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
摘 要:當今社會科技長足發展,人們的生活已經步入數字時代。就攝影領域來說,數碼技術催生了數碼攝影器材,因價格適宜、攜帶便捷,大大拉近了人們與攝影藝術之間的距離。用“每個人都是攝影師”這句話來形容當前的攝影藝術發展非常貼切。雖然數碼攝影技術在高速發展,但傳統攝影藝術并沒有因此而沒落,二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性,更不可能相互被替代。文章從二者的區別入手,對傳統膠片攝影的地位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膠片攝影;數碼攝影;區別;地位
中圖分類號:J41 文獻標識碼:A
數碼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產物之一,電腦、手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更是強有力地推動了數碼技術的進步。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數碼相機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初,由索尼公司設計制造,僅有30萬像素,本質上根本無法滿足攝影藝術的實際需求,甚至普通用戶都不屑一顧,但它所涉及的數碼技術卻引發了攝影界的廣泛關注。這臺相機的問世,從根本上拋棄了感光膠片,對于攝影技術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隨著半導體、數碼芯片等技術發展成熟,尤其是LED顯示屏的技術支持,數碼相機不僅加快了創新研發,并且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推廣使用起來。近些年來,數碼攝影又與聲音、動態技術相融合,廣受人們好評,而傳統的膠片攝影技術逐漸被淘汰,數碼相機成為了人們日常使用的攝影器材的重要組成部分。
1 數碼攝影的優勢
數碼攝影技術的發展是以科技創新為先導的,是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產物,符合信息時代人們的攝影需求,成為了攝影藝術的主要使用器材。在20年前,拍照要到照相館,只有家里辦大事,一家人才會到照相館照相留作紀念,那時候,洗一張照片需要等最短3天,最長半個月的時間。數碼相機進入人們生活之后,成為記錄生活、旅行留念的重要設備,最為人們稱道的是數碼相機拍好之后可以即時通過屏幕顯示出來,選定照片后可以通過數據線、藍牙上傳至電腦,甚至可以直接打印出來。據此而言,節省時間是數碼攝影最大的優勢所在。(1)數碼相機拍照方便,拍完即刻能顯示,而且能保存在手機、電腦上,可以隨時查閱;(2)采用數碼相機拍照有利于照片后期處理,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編輯;(3)數碼照相不用采用藥水顯影,減少了藥品污染,有利于清潔環保。
2 現代數碼照相與傳統膠片照相的差異
數碼照相在現代信息社會充分展現了其優勢,它與傳統膠片照相有著很大的差別,主要表現在:(1)數碼照相與膠片照相工作原理不同。傳統膠片相機充分將鏡頭、成像、膠片顯影相結合,通過物理成像原理,在膠片上完成對拍照事物的曝光,再進行定影、膠片處理,最終通過藥水顯影,將照片洗出來,這樣的照片是無法修改的。數碼相機則是利用圖像傳感器CCD或CMOS元件[1],對被拍照事物進行感官,再將光信號轉變為視頻信號,最后再視頻轉化到存儲卡上,這樣的數字型照片可以通過PS等軟件進行后期處理。(2)照片的存儲方式和實用有很大的區別。傳統膠片照片必須以膠片作為照相的介質,照片的處理也必須在特定環境下,而且照片沖洗出來以后只能以紙質為載體,不利于長期保存;數碼相機是通過視頻/數字進行轉換存儲的,其存儲形式主要是自媒體或者移動存儲設備,可以借助手機、PAD等進行查看,而且便于存儲。(3)呈現方式有區別。傳統膠片照相的輸出主要依靠化學反應,也就是膠片上的化學物質與沖洗藥水的化學反應過程,其載體主要是紙質材料,若將紙質照片轉換為數字照片就必須再次進行臊面,費時費力,效果也不好,掃描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信息的丟失;數碼照相則是數據存儲,依靠的手段主要是電子信號,輸出較為穩定,不會因多次打印或者掃描而導致信號的丟失。
3 傳統膠片照相地位的重新思考
通過對二者的認識和分析發現,數碼照相的優勢非常突出,而且存儲方便、快捷,對人們來說有著很強的吸引力。但是,我們上述的分析主要是在技術層面的研究,忽視了精神文化方面的因素。無論使用現代數碼照相還是傳統膠片照相,其目的都是為了個人表達。拋開器材、技巧不談,有的傾向于情感的表達,有的是對自然事物、美好瞬間的體驗,無論哪種目的,其本身都帶有攝影者的情感和習慣。傳統膠片照相雖然從拍照至沖洗成形比較繁瑣,不得不說膠片是人們記憶最好的載體,也是對照相過程最美好的表現。沖洗照片需要等待一段時間,但是回想那個時代,收電報、信件,哪一件不是等待的過程,這是一種回憶。無論是攝影師,還是觀眾,當看到照片回憶以往,仿佛看到了那個時代的溫馨,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個回憶碎片。而現在,大街上隨處可見背著數碼相機取景照相的人,后期照片修理也大大降低了攝影專業的門檻,專業化與大眾化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如果從攝影者本身來說,二者的區別并沒有那么明顯了。
