輯的基礎
學會做人,是成為一個合格圖書編輯的基礎。作為社會的成員,我們從象牙塔走進社會,無論從事什么職業,都是一個“做人”的過程。當然,我們說的“做人”,并不是庸俗的搞關系,而是在自己的工作過程中,明確自身的身份,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首先,當好領導和老編輯的“小徒弟”。圖書編輯看起來門檻低,實際上剛畢業的學生往往無從下手,摸不著頭腦,需要長時間的歷練和學習,才能逐漸成長。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主動地當好領導和老編輯的“小徒弟”,以謙虛謹慎的工作態度,積極完成領導交辦的大小事情,主動學習老編輯的工作方法,一點點地積累各種知識技巧。
其次,當好作者的服務者。一本書的出版,離不開作者和編輯的努力合作。本質上,圖書編輯就是憑借自身的專業能力為作者提供圖書出版服務的,因此,無論作者層次水平如何,我們都應該當好作者的服務者。對知名作者,我們應該多加聯系,爭取合作;對不知名的普通作者,我們也應該盡力幫助,提出合理化建議,協助完成出版流程。同時,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應該多加留意,善于發掘潛在的作者資源。
最后,當好各部門的協調者。圖書出版需要經歷一個復雜的流程,包括選題申報、合同簽訂、稿件審讀、校對修改、封面設計、內文排版、出片印刷、質檢等多個環節,涉及總編室、社領導、科室主任、美術編輯、校對制作、出版發行以及印刷廠等多個部門、單位和人員。責任編輯一方面除做好稿件審讀和編輯修改的工作外,另一方面還得作為一個“總導演”,去協調以上各個部門的人員,最終完成所有流程,做出合格的圖書。這就需要編輯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人際關系,否則就會延誤圖書的出版計劃。
二、學會做書——圖書編輯的本職
書,是圖書編輯主要的工作內容和對象,也是圖書編輯經過辛勤勞動最終得到的產品。所謂學會做書,指的就是掌握編輯出版必備的基本功,尤其是要掌握審稿、編校、設計、印制四項,這是圖書編輯的本職工作。
首先,提升審稿能力。培養自己知識的廣博性,樹立較強的法律意識和政治意識,本著為社會和讀者負責的態度,當好思想意識形態的“把關人”和審核者,保證在自己的審稿過程中,能夠審查甄別書稿中的思想性內容是否妥當,不出現政治性、思想性或法律性的問題。
其次,編校能力要扎實。編校能力可謂圖書編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了。作為文字工作者和圖書出版的“裁縫”,圖書編輯應該有較強的文字能力,掌握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的各類規范,在編校書稿中遇到的一些非原則性問題可以對文稿進行編輯、修改、潤色,保證圖書成品的規范性和藝術性。同時,編輯需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夠對稿件的學術性作出正確的判斷,在審核過程中嚴把質量關。
再次,熟練掌握圖書的構成部件。一本書,外行一般只看看封面、裝幀和內容,實際上其是由很多的部件構成的,包括封面、正文、主書名頁等。另外,現在的精裝書、暢銷書,封面越來越精美,裝幀設計越來越復雜,編輯在完全掌握圖書必備構成部件的同時,應該注意學習,順應時代潮流,根據每本書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安排。
最后,學習設計裝幀和印刷的基本知識技能。雖然出版圖書過程中有專業的設計人員和美術編輯參與,但作為責任編輯,還應該學習一些排版、設計、裝幀的基本知識技能,如果能精通某一項,那會在自己編輯工作過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責任編輯是除作者以外最熟悉書稿的人,如果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將書稿想要表達出來的思想和想要傳達出來的精神,體現在排版和封面設計上,成書效果會更上一層樓。
印刷是圖書成書前的最后一道流程,是圖書成本核算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質檢中經常出問題的環節。因此,用紙、用墨、工藝、裝訂等等都需要責任編輯確認和關注,必要時直接去印刷廠監督印刷也是常發生的事情。
