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國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作為攝影藝術創作的新媒介,促進了攝影藝術創作的發展。網絡技術和攝影的有效融合,為攝影藝術作品的圖像獲取以及圖像傳播提供了新的方式。文章對互聯網時代網絡攝影作品的特點進行了闡述,對影像作品的傳播方式進行了介紹,從攝影藝術創作的角度出發,對互聯網時代影像作品的構建方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影像作品;攝影藝術;作品創作
中圖分類號:J404 文獻標識碼:A
互聯網技術在攝影藝術創作中的應用,為攝影藝術創作提供了新的媒介方式。在互聯網時代,攝影藝術創作改變了傳統的創作模式,把網絡技術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創作形式,促進了攝影藝術創作的發展。
1 互聯網時代網絡攝影作品的特點
互聯網時代,網絡攝影作品是網絡和攝影的有效融合。網絡攝影作品是以電子方式存在的,可以通過計算機軟件對數字化圖片進行編輯,提高了攝影藝術創作的技術水平,不僅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實現前期拍攝,而且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圖片的后期制作。互聯網時代自媒體的應用和發展,微信等軟件已經成為影像傳播的主要媒介。網絡影像作品的展示平臺有很多,比如微博和微信等網絡平臺,用戶可以在作品下面注明詳細的創作意義等內容,這樣人們可以根據作品的詳細說明來欣賞影像創作。在互聯網時代,藝術家對影像作品的創作,可以通過網絡工具來進行,是信息技術和藝術創作的有效融合。
2 互聯網時代攝影作品傳播方式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改變了攝影作品和影像傳播的方式。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用戶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都可以將自己的攝影作品上傳,然后和其他人共享。互聯網時代我們接觸的文字信息越來越少,以視頻和圖像形式呈現的信息資源越來越多。網絡環境下攝影作品的傳播改變了傳統的紙質傳播方式,向多元化開放的影像傳播方式轉變。網絡攝影創作平臺和網絡展覽館作為攝影作品的后期呈現方式,不僅節約了人力物力,而且促進了文化交流,促進了數字化技術在攝影創作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膠片傳播方式[1]。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對紙質攝影藝術作品的興趣逐漸降低,取代的是網絡平臺的數字化攝影作品,攝影創作的藝術作品的傳播方式被徹底改變。互聯網攝影作品通過信息技術對圖像進行成像,而且可以在電子圖片中進行查看,并可采用打印機輸出。互聯網和攝影創作的結合,把圖片的傳播過程簡化了,而且通過網絡技術可以把攝影的圖片傳輸到網站的各大平臺,照片不再是紙質的,而是實現了照片的數字化。互聯網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新速度快而且具有很高的實效性,數字化技術在互聯網攝影藝術創作中的應用,使攝影創作藝術作品以數字化形式進行傳播[2]。
3 互聯網時代攝影作品的構建方式
3.1 網絡圖片作為攝影創作素材
在互聯網時代之前,作品的傳播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由于數碼技術不成熟,人們對攝影藝術的創作主要是以記錄的方式為主,很多都是通過傳統的膠片來表現影像。數碼相機的出現和普及,使拍照成為簡單的事情,數碼照片逐漸增多。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給攝影藝術創作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互聯網作為新媒介給攝影創作帶來了全新的思路。人們在進行攝影藝術創作的時候,很多都選取網絡中的圖片作為攝影藝術創作的素材[3]。互聯網攝影創作帶來的網絡數字化攝影手段,改變了傳統的攝影技術,德國杜塞爾多夫學院派的代表人物托馬斯·魯夫作為當時非常有名的攝影創作家,他創作的“肖像”系列作品(見圖1)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肖像”系列從前期的拍攝到后期的制作,都是受傳統的杜塞爾多夫學院派觀念的影響,但是魯夫并沒有局限于傳統的攝影觀念的影響,沒有局限于通過相機來獲取影像,而是嘗試通過新媒介來對自己的攝影藝術作品進行表達。魯夫嘗試從網上下載網絡圖片作為素材,通過電腦進行圖形處理。
