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社會進入自媒體時代,給我國的意識形態工作帶來了新的契機和挑戰。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應該順應自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從堅持守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的權威性表達、創新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的剛性表達以及柔性表達3個方面入手,切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
關鍵詞:自媒體;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表達;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23-0034-02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18年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培育項目“自媒體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表達方式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8PY34
優化和創新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的話語表達方式,有助于在自媒體時代提高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以及意識形態工作的實效性。當前,要想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就應該根據自媒體發展的特點,從堅持守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的權威性表達、創新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的剛性表達和柔性表達入手。
一、堅持守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的權威性表達
意識形態屬于上層建筑,可以反映一個社會的政治、文化、經濟體制的現狀。在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經過長時間以及不同時期的發展,逐漸走向成熟和完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與黨和國家的意志有緊密的聯系,包含社會主義道德,需要社會主義法律提供保障,因此我國意識形態具有天然的權威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有權威性、嚴謹性、邏輯性、嚴肅性特征,要求每一位公民都必須學習和遵守。在自媒體平臺上,普通民眾可以自由地選擇和表達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想法,實現信息資源的分享和傳播。自媒體的自由性和隱匿性使得很多網民在網絡空間中不再受像現實中那樣過多的約束,從而肆意妄為,不斷滋生網絡謠言,甚至發表反動言論,挑戰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權威性。因此,網絡空間需要更多的黨媒以及成千上萬自媒體平臺去傳遞黨和國家的政策意志,傳遞社會正能量,拉近官方與民間的距離,使普通民眾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理論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從而切實提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實效性[1]。
二、創新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的剛性表達
(一)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的科學化表達
科學的理論體系更容易讓人接近,消除疑惑,更容易得到別人的認同和信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世界發展的本質和規律,本身就是一種科學的理論,這種理論不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幻想,而是立足于實際,來源于中國的革命實踐、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以及改革開放時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作為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體系的一部分,更突顯其科學性,因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對客觀世界本質發展和事物規律性的真實反映和總結。以科學的方式表達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要求,也是當前做好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的科學化表達,首先要求意識形態話語體現真理性,要從中國當前社會發展實際情況出發,拿出客觀事實依據,及時解答網民心中的疑惑。其次,要利用自媒體時代下各種先進的技術,利用大數據和信息技術搜集信息,形成客觀數據事實,直觀清晰地傳遞給受眾群體,使受眾群體感受到事實的真實性,從而通過相關對比,感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形成強烈的國家榮譽感和民族責任感。最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要有嚴謹性、規范性以及邏輯性,話語體系要符合實際,符合正常的認知標準,而不是通過弄虛作假的話語使民眾產生認同。
(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的視聽化表達
在自媒體時代,人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接收信息和資源。在各式各樣的方式方法中,民眾接收信息更加青睞通過視頻、音頻以及圖片等形式。視頻、音頻以及圖片等相較于傳統的文字而言,在傳遞信息時能夠給人帶來視聽沖擊力。當前正處于信息化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傳播時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圖像處理技術、音視頻制作技術,將所需要傳遞的信息從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具體的視頻、圖片以及音頻等。這樣,既可以方便網民直觀接收信息,同時網民又可以較好地對傳遞信息展開深層次的思考。比如最近幾年,很多經典的愛國影片、經典紅歌以及經典圖集在抖音、今日頭條等APP中廣泛傳播,引起人們的強烈共鳴。最突出的就是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還有廣受歡迎的經典歌曲《我和我的祖國》,使得民眾對祖國充滿贊美之情,體會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除此以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傳播還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還原革命戰爭年代的場景,民眾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切身體驗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經歷的艱辛歷程,更加愛黨、愛國、愛社會。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的過程中,要盡可能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達到意識傳播的視聽化效果,從而有力地增強意識形態的傳播力、沖擊力以及感染力[2]。
