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要:本文采用三維設計軟件CATIA設計了不同結構車輪,利用有限元法計算出了不同結構車輪剛性值,分析了不同輪輻厚度和法蘭厚度對車輪剛性的影響,研究結果指導車輪設計,改善車輪剛性,使得車輪剛性滿足工程需求。
關鍵詞:有限元;車輪;剛性
0 ?引言
在現代汽車設計中,車輪作為汽車絕對安全部件,不僅要滿足強度及安全性的要求,在剛性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滿足汽車乘坐的舒適性和行駛平穩性。傳統的車輪設計只考慮了車輪的強度方面的要求,只要滿足沖擊、彎曲疲勞和徑向疲勞試驗的要求即可,對車輪剛性幾乎沒有考慮。當車輪的剛性不足時,對整車行駛的平穩性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并因此產生振動,使汽車噪音增大,不但影響乘坐的舒適性,而且會加劇疲勞損傷,降低車輛的壽命。故而剛性在車輪設計中已經越來越重要,成為車輪設計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標[1]。
車輪剛性分為動剛性和靜剛性,本文以車輪動剛性作為研究對象,首先利用有限元對車輪進行模態分析,找出車輪的共振頻率,進而計算出車輪剛性值。剛性屬于車輪的固有特性,其影響因素主要是車輪材料和結構。在車輪生產過程中,由于生產工藝的限制,材料特性很難改變,通過改善材料來改善產品剛性的空間不大。故目前改善產品剛性的方法主要是改變車輪結構,通過優化產品結構來達到改善車輪剛性的目的。所以,本文主要討論不同車輪結構對車輪動剛性的影響,發現規律,指導車輪設計。
鋁合金車輪由三部分組成:輪芯,輪輻,輪輞。
輪芯與汽車通過中心孔和螺栓孔連接,輪輻連接輪輞和輪芯,起主要的支撐作用,輪輞與輪胎連接。以往的研究發現,其中輪輞對車輪的剛性影響相對較小,且通過輪輞來改善車輪剛性,對車輪重量影響較大,不利于車輪的輕量化,實際設計中不建議通過輪輞來改善車輪剛性,故本文主要分析了輪輻和法蘭對車輪剛性的影響。分析過程如下。
1 ?建立車輪模型
利用三維設計軟件CATIA設計車輪三維模型,本文以18寸車輪為例。為了簡化模型,車輪不設計減重窩,輪輞壁厚設計3.5mm,保持不變。氣門孔對車輪剛性沒有影響,三維模型上不設計氣門孔。
①分析輪輻結構對車輪剛性的影響,設計三維模型時,保持法蘭厚度不變,改變輪輻厚度,由17mm變化到35mm厚,輪輻厚度以2mm遞增。
②分析法蘭厚度對車輪剛性的影響,設計三維模型時,保持輪輻厚度不變,改變車輪法蘭厚度,法蘭由39mm變化到53mm,法蘭厚度以2mm遞增。
車輪三維模型如圖1。
2 ?利用有限元方法計算車輪剛性值
2.1 建立剛性有限元模型
車輪處于自由狀態,沒有任何約束。車輪網格采用實體四面體網格如圖2,材料設置鋁合金材料屬性如圖3。在車輪安裝面上施加載荷(動態激勵),計算車輪共振頻率,利用頻率與剛性的關系式計算出車輪剛性值。
2.2 利用有限元分析車剛性值
2.2.1 計算不同輪輻厚度的車輪剛性值
如前所述,對不同輪輻厚度的三維模型進行分析,分析計算結果如表1。
2.2.2 數據分析
由圖4、圖5可以發現,在其他尺寸不變的情況下,輪輻厚度和車輪重量發生變化時,車輪剛性值也相應發生變化,基本是線性關系。
2.2.3 計算不同法蘭厚度的車輪剛性值
如前所述,車輪輪輻厚度保持不變,對不同法蘭厚度的三維模型進行剛性值計算,分析計算結果如表2。
2.2.4 數據分析
由圖6、圖7可以發現,在其他尺寸不變的情況下,車輪法蘭厚度和車輪重量發生變化時,車輪剛性值也相應發生變化,基本是線性關系。
2.3 試驗室檢測結果
對車輪進行試驗檢測,本文采用的低壓鑄造鋁合金車輪,材料為鑄造鋁合金A356,試驗時用彈力繩把車輪吊起,使車輪處于自由狀態,再安裝面上放置加速度傳感器,用橡皮錘敲擊安裝面,采集車輪共振頻率,再利用剛性與頻率的轉換公式計算車輪剛性值。實驗室檢測數據如表3,表4。從檢測數據可以看出,其測量結果和有限元分析結果基本相符,也驗證了利用有限元分析車輪剛性值的正確性。
3 ?結論
①車輪輪輻結構和法蘭厚度對車輪剛性影響較大,基本呈線性關系,改善車輪剛性時可以從改變輪輻結構和法蘭厚度著手。
②車輪剛性值大小,直接關系到車輪重量,剛性值要求較高時,車輪重量會相應增高,影響車輪制作成本。同時,車輪重量增加,會影響汽車的耗油量。故對車輪剛性值的要求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需綜合評價。
③本文給出了改善車輪剛性的設計方向,為車輪前期設計提供了設計依據。
參考文獻:
[1]黃少兵.車輪剛性及其有限元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8(18).
[2]李敘辰,楊振祥.低階車輪多邊形對列車運行安全性的影響[J].內燃機與配件,2019(08):39-42.
[3]傅博,馬天才.基于半車模型的汽車車輪動載估算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9(0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