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時代下,廣播節目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本文立足于新媒體背景下廣播節目編輯創新的必要性,結合廣播節目編輯創新的方向,有針對性地提出廣播節目編輯創新的策略。
關鍵詞:媒介融合;新媒體;廣播節目;編輯;創新
中圖分類號:G2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23-0118-02
一、新媒體時代廣播節目編輯創新的必要性
(一)廣播媒體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
新興媒體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廣大受眾通過這種媒介方式來獲取自身需要的信息。因此,傳統媒體在媒體領域失去了絕對領導權,廣播節目的受眾逐漸減少,廣告收入大不如前,這些都是新媒體的崛起給傳統媒體帶來的挑戰和沖擊。在新媒體成為主流趨勢的當下,傳統媒體必須進行革新,才能在傳媒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通過理念和技術的變革,可以有效提升傳統媒體的市場競爭力,擴大受眾群體。
(二)聽眾的信息需求日益多元
隨著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對文化生活的追求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在這個時代的媒體受眾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樣,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播什么就聽什么的被動地位,而是可以通過各種智能設備隨時隨地收聽廣播節目。廣大聽眾在參與傳播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傳播中的一個支點,不但增強了受眾的媒體意識,還對從事媒體行業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技能和專業要求。在新媒體崛起的同時,傳統廣播媒體受到了沖擊。對此,傳統廣播媒體要直視自身的缺點,積極改變在媒體行業的不利地位,通過媒體融合的方式對傳統廣播電視節目進行創新和升級。
(三)傳統廣播節目編輯能力存在一定問題
在新媒體還未崛起的時候,傳統媒體有固定的受眾市場和傳播模式,冠名廣告的渠道也長期保持固定,這使傳統媒體從業人員缺乏革新意識,覺得可以一直這樣下去,大多數人都變得不思進取,缺乏創新和升級轉型的理念,也缺乏對節目精益求精的精神。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沒有和社會發展相適應,也沒有及時滿足受眾的內容需求,工作效率低下。有的媒體從業人員缺乏專業性和學習意識,技術能力水平參差不齊,甚至有的廣播節目編輯不能熟練運用節目攝制設備、剪輯和編輯軟件。以上都是阻礙廣播節目編輯發展的因素。
二、新媒體時代廣播節目編輯創新的方向
發展的必要條件就是不斷創新,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若想在發展過程中脫穎而出,就要將創新意識放在首位。在媒體融合成為趨勢的當下,節目內容的形式以及編排手法的改變和革新,是廣播電視節目編輯創新的主要表現。
(一)節目內容創新
制作相關的廣播節目要著眼于該節目的受眾群體所要獲取的信息,明確節目的類型定位,通過科學的手段整合多種類型的信息內容,從而保證受眾接收到新鮮、重要、有趣、貼近生活的信息,在受眾市場占領一席之地。
(二)節目形式創新
廣播節目的制作,在內容方面要貼合節目呈現的形式,如果只對整個節目進行整合而忽略節目形式,則不利于提升節目的整體質量。因此,在革新的過程中,要把節目形式的創新放在首位,與社會發展潮流相結合,使其能夠在媒體創作領域起到引領作用。
(三)編排手段創新
在整個節目的創作中,把節目編排形式放在重要的位置,重視節目能夠引起的反應和互動,加大編排力度,是廣播節目在受眾之間更快傳播的前提保障,有利于增加和同類型節目競爭的優勢。因此,提升廣播節目編排水平是不能缺少的環節。
三、新媒體時代廣播節目編輯創新的策略
(一)編輯設備升級換代,提高編輯的專業技能
在制作廣播節目的時候,先進的技術設備可以為其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在媒介技術不斷更新迭代的大背景下,廣播節目的采制設備也在不斷改變,為廣播節目編輯效率的提升貢獻了重要的力量。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受眾對于所接收的內容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這對廣播節目編輯的相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播電臺要增加在編輯設備和軟件方面的資金投入,使其能夠與時俱進。此外,還要采用新興的媒介手段,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培養他們的學習技能、對設備的使用熟練度等。如此,廣播節目編輯的創新工作就能夠按步開展,缺乏高素質的工作人員將會使廣播節目編輯的改革之路受到很大的阻礙。
(二)借助新媒體,更新傳統編輯理念