數碼技術將攝影數字化,照片也打破了紙質的載體,利用電子設備,隨處可以查看這些照片,一排排不起眼的小方格,在電腦的指令中就是一個又一個的代碼數字。當我們翻看以往的照片,再對比移動設備里存儲的照片,應該會感知到攝影藝術本身發生了轉變。
數碼照相或許會通過電子存儲設備永遠流傳,但畢竟本質就是一串數據而已,不論多還是少,沒有什么遐想,更沒有什么值得去回味、去體驗的。膠片照相,每一部相機都是珍貴的,每一版照片都是回憶,每一步都需要慎重。雖然沖洗照片需要繁瑣的工作,也需要長時間的耐心去等待,但這種等待何嘗不是一種美好的期盼,這種耐心何嘗不是一種美好的收獲呢。數碼照相則不然,“多拍幾張,不行再刪嘛!”這不就是數碼拍照時經常說的嗎?數碼照相帶來了更多方便快捷,沒有了等待,沒有了嚴謹,更沒有了耐心,有的更多的是隨便的態度,這種隨便的態度更多會產生隨便的結果。科技、哲學在反思,同樣,數字照相技術也值得我們去反思,任何事物的產生并不只有有利的一面,這種進步與方便是一把雙刃劍,或許是進步與反思同在吧。
4 后數碼攝影時代的反思
隨著網紅經濟的興起,各種各樣的圖片在網絡上瘋傳,經過后期處理,甚至無法辨別照片的真假。從實際效果來看,人們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物風俗。數碼攝影給人們帶來便捷,后期處理,更是讓人們感受到“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體驗。幾秒鐘復制粘貼的操作,消除了照片本身的美感,就照片的情感體驗來說,本身的真實感被PS的強大功能所覆蓋,色彩的調整、人們自然的美感,不過只需要鼠標點幾下而已[2]。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喜歡攝影,究其根本,還是照片給人們真實的情感體驗越來越少,通過軟件、網絡什么樣的照片都可以“創造”。攝影師背著相機走遍千山萬水尋找的美,卻被后期修改的強大功能所取代,尤其在效率至上的大環境下,更不會有人花費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去雕琢一張照片。
究竟去體驗膠片照相繁瑣的過程美,還是數字修圖的后期過程美,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認為藝術、功夫是無價的,大可擺出一副后期處理不行的態度;有的人則認為后期也是一種情感的體驗,是一種技術的表現,更是科技的一種展示,膠片太落后。無論哪一種態度,既然都是體驗就無所謂有對錯之分。
文章并沒有打擊或者批判的意思,記得當年網上瘋傳的“9·11絕照”,讓全世界人們為之慟心,后來才知道這是一場“照騙”,如果如此這般發展,100年之后,照片還怎樣去辨別真偽呢?今天,網上仍有很多攝影愛好者在反思這場“照騙”,認為是對藝術的一種褻瀆,是對科學精神的一種諷刺。如果我們用畫家的創作來比喻,畫家用自己對不同景物、人物的理解,來創作不同的作品,那么就如同攝影師通過自己的想法對照片進行調整或者修改。藝術來源于現實,但又高于現實,自主創新也是一種藝術的表現,數碼攝影比膠片攝影的藝術內涵更加豐滿。
光和影的藝術是用來形容攝影藝術的,傳統膠片攝影對光和影的依賴遠遠超過了數碼攝影,在傳統膠片攝影時代,攝影師更愿意去研究、去探索,愿意用更多的精力去嘗試如何讓照片更加真實的反映現實[3]。
5 結語
現代信息技術讓數碼攝影更加科學、更加嚴謹,膠片攝影雖然有著豐富的情感體驗,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有的人也會因為這些不足而去迷戀膠片攝影。就好比越有缺陷的事物,越是有人去迷戀、去欣賞,這種缺陷的藝術,讓人們更加沉醉于它的缺陷美。今天,數碼攝影技術發展完善,大大沖擊著傳統膠片攝影,或許將來的某一天,膠片攝影會完全被數碼攝影所取代,但那種膠片攝影的回憶、攝影師對藝術的執著,永遠是數碼攝影無法取代的,這也是當前膠片攝影仍受一部分人追捧的原因所在。
看到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我們想到的不僅是以往瞬間的美好,或許還有歲月的流失,就像一個老人回憶起往事,他們只能模糊的想起來一個大致的輪廓,這種歲月的消磨也是一種藝術的美,更加值得去回味,去追尋,也更加覺得珍貴。或許紙質的照片容易泛黃,流失很多美好,有的影像也不太清晰,甚至用不了多久或許會直接消失。照片仿佛也從出生到死亡,就像生命一樣。
參考文獻:
[1]龔延恒.數碼攝影對傳統攝影的影響[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01):55-56.
[2]季桂蕓.傳統攝影與數碼攝影之間的相互輝映[J].大眾文藝(理論),2008(08):74.
[3]淺析數碼攝影與傳統攝影的區別[J].電子出版,2000(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