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文
摘 要:隨著當下旅游業的多元化發展,一方面,以游覽、觀光為主的傳統旅游產品已不能滿足多元化、個性化的旅游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攝影旅游已不知不覺在人們的旅游生活中占據了一席之地,旅游與攝影互惠互利、相得益彰。作為一種新興的、特種旅游產品,攝影旅游的出現,是旅游市場發展的必然產物,應當得到應有的重視。文章從攝影旅游的概念入手,分析攝影旅游的特點,進一步研究發展攝影旅游的意義,并就相應的發展對策做出總結,為發展攝影旅游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攝影旅游;特點;發展意義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J419.9 文獻標識碼:A
攝影旅游中,拍攝的對象主要是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或者是兩者合二為一的綜合性旅游景觀。所以說,攝影旅游是一項集社會生活美、藝術美和自然美于一體的綜合性審美實踐活動。通過攝影旅游的作品,可以領略異地風土人情、憑吊歷史文物古跡、欣賞秀麗的自然景觀,在瑰麗的自然景觀、不同的社會生活中習得文化知識,提高文化修養[1]。
1 攝影旅游內涵
攝影旅游指的是旅游者前往自然景觀獨特、民族風情濃厚的地區旅行,并拍攝自己作品的旅游方式。在旅游領域的技術應用中,攝影主要是對多種拍攝主體、多種拍攝渠道所獲取的旅游照片進行內容分析[2]。
2 攝影旅游的特點
攝影旅游在旅游領域中,是特色旅游產品或者專項旅游產品,跟其他旅游產品相比較具有個性化的特點:
2.1 參與性強
強有力的參與體驗性是旅游業的發展趨勢。攝影旅游愛好者可以在旅游過程中,通過旅游攝影去親身體驗采點、調整設備、選擇角度到收獲滿意照片的流程,從而獲得體驗感。
2.2 專業性明顯
攝影旅游一方面要求旅游者具備一定的攝影專業素養,這樣才能充分體驗攝影旅游的過程,另一方面,要求相關管理部門和服務人員也要了解攝影方面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科學發展和推動攝影旅游。
2.3 富有文化內涵
攝影旅游富有文化內涵是該旅游產品具有長遠發展前景的基礎。通過小小的鏡頭和旅游照片,可以從中觀察到社會變遷的過程,體會到歷史的積淀,體驗多種多樣的民俗風情。
2.4 題材廣泛
攝影旅游的題材廣泛,涉及面很廣,無論是風土人情、風光名勝,還是珍禽名獸、奇花異草,亦或是吃、住、行等等,都在攝影旅游的題材范圍內。
2.5 綜合性突出
攝影旅游常常和旅游專業教學、愛國主義教育或者其他旅游方式相結合。
2.6 機遇性明顯
攝影旅游過程中,因為旅游生活流動性大,計劃性強,時間方面有限制,而且氣候變化、旅游景觀等都具有很大的機遇性,拍攝光線的選擇也會受到陰晴天氣較大的限制,但同時,也會遇到突發的天象變化而得到特別的題材。
2.7 紀念意義
攝影旅游中,各種題材的旅游攝影作品都具有一定紀念意義,不管是個人還是群體的旅游留影,都有很珍貴的紀念價值。
3 攝影旅游的發展意義
3.1 提升旅游地的知名度
攝影旅游參與者在旅游結束后對自己旅游過程中拍攝的照片進行欣賞與回味,能較好地鞏固攝影旅游地在心中的形象與地位。
攝影旅游參與者向自己的親朋好友介紹攝影作品,或者通過各種媒介,如微博、朋友圈等向大眾展示的過程,都是對攝影旅游地形象的初步塑造。攝影旅游者通過向親朋好友口頭敘述自己的旅游見聞、展示自己滿意的攝影作品,就是在宣傳攝影旅游地的形象。電視、微博、微信、報刊雜志以及互聯網等大眾傳媒刊登、轉載旅游地照片,則是在更大范圍內推廣了攝影旅游地形象[3]。
照片(見圖1)是一種特殊的傳播媒介,沒有語言、國度障礙,非常直觀,具有從抽象到具體的宣傳效果,有利于擴大地方的知名度與影響力。當旅游者發布的照片,塑造與宣傳的形象符合潛在的旅游者心目中的旅游要求與期望時,潛在旅游者就會變為真正的旅游者。
3.2 開發新的旅游資源
攝影旅游過程中,旅游者可以發現新的旅游資源,比如黑龍江雙峰林場“中國雪鄉、雪景之源”(見圖2)的美景,就是因攝影人的拍攝而成為如今著名的旅游景點。諸如此類旅游資源,在沒有發現之前都是“藏在深閨無人識”,如今通過攝影人手中的攝影工具,得到了發現并宣傳,從而吸引了源源不斷前來觀光的游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攝影旅游可以為旅游資源的評價與科學規劃提供資源基礎。旅游資源是旅游業發展的吸引力所在,開發一個好的旅游資源,對于當地發展旅游經濟來說,無疑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4]。
3.3招來更多專業客源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經濟水平提高,生活需求越來越豐富,同時攝影愛好者(見圖3)的數量也在持續增長,攝影旅游應運而生。通過開發、設計攝影旅游項目,越來越多的攝影人加入了攝影旅游的隊伍,這些人往往不是單獨前往,而是結伴或全家出游,極大地豐富了客源。
針對這種情況,很多旅游景區和攝影協會也相時而動,舉辦各種攝影節、攝影賽事,這樣的盛會也必然會帶來一批數量可觀的客源,活動的舉辦和宣傳,也會激發潛在游客的出游欲望,產生一定的潛在客源。
4 攝影旅游的發展策略分析
4.1 攝影旅游要突出地方性
