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曉梅 耿彩芳
摘要:現階段,傳統的線下圖書館已經不能迎合人民日常的精神追求,數字圖書館是未來圖書館的發展趨勢。本文簡述數字圖書館的起源,分析數字資源的數據量龐大、傳播率高、便捷性好以及共享性好等特點,同時從數字資源的浪費、信息版權以及人才缺乏等方面,分析公共數字圖書館目前存在的不足之處,從圖書館特色、版權獲得方法、整合高質量數字資源、館員的培養等方面,分析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方法。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圖書館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24-0202-02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國內信息化進程穩步推進,各種資源和信息的儲存量、傳播量以及信息種類、形式不斷增加,傳統圖書館顯然難以滿足上述需求。同時國民對各種學習、娛樂等資源的需求逐漸擴大,然而國內大部分地區生活節奏加快,傳統公共圖書館搜索資源費時等問題越來越明顯,目前傳統圖書館的讀者大多為時間相對較多的青少年及老年,他們只利用了圖書館的一部分功能。美國國家基金會的伍爾夫最早提出了數字圖書館(Digital Library)這一概念,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圖書館逐步進入大眾視野[1]。數字圖書館對圖書資源進行整合,并利用各種搜索工具對圖書資源進行查詢與翻閱[2]。同時,國內外各大高校也先后建設自己的數字圖書館[3-5]。目前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與推廣獲得了國家的大力支持,相比傳統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具有很多優勢,讀者不再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讀者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得所需資源信息。數字資源在不需要過多備份副本的同時又可以多方傳遞。相比傳統書本,數字資源保存時間較長,所需保存空間較少,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也要少得多。資源全部轉化為數字資源的數字圖書館在節省空間、人力、物力方面更有優勢。
二、數字資源特點
(一)數據量龐大,傳播率高
受益于數字時代以及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數字資源的來源、整理以及傳播相較于傳統圖書等資源要簡便得多。傳統圖書館正常運轉的關鍵是人力資源,包括對人員的管理、對館藏內容的整理以及對圖書館的學術研究、管理方法研究等。同時,圖書館也是人類文明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升人類文化修養以及人文精神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獲取知識、進行交流的重要場所。相對于傳統圖書館來說,數字資源更易復制與傳播,同時基于完善的檢索系統,可以大大減少讀者檢索時間,同時可以避免讀者在借閱過程中造成傳統書籍的損壞、字跡的磨損等問題。同時在資源共享層面,實時率較高,可以通過局域網廣域網進行傳播。
(二)便捷性
傳統圖書館中,讀者借閱過程一般是先到服務臺或者查詢大廳檢索自己所要借閱的圖書名稱、分區以及書號等信息,記錄上述信息之后還需要到相應的分區找到該書籍,到服務臺辦理借閱手續進行登記,使用完畢后還需要辦理歸還手續,過程比較麻煩。采用數字圖書館的形式,讀者就可以在家、在公司通過電腦訪問數據庫,通過關鍵詞檢索的方法獲取大量相關信息,方便瀏覽和查閱,省去了煩瑣的檢索借閱流程,同時可以節省大量出行時間,能夠很好地適應當今快節奏的生活工作方式。
(三)多人共享性
傳統圖書館由于空間的限制,對同一書目的收藏量一般較少,尤其是專業性較強、針對性較強的書目。這種書目一旦被某些讀者全部借閱,其余讀者大多需要等待較長時間,甚至存在某些館藏檢索只剩一本又正在被其他讀者閱覽的情況,這不僅浪費了檢索的時間,也浪費了尋找的時間。而數字資源突破了這一限制,讀者的閱覽是以數字形式進行的,對于同一資源,服務器以數字形式同時借給多位讀者閱覽,大大提高了資源利用率,節省了時間成本,同時也能節省圖書館的空間。
三、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存在的問題
(一)對數字資源的浪費問題
對數字資源的浪費問題主要體現為對數字資源的重視程度不足、數字資源內容不全面以及數字資源的反饋評估機制等方面,相比傳統紙質資源,數字資源對硬件、數據管理系統等設施的要求較高,此外在數字圖書館方面,各單位合作較少,大多數單位處于各自為政狀態,缺乏統一的讀者檢索界面和檢索語言,同時也缺少統一的管理系統,因此在數字圖書館的重復建設上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立公共數字圖書館需要各方合作,取長補短,建立統一的數據檢索系統與數據管理系統,同時擴大數字資源的共享范圍。
(二)信息版權問題
由于缺乏有力的監管技術,同時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數字資源更容易被復制、下載。數字資源的格式轉換以及盜版只需要付出極小的代價,這使得數字資源在知識產權保護、防盜版、防下載等方面要付出更多人力與資源。同時,著作權法有規定要求要在上傳作品之前征求作品權利人的同意,否則視為侵權行為。但是,數字圖書館的數據容量資源庫非常龐大,在現實中獲得每一位作品權利人的授權是難以實現的。因此,建立公共數字圖書館需要有關立法部門的大力支持,在立法中適當放寬相關規定,摒棄陳舊不適合自身建設及發展的法規,服務更多讀者[6]。