在作品“Jpegs”中,他從網上下載了很多和災難事件相關的圖片作為藝術創作的素材,經過計算機的圖形處理對網絡圖片進行數字化處理,然后將圖片進行放大輸出。放大后的圖片上有清晰可見的像素點,在合適的距離能夠讀懂像素失真畫面的內容(見圖2)。
圖2 托馬斯·魯夫《Jpegs》系列
從托馬斯·魯夫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在網絡數字化時代,攝影藝術創作的媒介有多種多樣,不再受傳統的攝影創作方式的限制。
3.2 影像作為攝影創作方式
互聯網作為新媒介傳播方式,用戶不僅可以使用網絡圖片作為素材,還可以采用網絡實時傳輸的影像作為創作的素材。很多攝影藝術家都喜歡拿谷歌地圖的街景作為影像傳播的新創作方式。谷歌地圖的街景可以實現360度角度的實景取景,然后把照片存儲到谷歌地圖數據庫中,可以為用戶提供查詢操作。通過谷歌地圖的街景我們可以不出門就查看到街上實物的景象。谷歌地圖街景更新速度快,而且對人臉可以進行模糊化處理來進行保護[4]。
攝影最基本的就是對藝術作品進行記錄,攝影最廣泛的用途是應用于新聞報道。藝術創作者可以把具有意義的影像進行瞬間的抓拍,有很多藝術家比如布列松經常游走在大道上,把具有意義的事件拍攝下來,作為攝影創作的藝術作品。著名藝術家Michael Wolf不出門,通過谷歌地圖就可以把具有決定性的瞬間抓拍下來,這種抓拍的不確定性,給攝影創作者帶來了獨特的魅力。
互聯網可以把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連通在一起,給攝影創作帶來全新的藝術創作手法。比如新西蘭著名的攝影家Jacqui Kenny在谷歌地圖上每天捕捉16個小時,去選取合適的照片,并把這些照片整理出來,Jacqui Kenny的照片很多都是空曠的景象,偶爾會出現渺小的動物或者人物影像。她把照片上傳到網絡平臺,這些照片被放在“陌生環境旅行者”里面(見圖3)。
圖3陌生環境旅行者
采用谷歌街景地圖去截取照片,這和傳統的街拍比較類似,兩者都要選擇合適的拍攝角度,并要等待合適的畫面出現。兩者的拍攝工具不一樣,谷歌街景不用出門就可以把世界美好的瞬間記錄下來。互聯網給人們的攝影創作帶來了新的方式,人們通過網絡就可以實現對攝影藝術的創作,互聯網已經成為影響作品的新型構建方式[5]。
另外也可以采用遠程監控影像進行拍攝,比如網絡攝像頭等設備。當代藝術家斯爾泰通過網絡攝像頭進行作品的創作,在當時非常有名的作品叫“無題”,他采用網絡攝像機對景物進行拍攝,然后通過遠程網絡傳輸到展覽館,真實的體驗到了互聯網技術的強大。網絡攝像改變了傳統攝像方式,網絡攝像頭作為鏡頭,電腦屏幕作為取景框,鼠標就是快門,真正實現了互聯網影像作品的創作。
4 結語
互聯網時代,網絡技術應用于攝影藝術的創作,改變了傳統的攝影創作形式。把互聯網作為新媒介應用于攝影作品創作中,是攝影藝術創作的未來發展趨勢,也是影像作品的新型構建方式。
參考文獻:
[1]鐘麗茜."自然主義"影像作品的美學特征與文化功能[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03):79-82+88.
[2]楊光."日常審美經驗"與"感知星叢"——生活論美學的"建構性"[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4):28-35.
[3]王思瑀.視線和思想的延伸—媒介的綜合運用對當代攝影的影響[D].沈陽:魯迅美術學院,2017.
[4]周冬瑩.論影像的"想象共同體":感性、理性和神性——互聯網時代下的影像文化思考[J].當代電影,2017, 000(004):189-192.
[5]周清平."互聯網+"模式中現代影像藝術文化基因的融合與裂變[J].電影藝術,2016(1):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