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在對國有傳媒類上市公司近年來轉型情況進行綜述的基礎上,分類進行深入剖析,并分析相關公司在5G時代的轉型探索。
關鍵詞:傳媒上市公司;轉型;5G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22-0245-02
當前全球正在加快構建新一代互聯網產業體系,這對近年來積極探索轉型升級的國有上市傳媒公司將是難得的歷史機遇。國有上市傳媒公司基本上以傳統媒體為主。本文總結其過去幾年轉型的方向,概述其在5G時代的布局機會。
一、國有上市傳媒集團的生存現狀
目前中國資本市場有151家傳媒上市公司,其中國企達45家,占比近30%。而45家傳媒國企中,央企8家(占比5%),地方國企37家(占比近25%),地方國企是傳媒國企主力軍。傳媒國企主要集中在出版發行、廣播電視等傳統領域,近半數為出版發行公司。具體來看,涉及傳統出版發行業務的上市傳媒公司有20家,其中出版公司10家,純發行公司5家,報業公司5家。
過去幾年,在宏觀環境影響及新媒體業態的沖擊下,圖書出版發行類傳媒上市公司依靠教材教輔維持相對穩定的營收,而依賴廣告收入的報刊類公司則受到了較大的沖擊。相關上市公司整體利潤增速下滑,出版發行類企業表現相對較好,而報業表現相對較差。市場整體集中度較低,上市公司營收總額占傳統出版發行行業的總額比重僅為19.15%。
傳統傳媒的出路在于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在互聯網新興媒體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主流媒體加快轉型勢在必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這意味著,傳統媒體要積極學習新技術,堅持移動渠道優先策略;媒體融合須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以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為目標[1]。
二、國有上市傳媒集團的轉型方向與評價
(一)媒體融合已發展到以體制融合為主要特征的新階段
我國媒體融合可以劃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形式融合、內容融合和體制融合。2014年是我國媒體融合元年,媒體行業進入了融合的第一階段,以先進技術為支撐進行形式融合。此后我國媒體開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進行內容融合,從內容、平臺、渠道、經營管理等全方位開展創新,展開第二階段融合工作。2017—2018年,我國媒體融合開始從簡單的形式內容“相加”邁向了全面“相融”的階段,從簡單的技術融合轉向了全面的機制融合,從單體融合發展到整體融合,進入以體制機制融合為主的第三階段。當前,我國媒體融合已經發展到以體制融合為主要特征的階段。
上市傳媒公司目前也處于第三階段。以黨報為例,2018年全體黨報在微信和自建APP的建設覆蓋率均有所提升;中央級報紙中,除了兩家沒有創辦自有APP外,其他傳播渠道的建設率均為100%。上市的人民網和新華網在媒體融合轉型升級過程中,在細分領域具有先發優勢及資源壁壘。以人民網為例,這家由人民日報社控股的傳媒文化上市公司也是我國領先的以新聞為核心的綜合信息服務運營商之一,正在與騰訊和歌華有線合作,向全媒體轉型升級,并將第三方內容審核業務作為新機遇。新華網作為新華社主辦的門戶網站,運營國內最大規模的政務網站集群,具有明顯的壟斷優勢。公司拓展新聞業務,一方面推進移動端業務,另一方面向數字化業務轉型。公司營收利潤平穩增長,全面推動新聞業務向視頻化、移動化、知識化、智能化轉型。
而地方國企則沒有央企的一些優勢,因此只能采取更加靈活化和市場化的策略。經過幾年轉型,地方傳媒國企傳統業務占比依然較大,但是高毛利新業務占比逐步上升,轉型潛力大。出版發行上市公司傳統業務(包括出版、發行、印刷、物資貿易等)整體收入占比依然較高,保持在80%以上,但呈現出緩慢下降的趨勢。同時,毛利中傳統業務占比下降更快,說明上市公司在不斷優化業務結構,提升高毛利業務的比重。傳統業務收入占比超97%的有4家,分別是皖新傳媒、大地傳媒、長江傳媒、南方傳媒。傳統業務占比最小的3家是中文傳媒、天舟文化及浙報傳媒,占比不足60%,其共同點是轉型游戲業務。
(二)傳統出版發行上市公司聚焦4個方向上的轉型升級
出版發行公司2013年以來不斷進行轉型升級的探索與嘗試。本文統計了2013年以來出版發行上市公司比較重要的涉及轉型升級的事件,涵蓋的領域包括出版、教育、金融投資、游戲等。出版是公司在主業上的延伸與升級,驅動不斷做大做強;報刊擁抱新媒體;紙媒部分重點發展ToB業務,針對特定人群及環境,包括政府、企業、學校、飛機、高鐵等[2]。
傳統出版發行公司在教育領域具有天然的內容資源和渠道優勢,通常壟斷當地學校教材教輔的供給。例如,皖新傳媒在數字教育產品上取得突破,公司“美麗科學”數字教育產品已經實現了在全國1500余所小學示范應用。“皖新十分鐘學校”已經在160多所學校投入了使用。而截至2018年年底,“閱+”共享書店已在安徽、上海、北京等地開設了53家,較2017年的28家數量上大幅增加。
