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志興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目前常用的挖掘機冷卻系統(tǒng)因為風扇直接驅動,各個散熱器的熱交換介質不是工作在最佳溫度,造成柴油機能量的浪費。因此提出應用多組電子風扇,分別應用各個散熱器,每組電子風扇根據(jù)其散熱器的熱交換介質溫度單獨控制。經過試驗機驗證,其相同工況,省油效率達到4%~7%。
關鍵詞:柴油機;冷卻系統(tǒng);電子風扇;燃油消耗率
0 ?引言
挖掘機冷卻系統(tǒng)是通過散熱器,風扇及相關管路等部件,將散熱器中流動的高溫工作介質如液壓油,冷卻液,發(fā)動機進氣等與外界的冷空氣進行熱交換,使相關工作介質保持在一定溫度,保證挖掘機正常使用。目前挖掘機常用的冷卻系統(tǒng)結構。由中冷器,水散熱器、液壓油散熱器組成一個散熱器組。在散熱器組與發(fā)動機之間,設計有風扇。根據(jù)不同的設計,各散熱器芯體組成一個或多個散熱器組。每個散熱器組對應一個風扇。
1 ?現(xiàn)有問題
挖掘機如要保證相關部件正常工作,就要將冷卻液溫度、液壓油溫及發(fā)動機進氣溫度進行控制,使其在正常工作范圍內運行,不能過高或過低。但由于風扇是固定在發(fā)動機的上,由發(fā)動機直接驅動,其轉速與發(fā)動機工作轉速為線性關系,而與冷卻系統(tǒng)工作溫度無關。冷卻系統(tǒng)在匹配設計時,是按最惡劣的條件下進行設計,比如要滿足45℃環(huán)境溫度可正常使用。而這個極端高溫的環(huán)境是極少出現(xiàn)的,而在普通工作環(huán)境下,風扇一直在高速運行,冷卻系統(tǒng)并不能在最佳工作溫度下運行,同時也浪費了發(fā)動機的能量。
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挖掘機冷卻系統(tǒng)設計有離合器風扇或單獨的液壓馬達驅動的風扇。這樣可以通過監(jiān)測各個散熱器的實際工作溫度來控制風扇的轉速快慢。但因為這是多個散熱器芯體對應一個風扇,其控制邏輯是“或”的關系。每個散熱器芯體對應一個風扇轉速值,最終取其最大值做為風扇的實際工作轉速。因此并不是每個散熱器都工作在最佳溫度下。
近年來,電子風扇開始在挖掘機冷卻系統(tǒng)中得到應用,可設計每個散熱器芯體對應一個或多個電子風扇,這樣通過控制每一個散熱器芯體風扇的轉速,使冷卻系統(tǒng)中每個散熱器芯體的工作溫度運行在最佳狀態(tài)成為了可能。因為挖掘機是屬于生產工具,因此最佳溫度的選擇必須要從整機效率最大,油耗最低這一點上考慮。而本文主要就是分別討論每個散熱器芯體的最佳工作溫度,使整機燃油消耗達到最優(yōu)。
2 ?熱交換介質溫度與油耗關系
2.1 冷卻液溫度
在柴油燃燒產生的化學能量中,除了用于對外做功,高溫尾氣排出,機體熱輻射之外,有相當一部分被冷卻液帶走了。占比大約在20-25%左右,具體根據(jù)柴油機的設計,燃燒性能,及使用工況有關。因此減小冷卻液帶走的能量,使更多的能量用在做功上,可以提高柴油機的燃油經濟性。
柴油機工作時,氣缸內的熱量是通過缸壁傳遞到冷卻液的。對于具體的柴油機來說,其散熱面積是固定的,而在具體的工況中,其傳熱系數(shù)可以認為是固定的,因此冷卻液吸收的熱量與燃氣與冷卻液溫度差成正比。在燃氣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可通過提高冷卻液溫度來減小溫差。被冷卻液吸收的熱量減小,則有更多的能量用于做功,提高化學能轉換為機械能的效率。但冷卻液溫度持續(xù)再升高時,從冷卻液帶走的熱量減少,缸內的溫度持續(xù)增加,造成空氣密度降低而使空燃比惡化,燃油消耗率開始上升。
隨著冷卻液的溫度提升,柴油機機油的溫度也會升高。而機油粘度與溫度是強相關的,機油粘度降低,減少了機油內部的摩擦損失。但如溫度過高,粘度過低,其承載能力不足,無法形成油膜,摩擦損失反而會升高。
根據(jù)相關研究,柴油機在不同轉速,不同冷卻液溫度下,不同負載的燃油消耗率的變化曲線有很大差異。隨著冷卻液溫度的升高,燃油消耗率不斷下降。當冷卻液溫度達到一定的值時,燃油消耗率達到最小值。冷卻液溫度持續(xù)增加時,燃油消耗率反而會增加。燃油消耗率最小值對應的冷卻液溫度,是與柴油機工作轉速及負載率相關的。從相關數(shù)據(jù)可看出,工作轉速越高,負載率越大,則對應的冷卻液溫度就越低,基本在85-95℃之間變化。在柴油機正常允許的冷卻液工作的70-100℃范圍內,其燃油消耗耗率差異在1.5%-4.7%左右。從燃油消耗率角度來考慮,推薦發(fā)動機工作在低轉速時,冷卻液的工作溫度控制在90-95℃,負載越高,溫度越低。發(fā)動機工作在高轉速時,冷卻液的工作溫度控制在85℃左右。
