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紅生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經濟的進步,現階段我國工業生產及人們生活對于交通運輸行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使得道路橋梁工程建設越來越頻繁,有效的促進了道路橋梁施工技術的發展。在很多道路橋梁的建設施工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其中軟土地基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給施工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及考驗,若不采用相應的施工技術將會導致施工后無法預測的沉降、道路橋梁結構受損及較為嚴重的道路安全事故的出現。施工企業需要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構建完備的施工技術方案,合理應對軟土路基帶來的施工難題,推動施工活動的有序開展。在道路橋梁施工中應用相應的軟土地基施工技術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分析軟土地基施工技術在道路橋梁施工中的應用措施,筆者針對軟土地基的特點及其對道路橋梁施工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道路橋梁;施工;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U416.1 文獻標識碼:A
1 軟土地基的特點及其對道路橋梁施工的影響分析
軟土地基中的黏土具有大量的沙土,會導致黏土出現固化的現象,且固化的過程中黏土的固化速度相對于軟土更快。在軟土處于理想狀態并存在較大壓力時,軟土中的土壤固化速度會減慢,加上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會產生較多的氣泡,對排水通道產生堵塞的現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滲透能力,使得水分停留在飽和的土壤環境中,減慢了水分的排出速度,降低了穩定固化的效率。其次,軟土地基具有較低的抗剪能力,軟土和黏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一樣的點,但它們的抗剪能力卻極為相似,若軟土地基抗剪能力較差會對路基的排水性能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導致其排水能力有所下降,難以保證道路橋梁的施工質量。那么,軟土地基對于道路橋梁的施工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首先,軟土地基會對道路橋梁的路基的壓實度產生影響,軟土地基中的松散砂和松軟土中具有較大的泥炭空隙,使得地基在壓實的過程中具有較高的難度。在道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中除了要結合軟土地基的特性采用相應的措施進行彌補外,還應有效的壓實軟土地基,最大程度上保證路橋工程地基的穩定性,確保交通設施的安全性,延長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其次,軟土地基對道路橋梁的路面質量會產生一定影響,軟土地基會影響道路橋梁施工的穩定性,大多數情況下即使采用后期壓實的施工手段也無法很好的提高地基的牢固性和抗壓性,一旦道路橋梁工程中出現軟土地基垮塌和下陷的現象或由于地下水沖刷導致土層空洞的現象會直接導致垂直方向的剪力、路面硬化和斷裂現象的出現,給道路橋梁的行車安全帶來嚴重的影響。最后,軟土地基會導致道路橋梁出現路面下沉的現象,軟土地基由于壓實的難度較大,軟土過渡帶受到地下水的沖擊后出現水土流失的現象,極易導致道路橋梁的路面出現下沉的現象,加上底層強度的差異、軟土層下沉程度的不同對于路面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經常出現路面下沉程度不一致的現象,對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道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中實施軟土地基施工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2 道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應用
2.1 表層處理技術
軟土地基的表層處理技術是增強土體強度、強化內部結構穩定性的重要方式,主要分為四類:一是砂粒墊層技術,通過鋪設厚度為0.5 m~1.2 m的砂粒墊層,提高軟土地基的透水性,優化排水固結效果。同時,墊層還能對于一些機械設備和裝配式構件的承載起到防護作用,防止出現大面積的土質結構性破壞。二是表層排水施工技術,其原理簡單概述為軟土地基在額外載荷的功效下,慢慢排出孔隙水,使孔隙比降低,造成固結變形。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土體超靜孔隙水壓力的慢慢消退,土層有效應力提升,地基抗剪強度相對提升,并使沉降提前完成或提升沉降速率,使得土地強度變化趨于穩定,土質結構成型。三是排水固結法,其主要由排水和加壓兩方面構成。排水能夠運用天然土層自身的透水性,設置砂井、袋裝砂井和塑料排水板這類的豎向排水體,提高透水性。四是加壓法,其主要方法包括地面堆載法、真空預壓法和井點降水法,為加固軟弱的粘土,在一定的條件下,可采用電滲排水井點。
2.2 安裝樁基技術
安裝樁基技術是針對一些淤泥或淤泥土層的軟土地基,由于施工過程中的灌注和材料制備等環節導致的泥漿污染現場,樁基底部的沉渣較多,使得樁基強度有限。因此,安裝樁基技術的應用就必須克服現實困難,將樁基插入硬土層中,保持穩定性。就樁加固處理方式而言,首先,確保施工場地的平整性,將各種雜物進行清除,對于低洼施工場地,可以應用回填黏性土的方式處理;其次,要選取相應的技術。以強夯處理技術提升土地承載力,由重力機械設備從高空自由落體來打擊軟土地基的結構,讓其破損的內部土層互相擠壓,實現快速凝結,互相供力,提升有效承載力,便于樁基安裝。強夯技術可以在低成本的條件下提高軟土地基的性能,可以廣泛應用于道路橋梁施工中。但這種方法在某種意義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限制條件較多,而且還要考慮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2.3 排水固結法的應用
為消除軟土路基對于公路項目施工的影響,多數施工人員在進行軟土路基的施工處理時,主要采用排水固結法,這種施工技術方案,操作難度相對較低,施工成本規模較小,因此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其技術原理在于,施工人員通過提前進入施工區域,掌握軟土分布、厚度以及透水性等基本情況,在基礎上,在軟土層中設置相應的排水單元,利用這些排水單元,將軟土中積累的水分快速排出到相關區域,這種排水方式,可以達到固結軟土的目的,保證軟土額定結構穩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軟土沉降的問題。與傳統的排水系統以及加壓系統有著明顯的差異,排水固結法的應用方式更為多元,充分適應不同場景下的軟土處理需求,以應用頻率較高的堆載預壓法、砂井堆載預壓法為例,兩種排水固結方案,不借助外力作用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施工區域的地形、地質條件,實現軟土內地下水的排出。以排水系統為例,在排水系統設計、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充分評估施工區域的土層特點,根據地形的變化,設置排水溝槽,通過在軟土區域增加一定的外部壓力,使得軟土中富集的水分能夠快速排出。砂井堆載法則是在堆載預壓法的基礎上,通過增設砂井的方式,加快整個水分排出的速度,增加軟土地基的密實度,改善軟土路基的承載能力。在排水固結法應用過程中,為保證實際的應用成效,施工技術人員需要做好軟土性狀的勘察、記錄以及評估工作,以軟土的性質特點作為突破口,結合過往的有益經驗,選擇排水設備,設置排水結構,制定相應的排水固結施工方案。例如從過往經驗來看,對軟土區域預壓強度、預壓時間的科學調控,不僅能夠提升預壓施工的成效,改善排水固結效果,還可以在保證施工成效的基礎上,縮短軟土路基的施工周期,提升整個施工項目的效率。
3 結束語
在道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中軟土地基屬于較為常見的施工問題及現象,嚴重影響道路橋梁的整體施工質量、對道路橋梁的正常使用、使用壽命。因此,在道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中應通過實施軟土地基的各項施工技術,如:軟土地基的表面處理技術、深層石灰攪拌樁技術、加載的技術強化地基強度等多元化的施工技術最大程度上減少和控制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大程度上保障道路橋梁施工質量,減少由于軟土地基的影響導致的各類質量問題的出現。
參考文獻:
[1]魯宏振.道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應用實踐[J].門窗,2019(24):91+94.
[2]余心餞.道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應用實踐[J].門窗,2019(2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