(三)圖書館人才缺乏問題
與傳統圖書館不同,數字圖書館對圖書情報專業與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同時掌握圖書館各項基礎業務、具備圖書館管理基本素養、能夠熟練運用信息技術的專業人才少之又少。再加上圖書館地位并未得到社會的足夠重視,使得上述專業人才很少選擇在圖書館工作,圖書館難以引進高素質人才,同時館內人才不斷跳槽,另謀高就。圖書館對現有管理員的培訓缺乏系統性,難以提高館員的業務水平,導致其知識結構、觀點觀念相對陳舊落后,難以滿足數字化服務的需求。因此,公共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提升圖書館的社會地位,吸引更多高技術人才加入。
四、數字圖書館建設方法
(一)注意打造圖書館特色
大多數公共圖書館都有相同性,而在各自的建設中要打造自身的特色,通過自身特色吸引更多讀者,提高自身競爭力。同時也可以結合館藏情況以及讀者需求,依據歷史事件或者地方特色文化等建立專題庫,提升自身的影響力。
(二)注意獲得資源版權
在建設公共數字圖書館的時候,要特別重視版權問題。在圖書館的建設與運營過程中,版權是不可回避與忽視的問題,這需要館方在建設的時候注意細節,對于上架館藏,要盡可能多地獲得相關的授權,同時,也要根據自身實際條件并遵循相關法律條文,獲得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在線下,也可以與一些出版社合作,獲得相關版權。
(三)整合高質量數字資源及網站
數字圖書館可以通過大量數字資源吸引讀者,并通過這些讀者建立虛擬讀者社區,借此來進行自身宣傳、形成良性循環。同時館方要制作高質量圖書館網站,優化讀者體驗,在保證讀者訪問速度的同時要合理設置頁面,欄目設置簡單化。在館藏內容上要更多注重資源的交互性、創新性。在檢索上要做到方便快捷。在知識傳授上,網站最好能夠在首頁提供相對完善的學習系統,包括網站簡介、使用說明、資源導航以及在線咨詢等。另外,館方加要注意整合開放性資源、共享性資源等,擴大自身空間范圍,提升影響力。
(四)培養館員的知識管理能力以及知識服務能力
想要建設并完善公共數字圖書館,現階段我國圖書館館員的綜合素質還需要進一步提升,雖然目前圖書館難以引進高素質圖書管理與計算機技術人才,但是館方可通過培訓等方式提升現有館員的相關能力。館員要結合自身的學科背景,借助其他咨詢服務與讀者積極溝通,及時了解讀者的反饋,更加全面地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從而構建更加適合讀者的使用習慣的檢索方式與資源體系,同時也要貼合讀者信息需求、社會以及網絡等多方面的信息,保證公共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準確性、有用性以及時效性。
五、結語
公共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讀者可以利用公共數字圖書館更加迅速地找到所需要的書籍、期刊、雜志等資料。同時,公共數字圖書館可以讓讀者瀏覽更多頁面,節省大量的搜索瀏覽時間。對于地處偏遠地區、條件不允許的讀者來說,公共數字圖書館可以突破相應的地域限制以及訪問數量限制,為更多的人及時提供數字圖書資源。對館方來說,將資源數字化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空間,提高圖書館館藏能力,同時也能節省書籍維護費用,減少紙質書籍的浪費,更符合未來社會綠色環保的理念。本文通過研究現階段國內外公共數字圖書館的發展狀況,詳細地分析公共數字圖書館的幾項重要特點,總結了公共數字圖書館建設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就公共數字圖書館建設方法提出了幾點建議,對今后公共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具有指導意義,同時希望能夠對相關研究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王麗,黃俊,王晴.“互聯網+”驅動下的公共數字圖書館核心競爭力探析[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5(06):16-19.
[2] 劉杰.基于細節的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方法初探[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26):22+32.
[3] 韓卓然.國外高校圖書館數字學術研究熱點及趨勢分析[J].蘭臺內外,2020(28):61-63.
[4] 張衛華,金玲,張芳,等.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探析[J].新鄉學院學報,2020,37(10):57-59.
[5] 俞德鳳.哈佛大學圖書館數字人文實踐及啟示[J].圖書館學研究,2020(15):85-90+70.
[6] 李艷.圖書館文獻復制與傳播的版權問題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40(08):85-87.
作者簡介:聶曉梅(1981—),女,安徽合肥人,學士,館員,研究方向:圖書情報管理。
?耿彩芳(1964—),女,江蘇徐州人,學士,副研究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