(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的啟發式表達
在自媒體平臺中,普通民眾可以自由地選擇話題、發布議題和表達意見,而民眾在選擇話題和議題的時候往往會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民眾在某些利益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很可能在網絡空間選擇一些煽動性的話題,助長網絡負面情緒,擾亂網絡秩序。與此同時,一些境外勢力和敵對分子也會利用網絡的灰色地帶,自己或者雇傭網絡“水軍”在網上發布敏感性和煽動性話題,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要占領網絡空間話題發布的制高點,黨媒以及自媒體要主動出擊,在網絡空間設置正能量話題,啟發人們思考,引導人們向上向善。比如設置“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議題,啟發人們思考和體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等。通過設置這些話題,使人們感受中國發展的成就,客觀理性思考中國當前發展的實際問題,從而在網絡空間傳播社會正能量,使正義之聲戰勝網絡謠言、反動言論等。
三、創新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的柔性表達
(一)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的生活化表達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不是虛幻的理論,它來源于我們的生活。生活是培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土壤,只有使意識形態理論傳播生活化、接地氣,才能更好地得到民眾的理解和認可。不管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網絡生活中,都要求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更加接地氣、更加親民。比如“天上不會掉餡餅”,說明不能坐享其成,必須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說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艱難。還有網民自發形成的網絡用語“厲害了,我的國”,表示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祖國取得的成就的由衷贊嘆;“給力”“奧利給”等一些網絡熱詞,催人奮進。這些生活化的傳播話語通俗易懂,貼近民眾的生活實際,有力地增強了話語表達效果[3]。
(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的故事化表達
用故事講道理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表達的重要方式之一。意識形態工作者要主動挖掘在身邊和網絡主流媒體上的故事,把理論和故事結合,將理論融入故事,通過故事化傳達意識形態所蘊含的價值觀念和思想理論,使網民愿聽、想聽、愛聽。比如由中宣部主辦的大型通俗理論對話節目《馬克思是對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構故事,采用模擬場景,并以年輕人青睞的話語方式闡述馬克思主義理論,生動活潑不夸張,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再如官方自媒體平臺的《黨史博采》,通過講述偉人故事,使普通民眾熟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中國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以及改革開放作出的重大貢獻;還有一些民間自媒體平臺,通過講述扶貧故事來傳播社會正能量。
(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話語的生動化表達
幽默的語言、巧妙的修辭如同黏合劑,能夠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吸引和感染更多的受眾群體。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網絡傳播的同時,可以運用幽默的語言和巧妙的修辭,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受眾群體的興趣,增強意識形態網絡傳播的效果。對此,習近平總書記作了最好的示范,他善于生動地運用巧妙的修辭手法來闡述思想理論,用生動化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恰當地闡明觀點。比如在強調價值觀對青年成長成才成功的重要性時,用“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來形容;在強調一個國家光有經濟總量而缺乏核心技術支撐時,用“塊頭大不等于強,體重大不等于壯,有時是虛胖”來比喻說明;在強調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時,用“精神之鈣”來比擬。這些語言巧妙形象,簡單通俗地闡述了理論道理,容易得到普通民眾的認識和理解,從而達到很好的意識形態傳播效果[4]。
四、結語
在自媒體時代,要想提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的實效性,就要適應自媒體時代的發展特點,創新話語表達方式,提出話語表達方式的創新策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傳播首先要采用話語的權威性表達,這也是必須采用的表達方式。同時,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結合社會生活發展實際,綜合運用科學化、視聽化、啟發式的剛性話語表達方式以及生活化、故事化、生動化的柔性表達形式,剛柔相濟,實現有機結合,從而切實增強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吳瓊.創新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話語表達方式[J].紅旗文稿,2017(10):22-24.
[2] 趙春麗.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表達方式的路徑[J].思想教育研究,2018(03):29-32.
[3] 李媛媛.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表達的創新方式[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18(02):87-90.
[4] 文秀.習近平講話的語言風格及特點[N].學習時報,2013-12-09.
作者簡介:周敏(1986—),男,安徽滁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