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
摘 要:物理力學作為高中物理學的重點之一,也是高考中常會出現的重要考點,因此受到全體教師的廣泛重視。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物理解題技巧的講解,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物理思維體系,讓學生能夠對物理問題進行高效的處理。本文將主要針對高中物理力學方面的學習策略以及解題技巧展開討論,以此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物理力學知識,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物理能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力學;學習策略;解題技巧
高中物理力學是物理學科的關鍵內容,要求學生需要具有較強的思維邏輯能力,便于學生對抽象化的物理知識有所掌握。部分教師沒有開展高效的教學活動,導致學生無法了解基本的物理力學知識,使學生的物理成績呈現停滯不前的狀態。學生想要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內容,首先要掌握物理學習的策略以及解題技巧。
一、高中物理力學的學習策略
(一)關于力學模型方面的學習策略
高中學生在物理力學學習過程中,大概能夠遇到以下幾種力學模型:(1)斜面模型。此種模型主要是指,物體運動時產生的摩擦力以及斜面角度均對物體在斜面運動產生直接作用,但是學生需要注意一個重點:即物理對斜面產生的壓力,能夠為物理運動提供一定的保障。(2)連接體模型。顧名思義,就是將多種物體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列組合,也可能是將物體進行疊放固定后,通過類似繩子的連接體將其構成一整個結合體。(3)超重失重模型。將運動個體按照運動軌跡進行上下類別的分劃,能夠分為超重以及失重的運動。超重失重模型包含波動模型以及碰撞模型等[1]。
(二)關于力學的具體分析
高中力學中包含了重力、摩擦力、引力以及彈力四大教學部分,各部分力學之間均存在一定的差異,自然也會產生不同的物理作用。由于力學存在較多不同的知識內容,因此學生進行物理知識判斷時,不同的判斷方法以及內容均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這時就需要學生利用簡單有效的方法進行判斷,便于學生能夠高效進行物理知識區分活動,像學生對重力內容進行判斷時,需要根據相關提示進行認真的審閱。
(三)物理力學的解題思路
學生想要高效解決物理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首先需要對問題進行詳細的閱讀,能夠基本掌握問題提供的基本條件等,便于學生能夠對問題潛在的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如果學生進行學習的內容比較多,并且內容涉及到的物理知識比較廣泛的話,學生必須保證自身的頭腦始終處于清醒的狀態。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分析問題并加以解決,學生對物理問題中存在的規律注意進行分析研究后,開始對物理問題進行解決。學生通過一種物理題型能夠掌握更多的解題思路,使學生不斷積累經驗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物理能力[2]。
二、提高物理力學解題技巧
學生展開物理力學知識學習時,對物理力學的解題技巧極其重要。學生掌握較好的解題技巧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加快問題處理的時間,還能對學生的物理知識能力起到培育的作用。就拿高中教師開展物理力學所包括的靜力學知識作為案例:首先學生進行問題處理的整個過程都需要保證自身頭腦處于冷靜清醒的狀態,使學生能夠明確問題要解決的內容,學生通過解題技巧將其分離開來,再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學生可以將分離出來的對象轉化成另一物體,對其進行由點計及面的深入研究,并且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能夠將專研范圍不斷擴大,對整體部分的知識進行內容整改,針對物體受到的不同作用力進行合理的分析[3]。
比如:下圖(1)中所示,A、B兩粗細相同、長度不同的木桿,能夠明顯發現木桿A比木桿B的長度稍長。如果在同一水平線上豎直放置兩根木桿,并且A、B兩根木桿保持4cm的間隔,并通過細繩將二者的頂點相連,升上懸掛重力為12N使得物體。請問,當兩根木桿、物體以及細繩處于平衡狀態時,細繩的張力是多少呢?
解答:學生首先需要明確次物理題的研究對象是什么,顯然是對掛鉤受力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學生能夠根據問題繪制出圖二并進行問題的分析,接下來學生能夠應用多種物理能力進行問題的計算,最終得出問題結果[4]。
結束語:高中物理力學知識內容具有理論性、綜合性以及系統性的特點,物理力學匯中包含的眾多知識部分,更是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發展起到重要影響。因此,高中物理教師開展物理教學時,需要重視此部分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物理能力的全面發展。教師進行物理力學教學活動時,難免會遇到部分苦難問題,教師和學生需要勇敢面對這些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高效掌握解題技巧以及物理學習方法以后,對學生的物理整體能力起到推動的作用,幫助學生物理能力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1]佚名.高中物理力學學習策略及解題技巧[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621(1):63.
[2]彭錦然.高中物理力學學習方法與解題技巧探微[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2018(1):289-290.
[3]曹效瑋.高中物理力學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J].中華少年,2018(13):250-250.
[4]袁浠睿.淺談高中物理力學的有效學習方法[J].高中生學習,2017(12):17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