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磊
摘 要:我國已經步入發展新時期,而建筑行業的發展也日益加快,在創造出可觀的成績之時還成為了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驅動力。文章就建筑工程中的技術質量管理作為探討切入點,首先介紹了其特點和管理原則,緊接著分析了建筑工程現階段存在的技術問題和管理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對應的措施,希望對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管理;探討
中圖分類號:TU712.3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相較于其他的工程項目,建筑工程具有特殊性。其周期長、涉及范圍廣、環節緊密程度高、技術要求高等,都要求行業從業者在工作中十分謹慎細致,不斷提升企業凝聚力和員工綜合素質。此外,施工現場的管理程度也必須達到一定的高度,才可以充分發揮質量管理的作用,提升項目完工的效率。現階段,不斷發展的大環境對建筑行業又提出了新要求,在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時,建筑企業還需要不斷創新改革,引入更多新型技術,不斷結合、融入計算機等科技的力量,使得建筑行業的存在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時期的“強大后援”。
1 技術簡介
1.1 技術質量特點
相比于其他工程項目,建筑工程項目較為特殊。一方面,建筑工程多在露天環境施工,外界的因素變動對其影響較大。且該類型工程各個環節緊緊相扣,所使用的技術也較為復雜多樣,若其中一環出現差池,可能出現連鎖反應,影響整個工程的質量好壞[1]。
另一方面,構成建筑工程的細節工程較多,例如土方開挖、防水、飾面工程等,這些工程在操作時可能會存在很多安全隱患,細微之處的問題不易被察覺,這些細節又被稱為隱蔽工程。在最終的質量驗收和技術問題排查環節,隱蔽工程一直是“老大難”問題,因為建筑工程需要被檢測的項目、環節數目巨大,檢測范圍十分廣泛,若只是對項目表面進行檢查,很有可能難以發現項目的潛在問題[2]。這需要工作人員在工程施工的整個周期都進行全面的數據收集和分析、記錄,通過比對設計方案與圖紙,落實每一個設計的思路和出發點,將實踐與理論相互融合。但通常這項工作都會受到現實因素的約束,工程質量大多無法滿足要求。
此外,建筑工程的質量與企業管理體系是否完整、項目技術水平是否符合要求都直接掛鉤,若企業在開工前未制定好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項目質量就可能受到影響。在后期的檢測和排查過程中,會因為之前的疏漏和失誤降低工程質量的把控水平。
1.2 管理原則
(1)企業和施工人員需要發自內心地提升對工程質量的重視程度,將工程完成程度與經濟效益直接掛鉤。
(2)建筑工程項目的主體之一就是客戶,企業應當重視客戶的選擇、客戶的需求,及時調整溝通方式,避免項目交接進度被影響[3]。
(3)施工過程中,應當將理論指導的側重點偏向于數據收集和分析,通過專業人員的計算和問題排查,及時發現工程缺陷并進行整改和彌補,有效提升工程質量。
2 存在問題及應對措施
2.1 技術問題
以模板和混凝土兩者在施工中常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1)模板。大多數施工單位會忽視模板的設計環節,造成模板的規格、尺寸都無法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例如梁木模的施工:梁的特點是跨度大,但寬度小,對支柱的支撐能力要求較高。若梁的跨度超出限制范圍,需要對其底模進行特殊處理,防止其在施工、使用過程中下垂,造成事故。同樣地,柱模板的施工工藝要求也比較特殊,柱模板的特點是高度大、橫斜面尺寸比較適中。但部分施工單位在這兩者的施工環節中,并沒有進行嚴密的計算和合理的設計,造成模板的尺寸、規格都不符合相關的行業規范和標準,在沒有考慮結構垂直度、計算模板側面抗拉壓系數等的情況下,會嚴重影響模板質量,使得鋼筋混凝土結構出現缺陷,影響后續工作進度。
(2)混凝土。許多施工組織并沒有嚴格遵循混凝土施工的原則和規范,這不利于工程質量的把控。例如:鋼筋下端未設置混凝土保護層墊塊,或墊塊厚度不一致,混凝土無法對鋼筋起保護作用;過度提升鋼筋骨架和樓板中的鋼筋網,造成結構形變,埋下安全隱患;一味地加快施工進度,無視了混凝土的養護強度標準,沒有正確使用強度驗收方法,造成混凝土過度負荷,內部產生裂縫。
(3)應對措施。針對上述施工技術方面的問題,施工團隊應當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創造能力,將新型施工技術融入實踐中,加快引入計算機、智能機械化設備的腳步,滿足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關于模板問題,一方面,相關管理部門應當制定明確的、合理的規范要求,對施工技術和施工過程都進行一定程度的約束和管制,尤其是針對梁的起拱高度以及跨度的數值規定,需要給予高度重視[4]。
提高模板安裝的效率,需要將重點放在梁模板和柱模板的施工規范上。在梁模板的施工中,應當依次安裝底模板和側模板,利用鋼筋進行捆綁加固,防止鋼筋出現位移或過度變形的問題。而作為結構的主體之一的混凝土的施工,則應當嚴格遵守施工秩序和規范要求,提高對混凝土裂縫、結構不緊密的問題的重視程度。混凝土澆筑、初凝、全面凝固等環節的周期必須要達標,在完全符合強度要求后才可以在混凝土上方放置重物,防止混凝土內部出現裂縫,造成結構失穩現象。
除了上述兩個例子,想要真正地提升項目質量,還需要項目主體多方參與,共同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技術水平,加快施工效率的同時,結合新技術、新理念,為大眾和社會創造出更多優質的建筑產品。
2.2 管理問題和應對措施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建筑企業的管理體系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針對人員的管理,一方面,企業應當引入現代化的管理制度,設置上下班刷臉打卡、一人一閘進入施工場地、早晚簽到確保到崗的責任制度。在設計環節就派出專業人員認真進行核驗、審查,排查設計問題的同時制定詳盡的施工方案,確保項目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之后再交由管理部門簽字確認。這些排查工作的指導標準應該是我國相關行業規范和質量檢驗標準。此外,在施工各環節的把控上,管理部門也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設置監督崗、明確員工職責和需求,按照實際情況對施工人員進行調配等。
另一方面,企業還應當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和獎懲機制,加快思想道德教育體系的完善腳步。引入專家小組蒞臨指導,為技術人員提供學習方案和拓展途徑,不斷深化企業的技術改革制度,通過“外部約束、內部協調”的內外“夾擊”策略,一步一步穩健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和責任意識。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雖然現在建筑行業仍然存在技術缺陷和管理問題,并且科技創新和智能設備的引入程度依然不高,但相關行業管理人員已經意識到自身發展無法緊跟時代步伐,開始主動創新創造,為企業開拓更寬廣的道路。回歸工程的實際管理流程中,不難看出,建筑工程是一個多方參與、多方協調合作的項目,各個環節必須做到高度一致,施工人員需要把控細節,而管理人員需要掌握全局,整個項目的各個組成成分即是“合作”關系,又是“約束”關系。把控建筑項目管理水平,明確項目存在的隱患,才能不斷有效地提升工程質量水平,促進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季海軍.如何加強房屋建筑施工技術質量管理[J].四川水泥,2020,10(04):200+202.
[2]陳家斌.論房屋建筑施工技術質量管理[J].居舍,2020,15(23):139-140+142.
[3]潘雙根.房屋建筑施工技術質量管理[J].建材發展導向,2019,17(12):339-340+342.
[4]李建平.建筑工程常見質量問題和施工技術質量管理措施解析[J].消費導刊,2019(08):151-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