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睿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教師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明確網絡資源的積極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加高效的英語閱讀平臺。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應用網絡資源是當下教師面臨的問題之一。針對此問題,教師要從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發展訴求出發,尋找到網絡資源和英語閱讀的契合點,設計出完整的英語閱讀教學體系,在提高學生閱讀質量的同時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在高中階段養成正確的英語閱讀習慣。
一、在課前應用網絡資源,引導學生預習
預習一直以來都是英語閱讀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高效的預習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之后的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習效率。為了有效提升學生課外預習的效果,教師要充分應用網絡資源,提供更加多樣化的英語閱讀預習手段。教師可以把本堂課的閱讀主題提前告知學生,鼓勵他們在課前通過網絡搜集相關的材料,在閱讀的同時積累一些英語詞匯,讓學生做好課堂閱讀學習的準備。除此之外,教師也要使用網絡資源尋找符合英語閱讀主題的素材,如圖片、音樂、歷史人物、小視頻等,利用這些素材進一步完善優化教學方案。
例如在開展《school life in the uIO)的課文閱讀教學前,筆者把本堂課的閱讀主題“英國的學校生活”提前告訴學生,要求他們使用手機或者電腦進行預習。為了完成預習任務,學生通常會分兩步走,一是閱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什么,也找出了其中的陌生單詞和詞組;二是使用網絡解決基礎的單詞詞組含義問題,再搜集和“school life in the uK”有關的圖片和英文視頻等,將這些資源和英語課文進行串聯,深入探究這一閱讀主題。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感受到了中外校園文化的巨大差異,也激發了閱讀興趣,更期待之后的教學內容。這也是筆者應用網絡資源開展課前預習的預期目標。
二、在課中應用網絡資源,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課堂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主陣地,也是學生積累英語閱讀技巧的主要平臺。因此,提高閱讀課堂教學質量是教師的主要任務。課中應用網絡資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建立閱讀情境。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資源把文章內容以圖片或者視頻等形式呈現,將原本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使得學生能在虛擬情境中更加直觀地了解文章內容;二是布置多樣化的閱讀任務。教師可以借助網絡資源布置更加多樣的閱讀任務,如提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閱讀問題,如結合網絡熱點事件設計對應閱讀任務等。
例如在進行《Tomorrow’s world》的閱讀教學時,筆者使用網絡資源搜集了一些關于“未來世界”的圖片和影視片段,教學開始直接向學生展示,初步建立充滿趣味的多媒體教學情境。學生被絢麗的未來世界所吸引,激發了閱讀的積極性。筆者接著布置閱讀任務:根據網絡上對未來世界的猜想,閱讀完文章后談談你對未來世界的看法。這樣的閱讀情境會使學生的閱讀投入度更高,學習熱情更高漲,每個人都主動挖掘文章內容,不會把目光只停留在單詞、詞句等基礎知識上,還會逐步擴大自己的英語視野。學生也因此了解了西方對于未來世界的看法,慢慢地提升了自身認知能力,對學生未來成長起到了正面作用。
三、在課后應用網絡資源,做好閱讀拓展延伸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節奏緊湊,課堂時間有限。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是鍛煉學生閱讀技巧,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這一模式符合應試教育現狀,但是卻不利于學生后續的英語學習發展。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共享性、時效性等特點,將英語閱讀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英語拓展閱讀,獲取更多對自身英語學習能力發展有益的內容。教師可以應用網絡資源建立線上閱讀平臺,給學生提供閱讀素材,布置閱讀任務,保證學生能高效利用課余時間,提高閱讀能力。
筆者應用網絡資源建立了線上閱讀交流群,作為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要媒介。每次閱讀教學結束,筆者會在群中指出閱讀方向,如完成了《Films andfilm events》的課堂教學后,筆者會讓學生在課下尋找幾部根據書改編的電影,觀看電影后再閱讀該英文書籍。學生在網絡上觀看了《巴黎圣母院》、《魯冰遜漂流記》、《格勒弗游記》等,被電影內容所吸引,主動閱讀相關書籍,在觀看電影和閱讀書籍中提升了閱讀能力。學生也可以利用網絡的共享性,和他人分享課外閱讀心得,也可以在閱讀中提出疑惑,大家共同尋找答案,以此保證課外閱讀的順利開展。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從課前、課中、課后這三個角度出發,發揮網絡資源的多種作用,豐富閱讀教學的途徑,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通過網絡資源的應用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提升閱讀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陰中學教育集團新淮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