上市公司在資金及資本運作層面有較大的優勢:一方面,通過設立并購基金等對轉型升級的領域進行嘗試、儲備項目,可以大大降低轉型風險;另一方面,大型出版發行公司設立財務公司,給供應鏈提供相關的服務,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其中,并購見效最快的是收購游戲企業。游戲屬于輕資產行業,現金流好,變現能力強。游戲行業在過去幾年享受到了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人口與技術紅利,其中手游從2013年到2016年保持了93.88%的年均復合增長率,游戲在相關企業的毛利貢獻平均超過50%,游戲成為涉足上市公司的重要營收與利潤來源。
例如浙報傳媒收購邊鋒、浩方公司切入數字娛樂領域。公司通過定向增發以34.9億元收購杭州邊鋒網絡技術有限公司(31.8億元)和上海浩方在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3.1億元)各100%股權,打開了新娛樂戰略轉型序幕。杭州邊鋒為國內領先的休閑娛樂互動游戲及平臺研運商,擁有豐富的游戲娛樂業務:桌游類產品包括國內火爆的桌游《三國殺》系列;電競直播平臺“戰旗直播”位列國內前五;棋牌類業務包括摜蛋、雙扣、杭州麻將等;頁游業務包含2133游戲平臺等。上海浩方為全國電競對戰平臺和電競賽事運營龍頭公司,公司拳頭產品“浩方電競平臺”是國內最早也是最大的電子競技平臺之一。利用平臺集聚的電競玩家流量和口碑大力拓展電競賽事運營業務,已成功開展如浩方黃金聯賽(HFGL)等自主高端賽事系列。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近幾年手游伴隨著智能手機普及與移動互聯網興起取得快速增長,目前滲透率提升、人口紅利等利好已逐步兌現,難以再復制前幾年的輝煌,手游行業將進入存量市場,行業分化將加劇。
綜合來看,傳統出版發行上市公司在4個方向上的轉型升級值得注意。1.教育:具體方向包括智慧教育、K12、職業教育等,教育業務容易建立稀缺的資源優勢和極強的競爭壁壘,教育業務協同性強,教材教輔連接師資力量及學生資源,只要了解多方痛點,提供優質服務,往往會有突出的成效;2.金融:上市公司往往融資能力強,資本實力雄厚,文化金融容易協同發展,幾大上市出版集團都在此領域布局;3.IP運營:搭建IP平臺,具有持續生產平臺的能力,與其他領域企業合作,可共同開發變現;4.線下業態升級:很多公司擁有線下黃金地段,充分利用這些地段,網點升級,很容易打造以文化為核心的特色新業態。總體來看,地方傳統出版發行公司的轉型升級需要考慮長期的布局與發展,充分發揮已有的渠道、線下網點、教育資源、資本實力、政策支持等優勢,考慮長期趨勢、協同發展等因素。
三、未來國有上市傳媒公司的布局路徑
隨著“新基建”逐漸落地、5G的大規模應用,今后幾年國有上市傳媒集團的發展方向將主要集中于5G后布局。5G更豐富的頻譜以及大規模天線技術(MIMO)能夠加速網絡質量的提升,有望突破性解決當前文娛內容生產及分發瓶頸。具體如下:
超高清視頻:超高清視頻產業鏈各環節正加速推進。例如,北京冬奧會賽事節目也將實現8K制播實驗。廣電系也有望在國網5G牌照落地、全國一網整合的基礎上,通過提供超高清視頻內容、開拓更多應用場景等為用戶提供更具價值的內容及服務,提升長期競爭力。
云游戲:云游戲成為游戲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業內多家大廠開始加速云游戲布局。例如,索尼旗下的PlayStation目前擁有800余款可游玩游戲陣容。微軟新近推出的Xbox云游戲服務,新用戶第一個月僅收取1美元的費用。隨著內容端供給逐漸豐富,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玩家硬件設備配置的門檻降低,可以認為,5G時代下云游戲時機已然成熟,有望為行業帶來新增量。而具備領先技術的云服務提供商、用戶優勢的流量入口平臺,以及研發能力較強的游戲研發商,將充分享受爆發性增長的紅利。
AR與VR:AR游戲能夠幫助游戲用戶打破真實與數碼世界之間的界限,呈現更好的交互效果,使游戲變得更加動態,擁有較高的可玩性。目前AR游戲仍處于行業探索期,數量較少。隨著5G網絡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5G高速率、超大容量等優勢可以更好地在移動設備上幫助AR游戲呈現沉浸式體驗,結合8K分辨率的加成為玩家帶來更好的游戲體驗。AR功能已是多家手機廠商瞄準的布局對象,如果蘋果等公司主推AR功能,快速推廣,AR、VR時代有望真正到來。
四、結語
“新基建”落地、5G大規模應用,將重構傳媒行業——在出版、教育、金融投資、游戲等傳媒企業轉型的主要方向上,催生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近年來積極探索轉型升級的國有上市傳媒公司應當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借助科技賦能,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參考文獻:
[1] 北京市新聞工作者協會梅寧華、支庭榮.媒體融合藍皮書: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19)[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02-018.
[2] 人民網研究院. 2018年全國黨報融合傳播指數報告[J].新聞與寫作,2018(7):036-037.
作者簡介:韋笑(1976—),女,江蘇南京人,本科,記者,研究方向: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