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信息傳播技術的普及和發展,一方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對媒體工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地方黨報作為傳統的紙媒行業,其角色的轉變更為明顯。它既要向人民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也要通過采訪和報道反映真實的民情和民生問題。因此,黨報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媒體的出現對地方黨報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沖擊。要想促進地方黨報媒體融合,實現媒體行業的創新和改革,就需要對地方黨報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探討相應的策略。本文針對新媒體環境下地方黨報媒體融合的路徑等進行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新媒體;地方黨報;媒體融合;路徑
中圖分類號:G21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20-0245-02
一、引言
網絡技術普及和發展的速度是社會物質力量的一種折射。網絡的發展促進了新媒體的出現,這既給地方黨報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和考驗。地方黨報是地方黨委和政府的宣傳陣地,代表著官方,但新媒體的產生使地方黨報在媒體競爭中處于下風[1]。地方黨報作為傳統的媒介方式,具有自身的優勢和發展長處,但在新媒體時代,地方黨報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問題。地方黨報融合新媒體的優勢,有利于促進自身的發展和創新。本文針對新媒體環境下黨報發展的現狀展開論述,進而探究地方黨報實現媒體融合的具體路徑。
二、新媒體環境下地方黨報發展的現狀
在新媒體的時代,地方黨報并不具備其他媒體的發展優勢,它作為地方黨委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報道具有一定的限制,受眾也集中為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因此,地方黨報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在前進和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做出一些改革[2]。
互聯網尚未普及之前,地方黨報的報道全面、及時、準確,并且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專業性。但在新形勢下,它正處于一種尷尬的環境中。一直以來,地方黨報都是我國新聞宣傳工作中的核心媒體,不僅在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而且對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也潛移默化地起著一定的影響作用[3]。雖然地方黨報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進行了一些改革和創新,但它在發展中仍面臨許多問題。
在新媒體時代,自媒體等新型媒體的出現沖擊著地方黨報在輿論方向中的主體地位和領頭羊身份。地方黨報逐漸表現出一系列問題,如社會影響力降低、輿論引導力弱化等。盡管地方黨報一直在尋找出路,但實際的情況卻越來越尷尬。地方黨報長期依靠財政補貼,缺乏活力,市場預見性也比較差,人才的缺失直接影響黨報的質量。內容古板、經營方式單一等問題,使得地方黨報處于較差的發展狀態。
地方黨報作為地方黨委和政府傳達指導思想的主要陣地,具有極高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在新媒體時代,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方式不斷創新,改變了人們接收新聞的心理和習慣。地方黨報只要根據時代要求對自身進行改革和創新,就能適應新媒體的大環境,在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的影響作用。
三、新媒體環境下地方黨報媒體融合的重要性
地方黨報的權威性是不容置疑的,其報道內容具有絕對的真實性和權威性。并且它能夠以全面、真實的新聞信息獲得人民群眾的信賴。但是地方黨報的傳播速度慢。作為在固定時間發布新聞報道的傳統紙媒,地方黨報的時效性是無法與互聯網下其他媒體相比的。這就啟發地方黨報要在新媒體環境下與其他媒體進行融合,從而促進自身的發展和進步。
新媒體的發展使新聞傳播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越來越能滿足民眾需求的同時,新型的媒體環境也對新聞編輯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由于互聯網促進了信息的接收和傳遞,整個社會的信息網日益龐大和復雜。信息的碎片化和混亂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新聞編輯業務的展開,這就使得地方黨報的編輯必須不斷學習,借助新型媒體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
地方黨報傳播的新聞是人民群眾了解地方重大政策的途徑之一,它作為地方黨委政府與大眾之間的橋梁,既引導著輿論的走向,也影響著人民群眾的價值觀念。但由于地方黨報往往只是通過電話、郵件等形式與受眾互動,所以黨報在發展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要想促進地方黨報的完善和進步,就必須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實現媒體融合。
四、新媒體環境下地方黨報媒體融合的路徑
(一)開啟新思路,創新原有機制