攝影旅游的地方性指的是旅游地域的地域特征,也就是所謂的差異性?!笆锊煌L,百里不同俗”,不同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造就了不同的地域風貌和民俗文化。這些差異性則是吸引異域游客的重要特質,旅游者總是希望通過各種途徑去探索與原有文化不同的異質文化,攝影旅游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利用手中的攝影工具,去探索和傳播異域文化,滿足自己美好感受的同時,也向外界傳播,吸引潛在游客去體驗、比較,因此要注重攝影旅游產品的地方性特質挖掘。
4.2 攝影旅游要體現歷史性
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留下的文明印跡數不勝數,對于旅游業而言,這些被稱為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比,具有更高的歷史價值。這樣的歷史價值可以豐富旅游景觀的內涵,營造游客的歷史文化體驗和審美體驗環境,因此在旅游資源開發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攝影旅游過程中,如果旅游攝影者能夠了解歷史、發掘歷史,用攝影的方式去體現該景觀的歷史性,就可以很好地引起攝影作品受眾的感情共鳴,進一步吸引這些受眾產生親身游覽的欲望,那么這樣具有歷史性的旅游攝影作品就發揮了它應有的價值。
4.3 攝影旅游要富有文化性
我國的旅游之所以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得益于五千年的華夏傳統文化??v觀古今,多少文人墨客在看到美好的景致時借景抒情、以物寄情,在抒發個人情感的同時,也為中國的旅游業創造了不計其數的文化景觀。大量的旅游游記以及詩詞歌賦,與這些旅游景觀融為一體,其中不乏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在攝影旅游中,攝影者置身其中,吟唱這些詩詞和游記,品味前人抒發情感的樂趣所在,從心出發,拍攝出的攝影作品則不僅能夠豐富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還可使未到過該旅游資源的受眾從作品中體味出旅游景觀的文化內涵,提高個人的審美水平[5]。
4.4 攝影旅游要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攝影旅游發展過程中,旅行社在開發旅游產品時,要注重攝影方式與旅游方式的變換,同時要注重提升攝影產品的質量以及旅游產品的質量。
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就要求旅行社與口碑好的攝影產業強強聯手,用專業的素養和認真的工作態度,去提升旅游攝影作品的內在水平,從而推動攝影旅游的發展。
4.5 攝影旅游要對客源進行分類
攝影旅游要想得到可持續發展,就要對目標客源進行研究和分類。目前,將攝影旅游參與者分為專業攝影旅游者和普通旅游者,在客源分類的基礎上,對旅游者的心理進行分析研究,利用旅游心理學的相關原理分析研究不同類別的旅游者在旅游動機、旅游興趣、旅游目的等方面的差異,為他們量身定做不同的旅游產品。這些不同的旅游產品使得旅游者通過鏡頭挖掘旅游景觀的不同內涵,可以滿足普通旅游者淺顯的視覺享受和好奇心,也可以通過鏡頭去發掘旅游景觀的深層意義與價值,滿足專業攝影旅游者的更高層次需求。
4.6 攝影旅游要加強宣傳力度
攝影旅游發展要加強宣傳力度,尤其是針對重點客源的宣傳。攝影旅游的重點客源指的是攝影愛好者,這些群體對攝影旅游往往有更濃厚的興趣,因此旅行社可以和旅游目的地合作,制定有針對性的宣傳方式,去吸引更多攝影愛好者成為攝影旅游者。但同時,旅行社也應該把握住傳統旅游者,采用多種現代信息化宣傳和營銷手段,推出多種宣傳方式,介紹旅游攝影的優點以及對旅游者的意義,使他們認可新的旅游方式,引導他們加入攝影旅游。
5 結語
攝影旅游是符合旅游市場發展趨勢的,是旅游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雖然目前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得到普及,但它銜接了旅游業和攝影業,有強大的發展后盾;攝影旅游還符合我國對于第三產業發展的支持,也符合社會發展帶來的人們更豐富的生活需求,因此,攝影旅游是一項具有開發價值和前瞻性的產業。
參考文獻:
[1]周永恩.淺談旅游攝影[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3,000(012):18-20.
[2]趙亞柯.旅游攝影文化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7.
[3]王鐵男.“北國好風光 盡在黑龍江”——2019年省文化旅游攝影展在哈爾濱開展[J].黑龍江畫報,2019,000(006):30-35.
[4]張智富.淺談攝影對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助推作用[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000(013):99-100.
[5]周穎.“文化旅游”理念在會展旅游策劃中的運用——以平遙國際攝影節為例.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25(004):102-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