在新媒體時代,廣播節目編輯在創作中要主動融入發展潮流、與時俱進,不能局限于原有的技術。因此,廣播媒體要加大和優化媒介融合的力度和方式,通過內部的自我革新,積極號召相關從業人員加入編輯技巧的創新工作,博采眾長,摸索適合廣播節目編輯技術升級的道路。相關的從業人員要打破原有的思維和技巧,努力融入時代潮流,結合當下媒介發展的特點,取其精華,為己所用,使廣播節目編輯實現轉型優化升級,改變工作中原有的消極態度和落后方法,從而走在媒體行業發展的前沿。
(三)圍繞聽眾核心需求進行編輯創新
在受眾扮演媒體工作中重要角色的前提下,廣播節目編輯工作的轉變不是無目的的,而是要考慮受眾的需求,以受眾視角作為創新的著力點,使轉型優化后的節目可以更好地服務受眾。在新媒體時代,受眾的需求突破了原有的單一種類,對廣播媒體制作的節目各方面都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不但要求廣播節目內容的深度和內涵要豐富多彩,還要保證廣播節目內容形式高度統一。因此,這就要求廣播行業工作人員要關注受眾市場的需求,經常性開展考察調研,分析受眾各方面的基礎信息,從而精確捕捉受眾之間的共同需求,基于此推進廣播節目編輯工作開展,從根源上避免徒勞無功的編輯工作。
(四)優化前期編輯
縱觀廣播節目編輯流程,包括收集信息、整合資源、生產信息,每一步都是不可或缺的。對于現在的廣播節目來說,開辟一條多元、高效的道路是極其重要的。在新媒體時代,廣播節目在信息的獲取、分析、整合方面要保持較高的專業水平,由高素質從業人員負責。但是,采用這種手段會使生產過程機械作業、缺乏特色、節目內容單調無趣,導致受眾對此的好奇心大打折扣。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相關工作人員要根據不同工作制定不同的方案,采用不同的信息獲取方式。在新興媒體的沖擊下,人們可以在智能手機上通過微信、微博等信息平臺進行信息交換。在制作廣播節目的過程中,要從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出發,貼近大眾,這樣不但親民,還可以使節目保持生命力[1]。
(五)改變廣播報道形式
當前媒體融合的速度越來越快,信息在交互的過程中瞬息萬變,其中關聯也變得更加緊密。因此在制作廣播節目內容的時候,從獲取信息、整理信息,到對信息進行編輯,再到播送的過程,都能夠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進行,進一步提升信息的傳播影響力。還可以創新廣播信息的播出形式,通過現場記者同步采用插播方式,使受眾直觀地感受到信息,進行金字塔原理下的模式傳播,并突出重要的信息,對其進行細致的說明。采用這種手段,一方面可以簡化信息傳播的過程,另一方面還可以使受眾更加直觀地接收到信息。就其內涵而言,廣播節目在處理信息、報道新聞的過程中都要遵循極簡原則。如果信息冗長煩瑣,受眾對信息內容的接受度就會降低,嚴重的還會造成誤解,限制廣播服務大眾的功能發揮。從當前來看,很多廣播電視臺都有自己的官方微博號、微信公眾號,受眾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和相關機構、采編人員等共享和交互信息。還能在收聽廣播的時候及時表達自身的觀點,與其他受眾實時展開交流探討。這就給了相關工作人員一個重要啟示,在生活中要保持高新聞敏銳度,提高自身洞察力,積極探索和發現更多信息,對所獲取的信息,在進行分類分等級區分以后,及時補充信息內容,融入更多不同視角的觀點,使受眾能夠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信息[2]。
(六)創新廣播節目宣傳模式
媒體融合發展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影響,特別是在新媒體崛起之時,廣播這類傳統媒體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受眾流失也使傳統媒體的缺點更加明顯,廣播這類傳統媒體的發展進入了停滯不前的狀態。面對這種局面,在制作廣播節目內容時要改變原有的運行模式,只有與時代接軌,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智能手機的大范圍使用、各類手機軟件的日益完善,使受眾越來越離不開手機,手機也能使受眾及時得到想要的信息。基于這種局面,在對廣播節目進行剪輯時要充分考慮受眾的愛好和特點,采用新興媒體技術,用共享交互的方式再次傳遞資源。廣播受眾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播出時間,應該打破時間限制,使聽眾在任何時間都可以收聽線上廣播。
(七)合理運用音響、音樂等輔助手段
聲音是廣播媒體在傳播過程中最重要的元素,因此,在制作廣播節目時,要把聲音的作用放在重要位置。同時,還要充分考慮音響、麥克風等設備的使用,科學、統一地使節目內容和節目主題高度貼合,使受眾可以享受到聽覺盛宴,增強受眾在收聽廣播節目時的親切感和真實感,進一步提升節目播出過程中的感染力,引起觀眾的興趣,從而達到增強聽眾對廣播節目的黏性的目的[3]。
四、結語
編輯設備升級換代、提高編輯的專業技能、利用新媒體、更新傳統編輯理念、圍繞聽眾核心需求進行編輯創新、優化前期編輯、創新廣播節目宣傳模式、改變廣播報道形式、合理運用音響和音樂等輔助手段,都有利于新媒體時代廣播節目編輯創新。
參考文獻:
[1] 王婷婷,朱信良,盧彰威.全媒體時代地方電視媒體的轉型策略[J].青年記者,2017(14):99-100.
[2] 宣曉.論媒介融合時代廣播節目編輯的創新[J].西部廣播電視,2019(16):166-167.
[3] 王今朝.試議媒介融合時代廣播節目編輯技巧的創新[J].新聞文化建設,2020(06):47-48.
作者簡介:王珊(1979—),女,吉林吉林人,碩士,編輯,研究方向:廣播劇、廣播小說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