地方黨報要在原有機制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敢于突破自我,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這個新時代。例如近年來,《焦作日報》大力推進媒體融合發展,主要是圍繞報、網和端進行轉變,特別重視移動的功能。同時,《焦作日報》借助視頻直播的優勢,形成靈活多樣的發展模式,從而打造出“四全”的媒體形象。黨報作為主流媒體,要力爭打造一個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使廣大群眾更加依賴和信任。地方黨報可以改革和創新原來的工作機制,激發自身的活力和動力。同時,地方黨報也可以建立具體有效的激勵和考核機制,努力培養出一批高素質、能夠適應新形勢的新聞工作者。地方黨報可以充分鼓勵行業內的記者與編輯轉變思維、發展自身的聰明才智,從而激發創新的活力。地方黨報也可以定期開展一些新媒體與地方黨報編輯的交流會甚至學習會等。通過這一途徑,可以共同商討探究黨報與新媒體的融合思路,從而積極有效地學習新媒體的思維方式、報道手段與互動形式等。
(二)建立自身的官方網絡平臺
互聯網時代下,新媒體具有自身的發展優勢。地方黨報作為傳統的紙媒,也可以打造一個與自身相匹配的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官方公眾號、官方抖音等。地方黨報可以通過這些官方的網絡平臺,吸引粉絲,加強與受眾的互動聯系。地方黨報也可以在這些官方平臺開設互助欄目,及時與用戶進行互動和交流,征求用戶的具體建議和需求,根據受眾的愛好和興趣創新報道形式,以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報道新聞信息,增加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和趣味性。同時,人民群眾可以通過官方的網絡平臺及時獲取新聞信息,明辨內容真假。官方認證的報道也可以幫助地方黨報吸引傳統的用戶。地方黨報的權威性新聞報道,能夠為新媒體等樹立榜樣,減少虛假信息,從而使整個新聞行業朝更健康、和諧與真實的方向發展。地方黨報利用新媒體的優勢,能夠快速發展,彌補自身的不足。例如《焦作日報》打造環保微信公眾號,這一舉措使焦作的環保工作受到了社會方方面面的好評,營造了良好的環保氛圍。
(三)與時代結合,發展語言特色
新媒體環境下,地方黨報與媒體融合的路徑還可以是借鑒新媒體的語言特色、學習新媒體的語言優勢。語言是內容的外在表現,良好的語言有利于吸引讀者,促進讀者對地方黨報的閱讀和學習。地方黨報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借鑒新媒體的優勢,改變傳統的、枯燥的黨報語言。新聞編輯在選擇具體新聞信息時,要精心凝練新聞的主要觀點,做到言簡意賅和形象生動,這樣的新聞報道才能吸引讀者。新媒體敢于使用色彩鮮明的語言,對網絡用語的恰當使用可以增加報道的趣味性和幽默性。但是地方黨報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必須保持嚴肅端正的風格。因此,地方黨報在與新媒體融合時,要注重自身的特點,可以更多地借鑒新媒體的分層描寫方式或者細節描寫,這樣既能改變地方黨報的呆板寫法,也能夠增加其特色,從而擴大新聞受眾的范圍。
(四)結合市場,創新生存流程
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地方黨報與媒體的融合路徑包括結合市場、創新生產流程。當前,地方黨報的首要任務是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地方黨報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報道的內容上,要想充分提高影響力,地方黨報還必須在文字加工和生產流程上進行創新。這樣既能夠體現地方黨報的魅力和格局,也能夠使地方黨報更快地適應新形勢。在新媒體時代,地方黨報可以改變以往單純收集新聞信息、簡單加工進而發刊的生產流程。黨報可以以社會市場為基本載體,安排專業的人員對用戶需求進行研究,進而擴大用戶的需求。同時,地方黨報還可以將市場作為紐帶,籌集社會資金,對技術和人才培養方面進行投資。創新生產流程,地方黨報不能僅在文字和形式上下功夫,更要順應時代的需要,在生產流程上進行整合。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地方黨報在新媒體環境下與其他媒體的融合。比如《焦作日報》借助新華社現場云直播的平臺,對焦作市的太極拳公開賽啟動儀式、“首屆焦作漢服動漫文化周”開幕式等活動進行全程直播,隨著瀏覽量和閱讀量的增加,《焦作日報》緊密聯系了人民群眾,提高了自身的影響力和公信力。
五、結語
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和新聞傳播途徑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人們仍需要地方黨報權威真實的新聞報道。新聞編輯不能因為信息的龐雜而忘記時代使命,而應該接受新媒體的挑戰,通過考驗。為順應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新聞編輯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語言功底,積極通過各種形式與人民群眾進行互動和交流,了解人民群眾的真實需求和想法,進而提高地方黨報的影響力。雖然新媒體時代下地方黨報的發展存在一些問題和障礙,但是地方黨報只要能夠開啟新思路并創新機制、建立自身的官方網絡平臺、發展語言特色和改變生產流程,就能實現媒體融合,從而促進自身的進步和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地方黨報的發展現狀,論述了新媒體環境下地方黨報媒體融合的重要性,進而提出了地方黨報實現媒體融合的相關策略。
參考文獻:
[1] 劉航.基于地方黨報與新媒體融合思路構建分析[J].傳媒論壇,2019,2(02):103.
[2] 馬明亞.關于地市級黨報的新媒體融合發展的幾點思考[J].新聞前哨,2019(04):51.
[3] 查朝云.新聞編輯與新媒體應用的幾點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20(07):237-238.
作者簡介:曾琳琳(1972—),女,河南焦作人,本科,記者,研究方向:全媒體融合發展。