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潔 沈效華 程淑艷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針對支持性心理治療與行為干預在社區慢性疾病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探討其對社區慢性疾病患者管理的應用價值。方法隨機選擇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間本院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80例,根據患者的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慢性病管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實施支持性心理治療與行為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在社區慢性病管理中,支持性心理治療與行為干預對患者的管理以及病情的控制有著積極作用。
關鍵詞:支持性心理治療;行為干預;社區慢性病;患者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effect of supportive?psychotherapy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community, and to explore its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community.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managed by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8 to May 2019 were randomly?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conventional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methods,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supportive psychological therapy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based on routine management, and compared the treatment?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patient management and disease control.
引言
為了對社區醫療中對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療和行為干預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討論,為社區醫療組機構找到對該類患者進行管理的更好方法,使該類患者的病情在社區醫療階段能夠得到穩定控制,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少的承受疾病的困擾,我們組織進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抽取在過去一段時間我社區內患有慢性病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80例,將其分為兩組,分別采用常規慢性病管理方法和常規慢性病管理結合支持性心理治療和行為干預的方法進行管理。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并發癥和不良反應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隨機選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間接收的80例慢性疾病患者,根據患者的入院順序,將80例患者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納入標準:①由三甲醫院確診,符合相關診斷標準;②不存在其他嚴重器官功能障礙或實質性損害,③患者無精神病史與意識障礙;④患者、患者家屬知情,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齡介于57~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4.1±5.3)歲,糖尿病23例,冠心病9例,原發性高血壓8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齡介于55~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3.5±6.2)歲,糖尿病22例,冠心病10例,原發性高血壓8例。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結果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按照常規慢性病管理模式干預。根據患者病情給予飲食、運動、環境等康復護理指導,定期隨訪了解患者恢復情況,并對管理方案進行合理調整與優化。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之上聯合給予支持性心理治療及行為干預。具體干預方法為:①支持性心理治療。以保密性為前提,與患者進行耐心且友善的交談、溝通,逐步獲得患者信任,了解患者患病后個人情緒、社會環境、家庭氛圍等方面發生的變化,解釋患者的各種疑問,緩解緊張感。引導患者認識到要想病情得到控制與穩定,必須嚴格按照綜合治療干預計劃展開操作,減少病情復發或合并并發癥的可能性。②行為干預。集中慢性病患者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精防醫生指導下進行自主放松訓練,1次/周,其他時間自行在家訓練,頻率1次/d。具體方法是:患者平臥于床上,播放舒緩平和音樂,在精防醫生或家屬的指導語暗示下緩慢、勻速呼吸,伴隨肌肉放松體會自頭至腳的沉重感,伴隨血管擴張體會溫暖感,每次時間應當達到30min。除此以外,還可根據患者家庭環境以及興趣愛好,鼓勵患者定期進行繪畫、書法、太極拳等休閑娛樂活動。由精防醫生發放行為干預自檢表,要求患者如實反映1周內心理活動、情緒狀態、遵醫情況、飲食運動等方面的變化,對比前后自檢結果評價患者恢復情況,通過在自檢表上標記獎勵的方式給予患者鼓勵。
2結果
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心理治療是治療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方面的影響,以此來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由于支持性心理治療及行為干預的作用就是對患者的人格、應對方式、認知模式以及情緒等進行良性的影響,促使患者有效執行治療和恢復計劃,進而促進患者與治療人員之間的配合度,這對社區醫療部門對老年慢性病患者進行治療和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心理治療對患者給予支持性心理治療及行為干預,對改善患者心理應激狀態也有極其重要,改善了患者內心出現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減少了患者心理應激反應,使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家庭和睦,大大的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信心。
參考文獻
[1]趙慧敏.社會支持程度對敬老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治療效能感及心理狀態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6):104.
[2]王職永,毛紅艷,陳星星.支持性心理治療及行為干預在社區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31):180,182.
[3]張娜,趙龍,候倩倩,等.支持性心理治療對養老機構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幸福度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4,26(7):76-77.
[4]丁曉紅.支持性心理治療及行為干預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3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