2.2 柴油機進氣溫度
為了提高柴油機的升功率,現(xiàn)在中大型柴油機基本都是帶有渦輪增壓器,利用增壓器的壓縮功能,可以把進入柴油機的空氣密度加大。但在經過增壓器壓縮后的壓縮空氣,氣溫也隨著升高。進氣柴油機的空氣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柴油機的燃油消耗率、輸出功率及尾氣排放都會隨之惡化。
有相關試驗對六缸柴油機進行過研究,對六缸柴油機的2200r/min與1500r/min兩個轉速下不同負載率下進行了進氣溫度對燃油消耗率的影響試驗。結果顯示:不管在哪個轉速下與多大的負責率下,燃油消耗率都會隨著進氣溫度的升高而升高,換而言之就是進氣溫度要越低越好。增壓后的氣溫一般有100-200℃,而中冷器的冷卻能力有限,尺寸要求非常大或增加風扇的功率才能把溫度降得很低。而進氣溫度對燃油消耗率的影響隨著根據(jù)轉速不同,負載不同,變化在0.5%到3%左右。所以最終發(fā)動機進氣溫度需結合燃油經濟性與中冷器尺寸、成本及風扇的消耗功率綜合考慮,在可接受的范圍內,使用發(fā)動機進氣溫度低些。
2.3 液壓油溫度
液壓挖掘機的壓力油由液壓主泵提供,而目前的挖掘機主泵基本都是軸向柱塞泵,屬于容積泵一類。機械效率與容積效率是容積泵的兩個重要性能參數(shù),但機械效率與容積效率轉速、壓力、溫度等諸多因數(shù)有關,本文所討論的是整機工作的經濟性與散熱系統(tǒng)溫度的關系,不管是任何設備其效率越高能量損失的比率就越小,也就是經濟性越好。所以,本文只就溫度對機械效率與容積效率的影響進行探討分析。
當液壓油的溫度升高時,其粘度也會隨之降低,液壓泵的內泄漏也會增加,因此液壓泵容積效率也會降低。但液壓油粘度降低,液壓油內部的摩擦阻力變小,液壓泵的機械效率是隨之增加的。
機械效率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可是容積效率卻是相反,容積效率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最佳的液壓油溫度位于機械效率與容積效率曲線的交匯處,65℃左右。在這個溫度下,泵的效率為最高值,柴油機經濟性也就是最佳。
3 ?實施方案
基于以上分析,在一臺現(xiàn)有13T的挖掘機進行了改裝,使用電子風扇代替原來的發(fā)動機直驅風扇。中冷器及冷卻液散熱器對應一組電子風扇,液壓油散熱器單獨對應一組電子風扇,為了防止兩組風扇間氣流的相互干擾,在導風罩內增加了一個隔板。
分別對原機狀態(tài)及改進狀態(tài)的油耗進行的測試,數(shù)據(jù)見表1。可看出,改進后的整機油耗有明顯的改善。
4 ?結論
通過本文的探討,為了提高挖掘機燃油經濟性,對于挖掘機散熱系統(tǒng)的各散熱器的工作溫度得出了明確的數(shù)值。
其一:發(fā)動機工作在低轉速時,冷卻液的工作溫度控制在90-95℃,負載越高,溫度越低。發(fā)動機工作在高轉速時,冷卻液的工作溫度控制在85℃左右。
其二:液壓油溫應該控制在65℃左右。
其三:發(fā)動機進氣溫度要結合中冷器尺寸,在可接受范圍內,盡可能的低。
參考文獻:
[1]付永領,等.軸向柱塞式電液泵能量轉化效率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14,50(14):204-211.
[2]喬慧強,等.增壓柴油機進氣溫度對性能和排放的影響研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1997,15(4):108-112.
[3]盧廣鋒,等.汽車冷卻系統(tǒng)冷卻液溫度對發(fā)動機性能的影響[J].山東內燃機,2002(1):29-33.
[4]龐宏磊,等.冷卻水溫度變化對柴油機油耗率與排放的影響[J].內燃機車,2012(4).
[5]許翔,等.大氣壓力和冷卻液溫度對柴油機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J].車用發(fā)動機,2017(4).
[6]高茜,等.影響重型車油耗的發(fā)動機參數(shù),2012(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