三、學會做事——圖書編輯的提升
前邊的做人、做書兩個部分,講的是作為圖書編輯的基本能力,如果工作中能做到這兩點,可以說是個基本合格的案頭編輯,但離成為一個優秀的圖書編輯還有一定差距。只有學會做事,能策劃、會宣傳、善營銷,做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才能脫胎換骨,晉級為真正的圖書編輯。
首先,要能夠策劃和開發優秀選題。選題的開發是圖書出版的第一步,能否策劃和開發出優秀的選題,決定了一個圖書編輯的水準的高低,也是做出的圖書產品能“叫好又叫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的前提和保障。要想做好策劃,第一步就是要廣泛地接受最新的社會信息和市場需求信息,從社會輿論熱點和消費者的需求中尋找讀者的興趣點。第二步是將這些興趣點與自己所在出版社的實際相結合,提出切實可行的圖書選題構想和出版流程策劃。既要發揮自身傳統出版優勢,又要逐步創新;既要思路廣闊,又不好高騖遠。編輯應該根據出版社自身的人才情況、資金情況,大膽設想,嚴格論證,樹立市場思維,精細核算,做出暢銷書和長銷書。
其次,要學會利用各種方式進行宣傳和營銷。圖書賣出去,才能真正實現價值,這就需要宣傳和營銷。圖書出版之后,宣傳是讓讀者獲取出版信息和產生購買閱讀興趣的有效方式。很長時間里,出版社僅僅依靠在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上發表書評、書訊,或者是通過召開圖書發布會、座談會的方式來進行宣傳。新時代的圖書編輯,應該善用微信、微博、抖音和各類新媒體,進行一些個性化的宣傳。例如,在業界以善于宣傳聞名的磨鐵圖書,在抖音平臺上運營的抖音號“書單精選”注冊1個月后,就俘獲百萬“粉絲”,除了文字外,還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進行傳播,大大擴大影響的范圍,值得借鑒。[1]圖書編輯應該培養自身的圖書營銷意識,并深度參與到市場營銷活動中。一方面,圖書編輯應該在選題策劃的階段就應考慮到圖書上市之后的營銷方案;另一方面,圖書編輯是對整個圖書的特點和賣點最熟悉的人,應該與發行人員緊密配合,參與圖書發行營銷的全過程,以“產品經理”的心態定位,共同配合做好圖書的營銷發行工作。
最后,要時刻保持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和學習能力。面對新媒體給傳統出版業帶來的沖擊,編輯要時刻與時俱進。除了能夠在豐富的選題資源中發現、甄選、組織、策劃優秀的選題外,還要學會推陳出新,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中學會整合出版資源,利用新手段、新方式、新載體,重新構建新的選題。這是對新媒體環境下編輯的挑戰,更是對編輯個人增強學習能力的要求。在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中,圖書編輯只有增強自身學習能力,加強自身知識的儲備,時刻保持創新精神,才能為自己從合格編輯晉級為優秀編輯“添油加碼”,最終成為一名具有競爭力的編輯。
四、結語
出版編輯大家鄒韜奮先生認為,編輯應該是一個具有工匠精神的“雜家”,[2]這是對圖書編輯這一職業的精確闡述。作為一名專業的圖書出版編輯,深知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非常不簡單,上文所述的做人、做書和做事3個方面也只是基礎性和簡要性地總結了編輯應當具備的一些素質。古人曰“活到老,學到老”,對圖書編輯來說,一生的職業生涯都是在學習,都是在實踐中的總結和進步。隨著時代的發展,圖書編輯應當掌握的素質和能力會進一步的拓展和延伸,我們只能秉承學海無涯的精神,堅守本職工作,不斷學習提升,努力做好一名合格的圖書編輯。
參考文獻:
[1] 高小田.圖書編輯出版中的質量問題與應對方式解讀[J].新聞傳播,2019(6):43-44.
[2] 范軍,劉曉嘉.融合出版背景下高校編輯出版教育教學改革研究[J].出版參考,2019(7):46-50.
作者簡介:安貝(1987—),女,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出版專業中級職稱,圖書編輯,主要研究方向:圖書的編校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